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科学文化:儿童科学教育的灵魂

发布时间:2018-03-03 22:26

  本文选题:科学教育 切入点:科学文化 出处:《学前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我国当前的科学教育严重地扼杀了儿童的好奇心,未能很好地培养儿童对科学文化的理解与接受。这一方面可以归因于我国传统文化本就缺乏科学文化的基因,而当初从西方引进科学教育时也忽视了科学文化的教育,另一方面受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对立观念的影响,我国科学教育一直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而轻科学文化素养的培育。今后我国儿童科学教育应充分重视科学文化的宣传,才能真正促进国民科学素养的提高。
[Abstract]:The current science education of our country seriously stifled the curiosity of children, not very good to the cultivation of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and culture and acceptance. This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lack of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gene, and was originally introduced from the western science education also ignore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education, on the other on the one han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cientific culture and humanistic culture of opposing ideas, cultivate the scientific education in China has been imparting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scientific literacy and light. In children's science education in China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propaganda, in order to truly promote national scientific literacy.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分类号】:G61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冯向东;对科学文化和科学教育的思考——兼谈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2 李醒民;;论科学文化及其特性[J];科学文化评论;2007年04期

3 周昌忠;试论西方科学的文化精神[J];社会科学;1994年01期

4 张维倩;;儿童科学学习的心理年龄特征研究综述[J];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5 袁宗金;;儿童提问中的朴素哲学思维[J];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云水;;独龙族禁忌的文化人类学解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张增田;公平:道家黄老学派的法价值追求[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3 孙显元;;科学发展观展示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兼论“两种文化”的冲突和交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谈家胜,何根海;杜荀鹤仕进与引退的心理解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5 吴先伍;庄子智慧说[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6 李成玉;;赵翼诗歌的“创新说”[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赵炎才;中国近代经世致用思想基本特征刍议[J];安徽史学;2003年02期

8 侯宏堂;;余英时对“宋学”的现代诠释[J];安徽史学;2011年05期

9 陈文钢;;“任性”的叛逆与“坎普”的颠覆——论苏珊·桑塔格的“风格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10 张树俊;;论文化自觉与文化保护[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顾海波;;论科技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3 吴红;杜严勇;;科学史与历史学:对话及其可能[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4 燕京晶;刘仲林;;驯服“莽兽”:“两种文化”的融合对科技发展的启示[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5 刘树君;;凡勃伦进化的科学观探悉[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6 董驹翔;;科学的人文化[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薛丁辉;;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兼论二者融合的路径构建[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8 董柏林;党宁;;恪守与超越:明清士绅教化的双重取向[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李文奎;;英国教育家的科学教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于海波;;“合法化”时期科学课程思想及其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谷颖;满族萨满神话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炼;张君劢的伦理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陈维亚;变革型领导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之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6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硕;进化心理学的人类学哲学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燕燕;梅洛—庞蒂具身性现象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王雷;法家君主专制理论与秦朝的兴衰[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铭;先秦儒道游观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黄华;灾难新闻“英雄”原型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杨明娇;和谐社会视野下高校公民教育初探[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涂冠萍;中国水墨动画的叙事性[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黄思瑜;医学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崔妮;论伊瑟尔的阅读理论及其深化[D];西北大学;2010年

9 管慧;马克思主义实践生存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云云;宇宙·晶体·诗意[D];江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醒民;论科学的精神价值[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1年02期

2 李醒民;科学革命的实质与科学进步的图象[J];科学学研究;1986年04期

3 林德宏;儿童的哲学世界[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4 李醒民;论哲人科学家哲学思想的多元张力特征[J];学术界;2002年01期

5 姚伟;儿童是自然的存在[J];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Z1期

6 丁海东;论儿童精神的诗性逻辑[J];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Z1期

7 史爱华;儿童的声音与儿童的哲学[J];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Z1期

8 李醒民;;物理学革命行将到来的先声——马赫在《力学及其发展的批判历史概论》中对经典力学的批判[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2年06期

9 李醒民;进化认识论和自然主义的先驱[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5年06期

10 张钢;论科学文化的效率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玉;儿童的道德语言[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跃进;对整合高校理工类专业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辩证思考[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耿淑玲;;科学文化:儿童科学教育的灵魂[J];学前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3 乐传永;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1995年03期

4 董翔薇;董驹翔;;科学与人文:疏离?融合?[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冯向东;对科学文化和科学教育的思考——兼谈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6 赵占良;;生物学教育引入生态文化内涵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11期

7 黄理稳;人文精神与科学的发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8 国松,吕艳;素质教育: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融合[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2期

9 丁海东;;儿童精神特质的人文解读——文化二维论视野下的儿童精神[J];学前教育研究;2009年09期

10 李文兵;;高等教育学学科属性新探——兼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转向[J];教育与现代化;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嘉毅;梁永平;;中国科学教育的文化使命[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熊士荣;肖小明;苟娇娇;;论科学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契合[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L.皮尔斯·威廉姆斯;刘娜;;法拉第所受的科学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黄樱;;利用各种环境资源,整合科学教育[A];整合科普资源 优化科教环境——第十五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论文汇编[C];2007年

5 单丽君;胡兴昌;;多层次教学对初中科学课程有效性教学研究[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张彬;付东升;;杜亚泉科学教育实践及其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寇小满;;高中阶段科学教育三种教育形式下学生学习任务胜任情况的比较分析[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8 许琼华;;陶行知的幼儿科学教育思想初探[A];纪念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20周年——陶研优秀论文集[C];2004年

9 刘箴;;虚拟现实在儿童科学教育中的应用探索[A];全国首届数字(虚拟)科技馆技术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续集[C];2007年

10 倪嘉龙;;学校科学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A];责任·创新·发展——上海第十六届青少年科技辅导论文征集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 韦钰;科学教育不是简单传授知识[N];科学导报;2006年

2 张振海;科学教育在英国[N];中国妇女报;2001年

3 实习记者 卢丹青;东大新专业培养科学教育工作者[N];江苏科技报;2007年

4 记者 刘帆;听科学家讲述科学[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翟晋玉;重新看待科学教育[N];中国教师报;2005年

6 ;科学教育不是简单传授知识[N];科学导报;2007年

7 宝塔区王家坪小学 阿鹏鸣;浅谈“做中学”科学教育的策略[N];延安日报;2007年

8 杨炎轩;深入探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N];中华读书报;2007年

9 罗星凯;第十八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N];科技日报;2007年

10 记者 李玉峰;抓住科学教育 关注科学需求[N];天津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子贵;论“两种文化”矛盾与人文精神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6年

2 毛天虹;创造视角下的两种文化交融[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3 王建平;中国现代语境下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李朝晖;知识与控制:中国古代科学教育的社会学解读[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金京泽;韩国科学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于海波;科学课程的文化阐释与时代建构[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马宏佳;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鄢超云;朴素物理理论与儿童科学教育——促进理论与证据的协调[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敏;科学教育:人性迷失与理性遍寻[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陈刚;科学发现学习的认知机制与学习环境建模[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爱华;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分裂的原因[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2 齐利;现代教育技术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代洪臣;国民政府时期科学教育思想研究(1927-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秦亚君;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5 盛礼萍;科学教育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蕴文;研究生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7 李宏;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8 杜娟;论大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檀慧玲;赫胥黎科学教育思想探析[D];河北大学;2006年

10 王娟;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对话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629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15629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b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