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儿童的入学语言准备状况比较
本文选题:社会经济地位(SES) + 家庭 ; 参考:《学前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摘要】:本研究以150名来自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一年级新生为对象,探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入学语言准备的关系。研究发现,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的语言能力存在密切相关,不同家庭的儿童在听、说、读、写四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社会经济地位较高家庭的儿童在语言准备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政府应制定和实施针对弱势家庭儿童的补偿性学前教育政策。
[Abstract]:In this study, 150 freshmen from families with different socioeconomic status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and economic status of family and language preparation of children attending school.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status of the famil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anguage ability of children, and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four aspects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among children from different families. Children with high socioeconomic status have obvious advantages in language preparation. The government should formulate and implement compensatory preschool education policy for children from disadvantaged familie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北京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北京农村学前一年义务教育可行性研究”(课题批准号:ACA06055)的阶段性成果。课题主持人冯晓霞,课题组主要成员包括肖树娟、苍翠、陈敏倩、王宝华、张启芬、成丽媛、李海霞、李莉、严冷
【分类号】:G61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志军,陈会昌;7岁儿童语言表达的影响因素分析[J];心理科学;2005年05期
2 王海珊;冯晓霞;;3~6岁幼儿言语目的性的发展特点[J];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Z1期
3 王蕾;;图画书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4 郝波,梁卫兰,王爽,季成叶,张致祥,左启华,Tardif T,Fletcher P;影响正常幼儿词汇发育的个体和家庭因素的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4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红霞;陈绍敏;;试析文化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2 刘春燕;;普通话儿童语音习得研究综述[J];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3 章依文;金星明;马骏;吴虹;陆静尘;黄娟娟;;语言沟通方式对幼儿词汇发育影响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年02期
4 彭荣春;静进;廖军娟;;缺铁性贫血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年04期
5 赵慧臣;;图像教育化:教育中图像管理应用的新理念[J];现代教育管理;2009年12期
6 王丹娜;;家庭语言刺激对中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J];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14期
7 周利娜;杨先顺;;系统论视野下的父亲教养方式与儿童气质的关系探析[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池霞;洪琴;姚天红;徐亚琴;戴家振;张敏;陈宁川;郭锡熔;童梅玲;柯晓燕;邓慧华;陆祖宏;;南京市322例2岁幼儿贝利发育量表调查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年11期
9 周华;李冲;;幼儿绘本阅读的心理过程解读——以《獾的美餐》为例[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付丽霞;;浅谈幼儿教育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J];企业导报;2011年1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宋然然;儿童汉语阅读障碍的发生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宋刚;普通话儿童早期动词习得:范畴、论元结构与句法线索[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3 张廷香;基于语料库的3-6岁汉语儿童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刘宝根;4-6岁儿童图画书阅读中文字意识发展的眼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申慧淑;城市朝鲜族语言适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李明燕;婴儿早期语言与听力及再认记忆的电生理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朱丽;早产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与语言发育及自主性眨眼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梁卫兰,郝波,王爽,杨艳玲,张致祥,左启华,TardifT,FletcherP;中文早期语言与沟通发展量表——普通话版的再标准化[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年05期
2 张岩,刘文;气质与儿童同伴关系研究评介[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3 曾琦,芦咏莉,邹泓,董奇,陈欣银;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的学校适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年02期
4 邬佩霞,陶沙,曾琦,王耘,董奇;2~6岁儿童的气质特点与母亲抚养困难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年03期
5 陈会昌,张越波;两岁儿童的行为抑制-非抑制特征[J];心理学报;1998年04期
6 张明红;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理论看早期阅读的教学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7 章依文,金星明,沈晓明,张锦明;2~3岁儿童词汇和语法发展的多因素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2年11期
8 万国斌,龚颖萍,李雪荣;气质和家庭刺激质量对6~8个月婴儿智力发展的交互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宗涵;徐加;;不同家庭背景子女高等教育差异的研究[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7期
2 王香丽;;我国农村学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研究[J];大学(学术版);2011年05期
3 王香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J];考试研究;2011年05期
4 袁振国;;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J];上海教育;2011年13期
5 张志鹏;丁爱国;;个性化教育与校内教育公平[J];现代教育;2011年Z1期
6 ;教育公平均等:发展高水平的均衡[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11年06期
7 陈初越;“教育公平改革"风雷隐动[J];基础教育;2005年09期
8 曹玉慧;;教育公平之我见[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7期
9 未云客;陈初越;;用教育公平推进社会和谐——专访全国人大代表洪可柱[J];基础教育;2006年04期
10 陈熹微;莫尧;;促进教育公平的哲学思考[J];广西教育;2011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丽;;论因材施教与课堂教育公平[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2 刘丽;;因材施教与课堂教育公平矛盾吗?[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3 丘利进;;浅论教育公平与民办教育[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4 肖明华;冶进海;;民办学校在教育公平中的和谐作用[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5 肖明华;冶进海;;民办学校在教育公平中的和谐作用[A];中国民办教育大典[C];2010年
6 张静;陈卉;;从点滴做起,实现教育公平[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7 杨璐情;;教育公平是一种力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8 张丹霞;;克服马太效应 实现教育公平[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9 张彤华;;教育公平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10 权力;;农村的教育贫困与实现教育公平[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继强(作者系大同十中校长);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教育公平[N];大同日报;2005年
2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罗必良;教育公平:诉求、问题与推进[N];南方日报;2007年
3 孙立忠等;家庭背景决定就业?[N];东方早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王瑶;聚焦“教育公平”[N];大同日报;2007年
5 本报评论员 肖擎;加分优惠有违教育公平[N];长江日报;2010年
6 赵彦宏;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教育公平[N];光明日报;2005年
7 致公党中央副主席 吴明熹;维护教育公平[N];光明日报;2005年
8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周洪宇;怎样实现教育公平[N];光明日报;2005年
9 叶醒狮(作者系市教育局局长);加快实现教育公平 积极构建和谐社会[N];淮南日报;2005年
10 王春丽 作者系河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实现教育公平 纪检监察组织责无旁贷[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师东海;教育公平的政治学思考[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振存;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4 李海生;教育券政策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朱永坤;教育政策公平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邱伟华;公共教育与收入差异[D];复旦大学;2007年
7 刘幼昕;学生资助制度的责任伦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刘欣;由教育政策走向教育公平[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蔡秋梅;中国政府推进教育公平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庞国斌;我国公共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艳丽;教育公平视野下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入学机会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颜丽红;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柏梅;城市居民教育获得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李润洲;我国现阶段教育公平问题的理论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5 任荣;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公平[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史湘琳;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的非经济因素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徐芳;我国高等教育成本补偿制度中的教育公平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8 汪放;教育公平视野下我国特殊教育立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慧兰;陕西省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施盛威;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教育公平[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786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2078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