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的应用 出处:《学前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 质的研究 幼儿园教学
【摘要】: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是一种探究课堂中师生互动行为的观察系统,也是一种记录和分析教师在教学情境中的教学行为和师生互动事件的分析系统。本文结合具体教学案例介绍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的应用,并尝试对其进行改进,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适用于幼儿园集体教学的改革。
[Abstract]:Flanders interactive analysis system is a kind of observation system to explore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behavior in classroom. It is also a kind of analysis system to record and analyze teachers' teaching behavior and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events in the teaching situa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Flanders interactive analysis system in kindergarten collective teaching in combination with specific teaching cases. And try to improve it, combining quantitative analysis with qualitative analysis, in order to apply to the reform of kindergarten collective teaching.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现状与促进研究”(课题批准号:BHA060035)的子课题“提高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质量的策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612
【正文快照】: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Flanders InteractionAnalysis System,FIAS)是美国学者弗兰德斯(NedFlanders)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探究课堂中师生互动行为的观察系统,也是一种记录和分析教师在教学情境中的教学行为和师生互动事件的分析系统,以操作性强,易进行“中立”和“客观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宁虹,武金红;建立数量结构与意义理解的联系——弗兰德互动分析技术的改进运用[J];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2 肖锋;课堂语言行为互动分析——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研究工具[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3 杨莉君;康丹;;对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观察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4 叶子;庞丽娟;;师生互动研究述评[J];学前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小碧;;关于课堂教学师生互动问题的探讨[J];成功(教育);2010年05期
2 李红;;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问答行为技术指导[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04期
3 周红;贾秀英;宋泳红;顾颖;张黎;;护理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三维度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7年01期
4 王晶;郑长龙;;“铁和铁的化合物”教学中新手—成手型教师课堂语言行为的比较研究[J];化学教育;2011年04期
5 郝一双;;大学生课堂参与行为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6 王健;黄海华;;从神经认知学解析有效课堂互动环境构建[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谭秀媛;;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语刍议[J];改革与开放;2009年12期
8 林礼洪;;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的验证性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8期
9 於繁丽;;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师生互动问题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33期
10 张露丹;汪颖;潘玉霞;;信息技术专家教师课堂教学特征案例研究——基于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江卫华;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互动设计、分析与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唐炎;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社会学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3 原晋霞;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洪明;美国教师质量保障体系历史演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晓芬;农村混读班早期教育现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海燕;技术支持的教师教学反思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庆玲;早期阅读活动中教师言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斌;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促进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芳;小学师生互动的差异性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4 孙英明;物理课堂教学评价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魏华;初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丽红;课堂生生互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振娥;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协作学习的行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吴仁英;合作学习中的生生互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彭虹;大学英语课堂生生互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邱微;小学课堂师生言语行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方武;“对话”型课堂形态分析——以语文课程为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2期
2 穆凤良;课堂对话和提问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11期
3 王方林;何谓有效的课堂提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7期
4 吴康宁 ,程晓樵 ,吴永军;课堂教学中的角色类别及其主要特征[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5 全莉娟,邾强;中学教师课堂提问的现状与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年10期
6 梁兵;试论教学过程中师生人际关系及其影响[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7 赵南;;“最近发展区”概念解析及其对幼儿园教学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8 吴文艳;;基于预设 显于生成——浅谈集体教学活动中的预设与动态生成[J];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9 董汀丰;师生:特殊的对话者[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礼洪;;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的验证性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8期
2 赵秋华;;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作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年04期
3 嘎日达;论科学研究中质与量的两种取向和方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程华;浅谈幼儿园教学指导艺术[J];山东教育;2005年Z3期
5 黄文超;余丽华;;借神笔一支 添风光无限——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J];网络科技时代;2007年23期
6 周榕;;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J];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7 杨南萍!410000;对幼儿园教学竞赛活动的反思[J];学前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8 宋智慧;周晓慧;;质的研究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0年Z2期
9 黄娟娟;质的教育研究方法及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应用[J];学前教育研究;1997年05期
10 李芳;;幼儿园合作教学刍探[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敬芬;陈刚;步怀宇;徐云远;郝建国;;用细胞工程技术改良豆科牧草品质的研究[A];西部地区第二届植物科学与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熊飞;王忠;陈相辉;陈义芳;;苏玉糯1号颖果的发育及其相关品质的研究[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3 李丹婷;;真实的启迪:论质的研究及其在公共行政学中的应用[A];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研讨会论文[C];2009年
4 付桂芳;;课堂教学录像研究——质与量研究结合的突破[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高仁钧;冯雁;解桂秋;单连慧;曹淑桂;;超级嗜热性脂肪酶催化性质的研究[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6 赵晓群;张成;;二元互补序列偶性质的研究及其新的表征方法[A];现代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进展——2003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白芸;;教育人种志研究中的伦理道德要求[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郭红霞;;“质的研究方法”文献综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9 何龙飞;李创珍;卢升安;张应兰;马忠;易小平;;转sck基因抗虫水稻米质的研究[A];2003年广西植物生理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袁静;张振中;杨巍;陈秀珠;还连栋;;NisinZ分子绞链区的定点突变及其突变体性质的研究[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中国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豪杰;“千江有水千江月”[N];中国教育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陈洁;质的研究 活的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1年
3 叶隽;质的研究进入教育研究领域[N];中华读书报;2003年
4 王磊;质的研究:一种非常适合教育领域的研究方法[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柳田;不要输在哪条起跑线上[N];解放日报;2011年
6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张孟军;向大自然要灵感[N];科技日报;2002年
7 郭本顺 程勇;无为党组织服务群众“一诺千金”[N];巢湖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王楚良 通讯员 徐灿辉 陈少雄;益师幼教之星闪亮全国[N];益阳日报;2011年
9 记者 王波;14所“百校兴学”项目今秋完工[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10 ;福建121队着力打造“八大支柱”[N];中国矿业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柏华;小学教师教材观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洁;对外汉语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3 张蕾;奥林匹克教育与中小学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4 张晓路;沉浸式项目中的汉语学习者个体差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黄清;论质的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郑思明;青少年健康上网行为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朱玲;Ⅰ型超敏反应的细胞分子机制及其抗炎蛋白质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8 汪家琦;鸡蛋中主要生物活性物质的制备及应用性质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9 陈卫良;抗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拮抗物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10 何卫中;用加压CO_2从乙醇-水溶液中沉淀蛋白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燕飞;关于普通高中美术教学的研究思考——一位教师教学行为追踪[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艳滨;探寻走向专业化的职业历程[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轶群;2008北京奥运会背景下的奥运文化解读及其传播渠道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4 胡波;WJ中学教师合作的质性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5 暴侠;初中学生自我角色意识与角色定位教育的质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吕柔;“学生的需要是我的追求”[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孙式武;小学初任教师职业适应困扰个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莉;在前行中积淀[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9 谢朝霞;师生言语冲突的课堂透视[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董珊;新员工的组织社会化:质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669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1366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