混龄教育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观察研究
本文关键词:混龄教育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观察研究
【摘要】:研究以广州某混龄班的幼儿和教师为对象,运用观察法和访谈法等,就混龄教育如何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进行了观察分析,并对如何践行混龄教育进行经验探讨。研究的结论是:混龄教育能有效促进每一个幼儿的自我、道德和亲社会行为、情感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对混龄教育的实施建议:要科学把握混龄教育的内涵;要为幼儿之间的互动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对幼儿的指导要收放有度。
【作者单位】: 新疆昌吉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基金】: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等学校科研计划项目“本科院校职业转型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路径探索”(XJEDU2014SO69) 昌吉学院研究生启动基金项目“双语幼儿园中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与幼儿个性的关系研究”(2014SSQD005)
【分类号】:G612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2012年9月,我国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简称《指南》)。《指南》明确说明,在实施《指南》时应“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早在2010年全国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虞永平;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形式和手段[J];山东教育(幼教刊);2005年30期
2 吴育红;;混龄区域活动中幼儿异龄交往现状与建议[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2年04期
3 刘晓东;蒙台梭利崇拜与蒙台梭利的儿童崇拜[J];早期教育;2003年11期
4 葛晓英;;幼儿园混龄教育的探索与课程建构[J];学前教育研究;2012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琳;汤志坚;;情景玩具设计与儿童良好行为养成的研究[J];包装工程;2010年14期
2 孙彬彬;;浅议研究生道德教育的特点与出路[J];成才之路;2008年10期
3 柯秀珍;;培养数学情商,提高教学效果[J];成才之路;2010年19期
4 贾萌;;浅谈小学教师班级课堂管理[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1期
5 胡向梅;;浅谈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J];成功(教育);2011年06期
6 陈蓓;;论幼儿教师的自尊[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年05期
7 于颖;于兴华;刘成新;;学习即活动:论信息技术教材程序结构的活动建构[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8 张向葵;;自我及其发展影响因素的探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9 邹冰;王明春;陈图农;柯晓燕;詹明心;陈一心;;孤独症患儿父母的依恋特征[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年04期
10 廖飞;;感恩的价值及其培养策略[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浙宁;;关注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早期家庭教育:资源与限制[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丽莹;小学儿童合作观念与行为的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3 王倩;媒体时代大、中学生处理暴力和色情信息的德育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4 徐浙宁;2-5岁超常儿童对数的认知及其策略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曾守锤;学前儿童现实性监测发展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左志宏;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认知加工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席居哲;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永英;幼儿教师儿童学习观变革之路探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亚真;不同攻击/受欺儿童的热认知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建青;晚清儿童文学翻译与中国儿童文学之诞生[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琼;余干方言地区儿童语音意识发展特点及其与拼音水平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龚风华;南通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特征和体育锻炼干预作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朱小敏;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之一[D];苏州大学;2010年
4 郑玺;交互式电子积木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5 杨娟;基于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音乐情境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旦;餐具的情感化设计[D];东华大学;2009年
7 赛丽莎;儿童说谎与问题行为、同伴关系、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英顺;小学语文神话类文本阅读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进;儿童房室内环境装饰艺术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10 刘倩影;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对幼儿道德情感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琼,,庞建萍;4—6岁幼儿在物质缺失条件下交往策略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1996年03期
2 虞永平;在课程管理实践中提升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质量——厦门市思明区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3 钱秀华;;在我国幼儿园实践混龄教育的困难与建议[J];学前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4 程彩玲;;幼儿园3-6岁连续混龄教育的组织与实施[J];学前教育研究;2010年11期
5 王晓芬;刘晶波;;论幼儿混龄教育的必要性[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年11期
6 赵丽君;刘云艳;;混龄教育的理论基础及实践价值[J];幼儿教育;2006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更立;幼儿异龄同伴交往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琼华;;混龄教育应当三思而后行[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3年12期
2 陈俏宏;;幼儿园混龄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4年13期
3 胡瑛;对我园实施混龄教育的思考[J];山东教育(幼教刊);2005年Z6期
4 朱洁琼,邓隽;混龄教育形式在双语教育中的运用探索[J];山东教育(幼教刊);2005年Z6期
5 赵丽君;刘云艳;;混龄教育的理论基础及实践价值[J];幼儿教育;2006年03期
6 李东成;;幼教新模式——混龄教育[J];山东教育(幼教刊);2006年18期
7 ;德国的混龄教育[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11年01期
8 程彩玲;;幼儿园连续混龄教育的环境创设[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11年01期
9 余红梅;;混龄教育的实践价值与所面对的挑战[J];咸宁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10 张杰;王美芳;;浅谈幼儿园混龄教育的特点[J];当代学前教育;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施燕;德国幼儿园的混龄教育[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2 ;幼儿园该怎样开展混龄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3年
3 江苏省教科所原所长 成尚荣;伙伴课程:让儿童建构自己的学习[N];中国教师报;2013年
4 特约通讯员 顾闻 计琳;异龄互动中的别样收获[N];中国教育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赵琳;幼儿园编班“没大没小”混龄教育是好是坏?[N];哈尔滨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刘婷;如何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N];中国教师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田红艳;混龄教育基本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沈吟;混龄教育过程考察[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曾娟;混龄教育中幼儿同伴冲突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795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1179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