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幼儿加法策略选择及执行特点
本文选题:加法策略 + 策略选择 ; 参考:《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年01期
【摘要】:以220名5~6岁幼儿为被试,采用个别测查法,考察了幼儿策略选择和策略执行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1)5~6岁幼儿能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加法算术题,包括5种基本加法类型与3种数数亚类型。(2)幼儿主要选择支持性策略。(3)5~6岁幼儿策略执行呈多样性特点,各策略的执行正确率与速度不相同。(4)题目难度对幼儿的策略选择与执行存在影响。
[Abstract]:The develop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strategy selection and strategy execut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individual test method in 220 children aged 5 to 6 years ol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hildren aged 6 years old could use many strategies to solve addition problems, including five basic addition types and three number subtypes. The accuracy and speed of each strategy is different. 4) the difficulty of each strategy has an influence on the choice and execution of strategy.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基金】:国家攀登项目95-专-09的资助
【分类号】:G61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彭杜宏,刘电芝;希格勒的策略研究新进展[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陈英和;李琳;尹称心;;幼儿加减法运算中的策略发展特点[J];心理科学;2006年03期
3 陈英和,耿柳娜;小学一~三年级儿童加减法策略选择的发展特点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2期
4 沃建中,李峰,陈尚宝;5—7岁儿童加法策略的发展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祥荣;儿童语言中的“上”、“下”类方位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曹荣誉;问题解决策略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陈小野;科学思维[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王光明,丁玉梅,周学智;形象思维研究的现状与思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5 孙素英,肖丽萍;认知心理学视域中的写作过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刘利,邢红军,陈清梅;基于科学方法的高中生物理能力的探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7 李洪玉,尹红新;儿童元认知发展的研究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1期
8 寇_g,马艳;儿童社会适应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及其特殊应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1期
9 尹文刚,舒华,蒋志峰,吴迪;珠心算过程的眼动和认知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3期
10 张晖;王福兴;沃建中;李雅红;;小学2~5年级儿童基于成功基础率的策略适应性[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建荣;钱成宏;;体育教学中“攻击性行为”的判断与预防[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体育专辑)[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保义;相信和怀疑:附加疑问句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2 李善良;现代认知压观下的数学概念学习与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丁彪;企业领导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凌;幼儿能力自我知觉的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刘电芝;小学儿童数学学习策略的发展与加工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杨东;儿童解决学科问题认知模型的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姚静;情境问题教学对学生数学认知的作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慧琳;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影响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的实证与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9 梁晓波;致使词汇与结构的认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阎建军;长期利润模型及其在养老基金参与公司治理中的应用[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鹏;3岁、5岁儿童类比推理能力的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耿柳娜;学前儿童生物性因果认知的发展——对“人为不介入原理”的理解[D];河北大学;2001年
3 金东贤;加工水平与时间间隔对面部再认成绩影响的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4 易滟;外语听力过程中输入向吸收过渡的优化[D];湖南大学;2001年
5 刘松鹤;建构主义在生物教学应用中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崔晓玲;英语因果复合句与汉语因果复句的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01年
7 曲霞;小学作文创造性教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宁锐;创造性思维在数学问题解决中的作用[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9 陈斐;语文教学信息加工的策略[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马书红;输出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蕾;大班幼儿加减运算策略选择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先珍;4-6岁儿童在Tic-Tac-Toe游戏中认知策略获得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姜锐;教师应对幼儿违纪行为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085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1908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