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班级幼儿同伴交往的特点与原因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06 08:04

  本文关键词:班级幼儿同伴交往的特点与原因分析 出处:《学前教育研究》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特殊幼儿 同伴交往 交往特点


【摘要】:采取同伴提名法,可以确证班级幼儿同伴交往存在一定的年龄与性别差异,大班幼儿的同伴关系通常较为稳定,女孩的同伴关系一般优于男孩,班级中处于游离状态且行为表现异于普通幼儿的特殊幼儿则表现出交往态度不友好、同伴合作能力不强、不能轮流分享、不能合理解决同伴冲突、不能按规则进行游戏、交往策略性不强、同伴关系较差等特点。幼儿家长的交往能力、对幼儿的要求、亲子交往、家长教育观等都会影响幼儿同伴交往的发展。教师的积极干预有助于改善特殊幼儿的同伴交往行为。
[Abstract]:Take the peer nomination method, can confirm the intercourse class there were gender and age difference of children's peer relationship is usually more stable, the girl's peer relationship is generally better than boys in the class in a free state and behavior is different from ordinary preschool special children showed a communication unfriendly attitude, peer cooperation ability strong, can't take reasonable share, cannot solve peer conflicts, cannot be played according to the rules, communication strategy is not strong, poor peer relationship and so on. Parents of children's communication ability, to children for parents education view of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will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peer peer interaction. The active intervention of teachers helps to improve children's special.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幼儿园;
【基金】: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编号:SGH13059)
【分类号】:G612
【正文快照】: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方法同伴交往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幼儿在学习、游戏、生活中相互作用的行为,以及由此形成的同伴关系。[1]同伴交往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对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2]但在班级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们总是存在年龄、性别与个性差异,表现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丽华;曹中平;苏林雁;;游戏情境中幼儿的同伴交往策略系统[J];学前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孟庆艳;;幼儿同伴交往中交往策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17期

2 方建华;;发展与关联:我国幼儿园“游戏”研究主题的回顾与展望[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3 吴育红;;学前儿童异龄同伴交往行为的特点[J];教育评论;2013年02期

4 周颖;;游戏在幼儿社会技能培养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3年22期

5 齐晓娟;;从《爸爸去哪儿》看同伴交往[J];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31期

6 景清华;;中班幼儿在区角活动中同伴交往策略差异研究[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4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莹;同伴交往中幼儿被忽视状况改善的行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2 刘佳慧;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社会交往问题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庞建萍;;3~5岁幼儿交往策略的观察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07期

2 高琨,邹泓,刘艳;初中生社会交往策略的发展及其与同伴接纳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4期

3 赵金霞;王美芳;;4~6岁儿童人际问题解决策略的发展及其教育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4 隋莉晖;王美芳;姚亮;;不同社交地位幼儿的人际认知问题解决技能训练[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湘荷;同伴交往对儿童品德发展的影响[J];江西教育科研;2002年10期

2 李利,莫雷,王瑞明;探析儿童的同伴交往[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16期

3 赵明霞;;小学生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年06期

4 万晶晶;方晓义;李一飞;池培莲;;主观客观父母监控与中学生同伴交往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年01期

5 肖富群;;“留守”经历对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影响[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李鹏;;农村留守儿童同伴交往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教育观察;2013年01期

7 宋晓玲;让孩子在交往中成长[J];中国审计;1996年07期

8 吴小平;陈燕郊;;混龄班幼儿同伴交往的特点与建议[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3年12期

9 张文娟;;青少年同伴交往及其引导[J];成才之路;2007年25期

10 马利文;;有啥样伙伴,你就有啥样性格!——透过同伴交往解析学生个性特点[J];河北教育(综合版);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洋;;沈阳市中小学生体育课堂中同伴交往特征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2 周宗奎;;同伴交往背景中欺负行为的发生机制及其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孙晓军;周宗奎;;中美儿童同伴交往与孤独感的跨文化比较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孙晓莉;栾文娣;;流动儿童学校适应与同伴交往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李敏;甘怡群;;以同伴交往能力为核心的成人依恋与抑郁的人际社会部分中介模型的建构[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徐莹;;要重视幼儿园中的同伴交往[A];2012年幼儿教师专业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7 孙晓军;周宗奎;;中美儿童同伴交往与孤独感的跨文化比较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但菲;王琼;;表演游戏对4-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影响[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9 蔡春凤;范翠英;周宗奎;邬洁妮;;同伴交往背景中欺负行为的发生机制及其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王沛;杨玲;康廷虎;;两种类型家庭结构高中女生同伴交往行为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如东县实验幼儿园 吴燕;让孩子学会与同伴交往[N];江苏教育报;2013年

2 冷梅;鼓动孩子与同伴交往[N];市场报;2001年

3 石晓梅;家长如何培养孩子间的友谊[N];江苏科技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王柏玲;暑假,“伙伴危机”升级了[N];文汇报;2011年

5 本版撰文 记者 纪海珠;宝宝不懂与人交往怎么办?[N];信息时报;2003年

6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赵红梅 张军玲;中小学生如何与同伴交往?[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甘谷县第二幼儿园 魏文彩;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N];甘肃日报;2010年

8 王豫;帮孩子走出“伙伴危机”[N];中国妇女报;2006年

9 山东省牟平一中 柳杨军;摆脱心理桎梏体验多彩生活[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郁枫;陪着孩子走出孤独[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武建芬;幼儿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胜梅;被拒绝幼儿同伴交往的教育干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彦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同伴交往不良及教育对策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春丽;5~6岁幼儿同伴交往问题解决方式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丹丹;中大班幼儿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与同伴交往能力关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5 刘乃峰;初中学业落后生同伴交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鲁东大学;2014年

6 张更立;幼儿异龄同伴交往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汪翠满;单亲家庭5~6岁幼儿同伴交往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苗雪红;回族幼儿同伴交往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周丽华;游戏情境中幼儿同伴交往策略的初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郭洪芹;小学生同伴交往的道德意义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869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13869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c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