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长会中家长角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9 19:17
本文关键词:幼儿园家长会中家长角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幼儿园家长会作为传统也是最重要的家园合作方式之一,一直以来受到广泛重视与关注。研究幼儿园家长会中的家长角色,对于促进幼儿发展,增进亲师交流,提升家园合作实效性,推动整个幼儿教育民主化进程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和实物搜集法,首先探索构建出幼儿园家长会中家长角色的基本理念,明确理想中的家长角色是“合作伙伴”;在此基础上,通过互动论考察幼儿园家长会中家长角色的实然情况;然后运用场理论和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对影响幼儿园家长会中家长角色的因素进行探析;最后提出一些促进幼儿家长角色主体性发挥的对策与建议。研究表明,在角色认知与期望方面,教师和家长都应明确家长的主体性定位,从自为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四个方面全方位实现家长角色的主体效用。但在实践中,仅有部分的家长认识并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师方面也难以正确定位家长角色。在角色行为表现方面,理论上家长应当积极与教师、其他家长互动交流,在互动中适应角色转换,避免角色紧张,缓解角色冲突,规避角色错位,预防角色失败。而在幼儿园家长会亲师互动实践中:教师更多时候处于绝对主体地位,控制亲师互动行为的开启,左右家长的行为,幼儿家长则更多地处于被动者地位,其言行受到教师的影响和控制;亲师互动行为进行过程主要为教师控制、管理、支配、指导家长,家长服从、依赖教师;教师与家长的互动行为性质因互动主题的不同而有差异;不同年龄班的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行为之间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差异之处。在角色效能方面,家长伙伴角色主体性的发挥有利于达成一致性教育,促进两方面配合,实现三主体发展。在家长会实践中,家长角色效能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增进幼儿表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二是丰富和提升家长教育经验与能力;三是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四是提升幼儿教育质量。本研究分析了影响家长角色的因素:不同年龄班的幼儿家长其角色行为表现有很大差异;教师方面对家长角色的影响主要来自教师控制度的变化,突出表现在教师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家长对教师依赖与服从度较高,相对而言地位比较被动;家长会的主题、形式与规模也直接影响着家长能否积极发挥主体性、有效实现主体作用;家长对自身家长角色的合理期待与认识,对自身角色规范要求的积极践行,是家长在幼儿园家长会中充分发挥自身角色效用的基础与前提。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促进家长角色功能有效发挥的建议与策略。首先家长要树立“合作伙伴”的角色意识,并以伙伴身份准确定位自身角色;其次,家长、教师积极开启互动,促进亲师交流;再次,教师要正确定位家长角色;教师对家长会的控制应适度;教师应及时反馈,增进互动;最后,幼儿园完善家长会运作机制。通过各方主体的共同努力,推动整个家园合作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家长角色 幼儿园家长会 家园合作 幼儿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16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绪论10-38
- (一) 问题提出10-13
- (二) 文献综述13-26
- (三) 概念界定26-29
- (四) 研究设计29-34
- (五) 理论基础34-38
- 一、幼儿园家长会中家长角色的基本理念38-48
- (一) 主体性定位:幼儿园家长会中家长角色期望38-41
- (二) 全方位参与:幼儿园家长会中家长角色行为41-44
- (三) 中心式实现:幼儿园家长会中家长角色效能44-48
- 二、幼儿园家长会中家长角色的调查结果与分析48-88
- (一) 幼儿园家长会中家长角色认知48-52
- (二) 幼儿园家长会中家长角色行为52-70
- (三) 幼儿园家长会中家长角色的定位70-78
- (四) 幼儿园家长会中家长角色效能78-88
- 三、影响幼儿园家长会中家长角色的因素分析88-100
- (一) 教师的受教育水平、年龄88
- (二) 亲师交往时间的长短88-89
- (三) 教师的控制度高低89
- (四) 教师是否及时反馈89-90
- (五) 家长会的主题、形式、规模90-95
- (六) 家长的受教育水平以及与孩子的关系95-96
- (七) 家长的育儿经验96-100
- 四、反思与建议100-106
- (一) 家长要树立“合作伙伴”角色意识100
- (二) 家长、教师积极开启互动,促进亲师交流100-101
- (三) 教师要正确定位家长角色101-102
- (四) 教师对家长会的控制应适度102-103
- (五) 教师及时反馈,增进互动103
- (六) 幼儿园完善家长会运作机制103-106
- 五、结语106-108
- 参考文献108-114
- 附录114-122
- 后记122-124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12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慧敏;美国的家长会[J];广东教育;2004年11期
2 许丽萍;家长会价值新视野——记我园“反客为主”的家长会[J];山东教育(幼教刊);2005年Z6期
3 李慧军;“家长会”应走出误区[J];河南教育;1997年12期
4 李生兰;上海市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形式的发展轨迹与前景[J];学前教育研究;1999年06期
5 方明,晨云;家园共育:世界幼教改革的大趋势——也谈幼儿教育现代化[J];学前教育;1998年08期
6 章文;;互动式家长会——有效互动的平台[J];幼儿教育;2005年21期
7 吴佳瑛;管萍萍;;如何开好互动式家长会[J];幼儿教育;2005年21期
8 朱涤瑕;;家长会主题化[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7年01期
9 高蕊;;以瑞吉欧教育理念审视幼儿家长角色的新定位[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3年06期
10 陈晶,袁爱玲;警惕家庭教育中的几个误区[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3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娟娟;家长、社区人员在现代学校管理中角色与职能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2 汪晓军;私立亲子教育机构中家长参与的现状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幼儿园家长会中家长角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59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295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