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为杜威“儿童中心论”辩护

发布时间:2018-08-22 14:04

[Abstract]:......
【作者单位】: 南京师大教育科学研究所
【分类号】:G61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盘生;苏霍姆林斯基夫人安娜·伊凡诺夫娜访问札记[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1年04期

2 刘晓东;学前教育的“大纲”应当符合儿童的“大纲”——从维果茨基到“方案教学”[J];学前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洪月;;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2 卢帮明;《汽轮机设备与系统》教改的探讨[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3 赵含韫;社会互动视野中的新型师生关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李国庆;;从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到品格教育——美国道德教育理论的演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李海艳;;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6 张秋婵;;《安徽地域文化》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7 谷贤林;国外儿童教育理论演进探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8 汪才明;论道德需要与道德教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9 陈波;;人类教育终生化与陶行知的终生教育思想[J];爱满天下;2003年02期

10 葛贤平;杜威道德教育思想评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绍明;;教育学的话语分析转向[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2 龙佳解;蒋晓东;欧庭高;;论杜威的科学划界观[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3 单中惠;;赵祥麟与外国教育史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4 褚洪启;;杜威的教育目的浅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方晓东;;试论杜威的儿童发展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李森;;西方关于人的学说与教学动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李长吉;常亚慧;;试论西方教学价值观念的主要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张美云;;解读《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的教学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要振生;;略论杜威的素质教育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黄宇红;;什么样的教育家才是真正的教育家——杜威对我们的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4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晓波;中美德育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新月;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王天平;追寻完整的人[D];西南大学;2011年

9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田夏彪;文化认同视域下大理白族教育互补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二玲;图画故事书翻译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吴迪;试论情境型试卷——高考语文试卷的实用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满玉;沈阳市沈河区初中生命教育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丹璐;中学德育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及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福英;黑龙江省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及德育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程焱;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对高校德育的启示[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高学明;预备数学教师与在职数学教师关于概率学科知识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的缺位与对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马艳粉;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薛小雷;近代以来中国学前教育向外国学习的历史与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晶;任顺元;;杜威教育哲学对儿童教育的启示[J];甘肃科技;2011年04期

2 铁皮鼓;;美国民主教育家杜威[J];教育;2008年36期

3 但武刚;杜威的活动课程理论述评[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4 左嘉琳;;杜威教师观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高校社科信息;2004年05期

5 刘晓东;为杜威“儿童中心论”辩护[J];学前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6 刘河燕;贾洪鉴;;杜威回归生活教育思想评析[J];文教资料;2006年35期

7 余南宁;;杜威“儿童中心论”的再认识[J];黄山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8 尹爱英;;杜威的“儿童中心”的教育理论及现实启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9 张相乐;杜威“教育生长论”探新[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10 铁皮鼓;;民主教育家杜威[J];内蒙古教育;2008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开会;;杜威新经验主义艺术观的得与失[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邹铁军;;杜威哲学观的根本改变——纪念杜威150周年诞辰[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常宏;;杜威的“经验”概念的现象学解释——以胡塞尔的“生活世界”为背景来解释杜威的经验概念[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丁立群;;杜威的文化哲学观[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高来源;;“实践境遇”:绝对道德律令的域限——从现代性的角度对杜威道德实践理论的基础性释读[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赵敦华;;杜威的进化发生学方法[A];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年会暨西方技术文化与后现代哲学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部分论文[C];2004年

7 张巍;;杜威道德教育理论的探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汪永康;;杜威:形而上学的批判与改造[A];全国“形而上学与反形而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冯抗胜;;她曾有一双美丽的眼睛——记中原女战士杜威[A];我们的父母——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五师中原分会成立十周年纪念文集[C];2007年

10 蔡芳;罗祖兵;;教育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目的——杜威“教育无目的”论的现实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厦门大学 陈亚军;杜威:为了理解的纪念[N];社会科学报;2002年

2 上海社科院哲学所外哲室上海社科院哲学所所长 童世骏 复旦大学杜威研究中心主任 刘放桐;“中国就是东西文化的交点”[N];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杨柳新(北京大学);杜威与孔子:互镜的哲学家[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4 实习记者 亢春燕;第二届感动内蒙古人物颁奖盛典举行[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9年

5 理查德·J.伯恩斯坦(Richard J.Bernstein) 阎勇译;创造性的民主[N];社会科学报;2002年

6 杨捷;走进杜威的思想深处[N];中国教育报;2003年

7 彭国华;重写大哲的心路历程[N];中华读书报;2002年

8 闫学;教育“方程”的一种解法:以实用来回答[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田光远;杜威哲学解读技术文化时代[N];社会科学报;2004年

10 陈华;中国球员身价多少[N];解放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国玉;杜威:作为生活方式的民主[D];复旦大学;2010年

2 刘华初;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D];复旦大学;2010年

3 高来源;论人在经验世界中的超越[D];黑龙江大学;2011年

4 刘文;3~9岁儿童气质发展及其与个性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5 赵红洋;INS患儿肾组织NF-κB活性、血浆组织因子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的水平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王黎君;儿童的发现与中国现代文学[D];复旦大学;2004年

7 周世杰;儿童记忆成套测验的初步编制[D];中南大学;2002年

8 鄢超云;朴素物理理论与儿童科学教育——促进理论与证据的协调[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于亚平;儿童急性白血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10 华春珍;儿童MBL基因多态与相关感染的关系[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春英;杜威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2 马志芳;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中学数学教育的影响[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3 幸玉芳;杜威的伦理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文华;杜威“情境”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郝凤羽;杜威的经验审美观[D];西北大学;2011年

6 魏中华;审美与经验[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红贞;杜威“艺术即经验”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张平;杜威“经验”概念的独特阐释[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徐倩;培养智慧:杜威课程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苏州大学;2011年

10 陈源博;杜威的经验哲学[D];南京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973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21973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0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