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个体道德叙事:儿童道德教育的可能方式

发布时间:2018-03-08 21:13

  本文选题:个体道德叙事 切入点:儿童道德教育 出处:《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儿童道德教育是个体道德成长的基石。在儿童道德教育已有的范式中,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现象。个体道德叙事作为儿童道德教育的新范式,体现了对儿童生命价值与实践的尊重,其展开有静态表达和动态生成两种形式。
[Abstract]:Children's moral education is the cornerstone of individual moral growth. There are many unreasonable phenomena in the existing paradigms of children's moral education. Individual moral narration is a new paradigm of children's moral education. It embodies the respect for children's life value and practice, its development has two forms: static expression and dynamic generation.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国家一般课题“中国优秀传统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生命·实践’学校德育体系构建”(课题编号:BEA0600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6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易连云;传统道德中的生命意义解读——论“生命·实践”道德体系的构建[J];教育学报;2005年05期

2 钱伟量;道德意识的个体发生机制[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3 杨宁;叙事性思维和儿童道德教育[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启树,陈修梅;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余凯;当代哲学背景中的大学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3 刘宝存;何谓大学——西方大学概念透视[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4 冯建军;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及其教育——兼论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5 眭依凡;大学庸俗化批判[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6 王雪峰,高畅;论孔子教育思想的主体性精神[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4期

7 薛晓阳;教育的超越本质及其自由教育的理想[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8 张天宝;试论教育对话及其基本特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9 张翼星;;试论当今大学的通识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10 宣兆凯,郑亚男,魏永娟;以职业道德人格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德育方法[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万力维;;教育中,,究竟是什么在妨碍创造[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2 唐滢;;素质教育视野中的高考改革——兼论高考内容改革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素质立意的演进[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3 关仲和;柴鸿斌;杨兴林;;试论高等学校的以学生为本[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4 张东辉;;心灵状态最重要——谈目前大学教育的弊端[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8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曹树真;“引导”中“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文岚;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道海;教育叙事策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超良;类精神:当代教育的应然追求[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朝云;高中物理课堂四段教学模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朱利霞;我国中小学教学方法的反思与重建[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唐晓峰;认知与良知[D];厦门大学;2002年

6 林松访;中小学创新型教师及其成长若干问题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民强;重建中学生写作动机系统[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8 何雪莲;大学理想:追求完善人格[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9 张君辉;当代中国大学精神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叶志明;论和谐道德教育[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家成;论个体生命立场下的学校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5期

2 郑富兴;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实践中的故事法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本文编号:15855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15855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e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