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家庭生活中父母—儿童互动对儿童数学发展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日常家庭生活中父母—儿童互动对儿童数学发展的影响 出处:《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Z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父母—儿童互动 互动策略 家庭日常生活 学前儿童的数学发展
【摘要】:本研究观察并分析了两组4岁儿童在家庭日常生活中与父母的互动及所涉及的数的学习。组1儿童为书面数符号表征高分者,组2儿童为低分者。57对儿童-父母对子参加了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所观察到的儿童日常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大概有三分之一的被试对子所从事的活动涉及到不同类型的阅读和数学学习活动,但这些活动大多由父母发起;儿童早期数学发展水平可能与家庭教育的如下因素有关:家庭日常生活中父母—儿童共同活动的内容与频次,高分组儿童的父母在家中可能更加注意发起或者更加成功地发起了阅读与数学学习活动;高分组父母在与儿童互动的某些策略的运用上可能更有利于儿童的数学学习;高分组的父亲在家中可能与孩子一起参与共同活动的时间更长;高分组父母之所以更加成功地发起了与阅读和数学学习有关的活动可能与儿童本身的因素有关。
[Abstract]:In this study, we observed and analyzed the interaction with parents and the number of learning involved in the daily life of two groups of 4-year-old children. Group 2: children with low score. 57 pairs of children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aily activities of children observed in this study were rich and varied. About 1/3 of the subjects were involved in different types of reading and math learning activities, but most of these activities were initiated by their parents; The level of early mathematic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may be related to the following factors of family education: the content and frequency of parent-child activities in the daily life of the family. Parents of high-score children may pay more attention to initiating or more successfully initiating reading and math learning activities at home; In the high score group, the application of some strategies of interaction with children may be more beneficial to the children's mathematics learning. Fathers in the high score group may spend more time with their children at home. High-score parents more successfully initiated activities related to reading and math learning may be related to the child's own factors.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课题批准号:DHA030148) 上海市教育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B033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78;G613.4
【正文快照】: 1问题提出现代社会中,几乎所有的儿童很小就在家庭环境中接触数的知识,这一非正式的学习经验为他们以后小学的数学学习奠定了重要基础。儿童的数学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和在成人引导下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父母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扬-洛夫里奇发现,那些数学高分组的儿童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周欣,王滨;4~5岁儿童对书面数符号的表征和理解能力的发展[J];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2 周欣;儿童数概念发展研究的新进展[J];学前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3 周欣;黄瑾;王烨芳;王洛丹;王滨;赵振国;;4~6岁儿童书面数符号表征和理解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阴国恩;李英霞;王敏;;“多少”概念发展的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4期
2 刘世瑞;儿童数概念发生发展研究述评[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张艳丽;;4-5岁幼儿数概念游戏化的实验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年03期
4 宋宝和;郭兆明;;国内数学学习发展心理研究述评[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5 李鹏;;蒙氏数学学具操作与幼儿加减运算的研究与反思[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徐文彬;试论算术中的代数思维:准变量表达式[J];学科教育;2003年11期
7 周欣;王烨芳;王洛丹;王滨;;5~6岁儿童对书面数符号的表征和理解能力的发展[J];心理科学;2006年02期
8 周欣;黄瑾;王正可;王滨;赵振国;杨蕾;杨峥峥;;父母-儿童共同活动中的互动与儿童的数学学习[J];心理科学;2007年03期
9 周欣;宋兵;陈学锋;姜瑾;杨彦;肖湘宁;;广西农村壮族儿童的入学准备状况[J];学前教育研究;2010年12期
10 周欣;;儿童数学学习的个别差异和个性化数学教育[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年Z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章佳颖;4-6岁儿童数学认知中的多元表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冯伟;数概念形成机制的初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胡丽园;父母数学教育观念及其与儿童数概念发展关系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笑然;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加法计算能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崔展;直观情境与符号情境下7岁儿童数学概念的形成[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鹏;蒙台梭利数学学具操作与幼儿数学加减运算能力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高黎亚;2-3岁婴幼儿数概念发展及其家庭亲子数学互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唐良昀;分享阅读与自主阅读对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9 何婷;哈尼族6-8岁小学儿童数概念发展特点及双语教学策略[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华莹;;合作班英语泛读课程师生互动策略探索[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2 陈婷;;现代远程教育中互动理念的分析研究[J];办公自动化;2007年12期
3 屠素凤;;古诗教学的互动策略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11期
4 程京艳;;高校英语互动听力教学设计[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5 陈绍武;;网络环境下班主任培训互动策略初探[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年01期
6 刘旭亮;;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环境下的师生互动策略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7 陈玉英;;创建高质量和谐课堂——职业学校课堂管理小策略[J];科技信息;2010年28期
8 沈小涛;试论英语教学的课堂互动策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11期
9 张纯;;互动策略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J];湖南教育(教育综合);2006年16期
10 邵隽涛;论教学监控策略[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溪海燕;;师生情绪互动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辽宁卷)[C];2010年
2 溪海燕;;师生情绪互动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3 刘兵;王重鸣;赵晓东;;群体评价互动策略的作用机制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翟成蹊;李岩梅;许锋;;刻板印象与国际合作决策的关系[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贺晨;;数学教师课堂互动技能特点个案研究[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袁万茂;;浅谈分众时代科技报应对策略[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八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叶新 廖琪钟;采编与发行互动策略初探[N];经济信息时报;2008年
2 沭阳县钱集中心小学 朱成轩;激活互动,,实现高效课堂[N];江苏教育报;2010年
3 张自然;中软:蓄势待发 矢志不移[N];中国电子报;2003年
4 ;网络安全要以动制动[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5 ;神舟打造网吧PC第一品牌[N];电脑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石璐;九家托管银行争食QFII大餐[N];中国经营报;2003年
7 记者 林雨;微软中国连横七城[N];民营经济报;2006年
8 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 高华;物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有效化[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9 通讯员 张志芳 王涛 李建;禹城变身“中国功能糖城”[N];农民日报;2005年
10 陈凯聪;神舟电脑打造网吧市场第一品牌[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郝若平;家校合作:亲师互动对学生学习品质与心理健康的影响[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谢俊;输配分开电力市场环境下供电公司竞价策略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寇金南;大学英语课堂小组互动策略培训[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吴平平;言语交际中模糊语言的互动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3 冯婵娟;大学英语课的互动教学法[D];青岛科技大学;2007年
4 王魏;互动策略在大学英语大班授课中的应用[D];燕山大学;2010年
5 陶慧玲;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课堂中的互动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刘成;儒家生态思想与绿色奥运互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7 吴世英;e-Learning与线下培训活动互动策略的研究与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梁同福;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现代化的互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9 周芳;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中国社会法制建设的互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杨磊;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国民体育价值观互动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666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1366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