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构学前教育创新体系的思考
本文关键词: 学前教育 创新教育 创新体系 学前课程 儿童 时代精神 人的主体性 教育理念 社会生活 评价体系 出处:《学前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Abstract]:......
【作者单位】: 湖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系
【分类号】:G61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文化,彭福扬;关于“创新”研究的几个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荣芳;;幼儿园教学从儿童出发:应然与实然之差异[J];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2 刘晓玲;我国课程与教学论整合研究述要——兼评李方主编的《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陈尚达;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刘亮;对于终身教育、教育民主化和学习化社会理念的思考——再读《学会生存》[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孙强;高校体育课程开发的特点与作用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贺佩蓉;;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综述[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6期
7 傅炳熙;个性化教育与语文课程改革[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梁书凤;;隐性课程:新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资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张宏薇,陆作生;学校教育中各层次目标特点及关系的分析[J];北方论丛;2003年04期
10 王笃勤,卜焕芳;自主学习与教材把握[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忠勇;;开发和利用隐性课程 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A];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会文章选集[C];2006年
2 胡晋源;;科技创新与贵州经济跨越式发展[A];贵州省第二届科技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燕靖;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2 何晓佑;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3 严仲连;在现代与传统之间[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生兰;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5 欧阳文;大学课程的建构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潘建红;现代科技发展与道德教育重建[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张细谦;体育课程实施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黄远振;生态哲学视域中的中国外语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吴燕丹;生命关怀视野下调适性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邬烈炎;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晓丹;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2 马欣研;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冯红果;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吴薇薇;我国高师音乐教学法课程教材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5 邢琴琴;新课程背景下反思性教学问题探析[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杨;中日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杨伟东;新课改背景下转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课程实施取向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媛媛;建国后我国小学音乐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的变迁[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9 陈世友;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设计模式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10 胡雁;从客观到建构:高校课堂教学范式及其变革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则渊;国家创新体系与企业技术创新制度[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9年10期
2 陈文化,彭福扬;关于创新理论和技术创新的思考[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宗义;;日本的幼儿教育[J];四川教育;1980年08期
2 唐淑 ,吴家苓;夸美纽斯的儿童早期教育思想[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3 寇崇玲;马克思与学前教育[J];幼儿教育;1983年06期
4 ;要把幼教工作好好抓起来[J];江苏教育;1983年14期
5 ;学前教育讲座思考题[J];幼儿教育;1984年01期
6 卢乐珍;学前教育讲座——第六讲 幼儿道德教育的意义和任务[J];幼儿教育;1984年02期
7 邓正营 ,陈珍;崔庄大队决定让幼儿穿上统一童装[J];幼儿教育;1984年03期
8 周兢;学前教育讲座 第十讲 幼儿文学教育[J];幼儿教育;1984年07期
9 ;学前教育讲座思考题[J];早期教育(教师版);1984年01期
10 曹筱宁;从美苏两国学前教育的共同趋势谈我国学前教育的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198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探索一条农村教育为农村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新路子[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7年
2 蓝星;;不会艺术的儿童——早期教育中艺术教育的问题[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3 王国兴;王金莉;;关于学习型社区建设的思考[A];2003年中国成人教育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薛竹;;义务教育还需立足长远放眼量[A];价格理论研究优秀论文集[C];2004年
5 ;庆祝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20周年陶研征文获奖名单[A];庆祝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专辑论文集[C];2004年
6 ;立足校本 服务教学 坚定实施科研兴校战略[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宁林;;娃娃科普——不可忽视的幼儿群体[A];2004年科技馆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4年
8 夏元泰;;坚持面向“三农” 为发展地域经济培养技术人才[A];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以理治校 以礼塑人 让更多的孩子就业成才[A];科学发展 和谐社会 职教创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蒋云;;利用现代科技培养小班幼儿的关爱情感[A];开拓科技育人之路——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教师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初德和;孩子该不该上学前班(下)[N];中国保险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孙军;素质教育从幼教做起[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徐爱晖;我们拥有共同的事业[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系 朱家雄;皮亚杰和维果茨基对幼儿园课程如何立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李建平;学前班是小学预备班吗[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国际教育培训五大发展趋势[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7 记者 曹静 庄玉兴;幼儿入园 家长随意挑[N];解放日报;2000年
8 蔡建武 崔立群;教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要上“户口”[N];江西日报;2000年
9 小文;为了孩子的明天[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10 席秀玲;学前教育对教师素质应有高要求[N];山西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杨晓萍;学前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屏;教育视野中的传统游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严仲连;幼儿园个性化课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璐;从建构主义视角透视儿童斜坡概念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闫春梅;童话精神与儿童审美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方钧君;基于教育券思想的政府投资幼儿教育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徐雨虹;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学前教育投资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严仲连;在现代与传统之间[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韦小明;论我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层次的提升[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曙光;现代脑科学对学前教育的启迪[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施煜文;世界主要国家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比较及其对制定上海市师资培养方案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卫;我国民办学前教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龚平;终身教育与学前教育一体化的建构[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6 彭兵;研究型幼儿教师特质及培养机制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卓;学前儿童教育成本与家庭教育期望相关性的经济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高爽;信息技术对学前教育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颜婷婷;学前教育情境中概念图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何红丽;我国当今学前教育研究的生态取向[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257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1525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