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论丰子恺的儿童观

发布时间:2017-04-09 20:05

  本文关键词:论丰子恺的儿童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丰子恺(1898—1975),中国著名文学家、美学家、音乐教育家,画家和翻译家,一生涉猎绘画、音乐、书法等诸多领域,且都卓有贡献。儿童观是丰子恺人生哲学的集结,也是其教育思想的基点。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对丰子恺的众多作品进行详细的分析,尤其是其散文、童话故事及儿童漫画作品,以深入地理解并诠释丰子恺的儿童观,挖掘出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源。丰子恺生活在政治社会动荡和文化思潮涌动的时代背景下,其本身深受儒释道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丰子恺拥有甜美的童年生活和幸福的家庭,受到李叔同、夏丐尊和马一浮的启蒙,丰子恺的儿童观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丰子恺儿童观具有丰富的的内涵。首先,丰子恺对“儿童”的认识是什么——儿童是具有独立精神和人格的生命个体;其次,丰子恺怎样认识儿童期——童年是美好而短暂的黄金时代;最后丰子恺眼中的儿童是什么样的?本研究分别从儿童的天性、创造力和游戏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儿童是身心全部公开的真人,儿童是不受大自然和社会束缚的创造者,儿童天生是游戏者。紧接着,本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概述了丰子恺儿童观的主要特征:丰子恺儿童观的基本立场是“把儿童当作儿童”,丰子恺儿童观的核心要义是“尊崇儿童的天性”,丰子恺儿童观的精神本质是“存养人类的本性”。丰子恺的儿童观是非功利的、纯粹的,它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儿童观,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应当看到,丰子恺儿童观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将儿童与成人、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彻底对立起来,也忽视了儿童成长的价值。时至今日,丰子恺的儿童观仍然对当下儿童教育具有有益的启发,具体体现为:尊重儿童的天性,回顾童年——理解儿童,站在儿童的角度看待儿童。
【关键词】:丰子恺 儿童 儿童观 儿童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10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0
  • 第一章 前言10-23
  • 第一节 研究缘起10-12
  • 一、儿童观研究的重要性10-11
  • 二、丰子恺儿童观的独特性11
  • 三、个人兴趣11-12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和价值12
  • 一、丰子恺儿童观的指导意义12
  • 二、丰富儿童观方面的研究资料12
  • 第三节 研究综述12-21
  • 一、关于丰子恺生平的研究13-14
  • 二、关于丰子恺漫画、散文的创作风格及特色的研究14-15
  • 三、关于丰子恺艺术理论及文艺观的研究15-17
  • 四、关于丰子恺美育思想的研究17-18
  • 五、关于丰子恺儿童观的相关研究18-21
  • 第四节 研究方法21-23
  • 第二章 丰子恺儿童观的形成背景23-38
  • 第一节 儒释道思想的影响23-25
  • 第二节 时代背景25-29
  • 一、社会现实残酷,避居儿童世界25-28
  • 二、文化思潮涌动,先进思想洗涤灵魂28-29
  • 第三节 个人成长经历29-38
  • 一、甜美的童年生活29-31
  • 二、幸福的家庭31-34
  • 三、智者的启蒙34-38
  • 第三章 丰子恺儿童观的内涵及其特征38-63
  • 第一节 丰子恺儿童观的内涵38-58
  • 一、儿童具有独立精神和人格的生命个体38-40
  • 二、儿童期是“黄金时代”40-42
  • 三、儿童是身心全部公开的真人42-46
  • 四、儿童是不受大自然和人类社会束缚的创造者46-52
  • 五、儿童天生是游戏者52-58
  • 第二节 丰子恺儿童观的特征58-63
  • 一、丰子恺儿童观的基本立场:把儿童当作儿童58-59
  • 二、丰子恺儿童观的核心要义:尊崇儿童的天性59-61
  • 三、丰子恺儿童观的精神本质:存养人类的本性61-63
  • 第四章 丰子恺儿童观的历史价值与局限性63-69
  • 第一节 丰子恺儿童观的历史价值63-66
  • 一、非功利的儿童观63-64
  • 二、冲击中国传统文化的儿童观64-66
  • 第二节 丰子恺儿童观的局限性66-69
  • 一、将儿童与成人、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对立66-67
  • 二、对儿童的成长的持消极态度67-69
  • 第五章 丰子恺儿童观的启示69-77
  • 第一节 尊重儿童的天性69-71
  • 第二节 回顾童年——理解儿童71-74
  • 第三节 站在儿童的角度看待儿童74-77
  • 结语77-79
  • 参考文献79-84
  • 致谢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晓江;对主体性失落的警惕——丰子恺的艺术观与科学观[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黄海红;阅读心灵———丰子恺散文精神琐谈[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3 祁敏;“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论丰子恺散文的细碎之美[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4 李力;琐屑平凡 率真纯情——论丰子恺散文特色[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孙莲莲;邹红;;缘——丰子恺与宗教[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王建华;周云;;丰子恺散文的语言形象[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7 王茂建;;丰子恺的抗战散文创作简论[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李娟;;童化人生——谈丰子恺散文的人生智慧[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9期

9 万国庆;;返璞归真的天籁之音——论丰子恺早期散文的童心、童真与童趣[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陈在东;;丰子恺艺术功用论初探[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阳羡客;;有感于丰子恺的京剧缘[A];中国演员(2009年第4期总第10期)[C];2009年

2 王泉根;王蕾;;佛心·童心·诗心——丰子恺现代散文新论[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3 柳霞;;丰子恺的出版情怀[A];中国编辑研究(2006)[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胜璋;丰子恺的人格特征与佛教文化[N];中国民族报;2005年

2 赵燮 金池;纪念博学多才的漫画家丰子恺[N];中国文化报;2003年

3 周易;走近丰子恺[N];人民日报;2003年

4 李海珉;弘一与丰子恺的缘缘堂[N];团结报;2002年

5 蔡琦;漫画之乡有了丰子恺传人[N];嘉兴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侯丽;上海丰子恺旧居:“民办公助”的新模式[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冯红;佛性童心丰子恺[N];中国民族报;2010年

8 张寿江;丰子恺留下的一册美术理论书[N];中国文物报;2013年

9 柳森;拿什么来挽留身边的“丰子恺旧居”[N];解放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颜维琦 本报通讯员 陈心怡;丰子恺旧居保护,难题可解吗[N];光明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剑;丰子恺艺术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黄思源;丰子恺文学创作与绘画[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3 冉祥华;丰子恺美学与艺术思想的佛学意蕴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张斌;丰子恺绘画中的诗意[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媛媛;丰子恺散文中的漫画思维[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彭英;丰子恺与儿童艺术[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杜晓彦;论丰子恺的儿童生活观[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4 甘林全;论佛儒思想对丰子恺散文创作的影响[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杨增莉;民国时期中国漫画理论的构建[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6 罗无双;中美儿童科学绘本的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7 徐莹;《开明国语课本》插图中身体现象的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8 刘月梅;从婴戏图到丰子恺的儿童漫画[D];青岛大学;2015年

9 易巧巧;周作人与丰子恺儿童观的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10 吴馨钰;丰子恺及其音乐教育思想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论丰子恺的儿童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59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2959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1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