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幼儿教师自主支持行为的类型及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3 23:53
  21世纪呼吁教育者要重视儿童、理解儿童、尊重儿童、爱护儿童,促进儿童全方面的发展,坚持儿童在学习和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是教师这一职业的的基本准则,同时也是为当代儿童成长提供的一个生态和谐的发展环境。教师的的能力不但体现在专业技能的发展方面,还应该注重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活动中尊重儿童的个性特点,培养儿童的兴趣及自信心。教师自主支持行为是指教师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学生的选择,满足儿童的需要等行为,它属于教师专业能力的范畴,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幼儿的成长息息相关。但是目前我国对教师的自主支持行为主要集中于高年级教师群体,对幼儿教师的自主支持行为研究较少,难以形成体系。本研究探讨幼儿教师自主支持行为具体行为表现和特点为主要脉络,为未来幼儿教师的发展提供建议和帮助。本研究采用文献法,梳理以往研究,对幼儿教师自主支持行为进行概念界定;采用事件取样观察法对幼儿教师自主支持行为类型的具体行为表现进行总结,自编幼儿教师自主支持行为的问卷,并采用自评的形式,对幼儿教师自主支持行为进行测评,总结幼儿教师自主支持行为的发展现状;最终根据本研究的研究结果,为提高幼儿教师自主支... 

【文章来源】: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English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一)支持幼儿自主性发展是实现以幼儿为本的重要体现
        (二)幼儿教师自主支持行为有待提高
        (三)幼儿教师自主支持行为相关理论研究不足
    二、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自主性
        (二)自主支持行为
        (三)幼儿教师自主支持行为
    四、文献综述
        (一)理论基础
        (二)国内外文献梳理
        (三)已有研究不足
    五、研究内容
        (一)幼儿园活动中教师自主支持行为表现与类型划分
        (二)幼儿教师自主支持行为评定工具的编制
        (三)幼儿教师自主支持行为的现状调查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一)观察被试
        (二)初始问卷被试
        (三)正式问卷被试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事件取样观察法
        (三)问卷调查法
    四、研究程序
    五、数据处理
第三章 幼儿教师自主支持行为的表现及类型划分
    一、幼儿教师的自主支持行为的表现
        (一)给予幼儿提示
        (二)活动材料的支持
        (三)给予幼儿表扬
        (四)为幼儿提供建议
        (五)追问
        (六)教师的倾听行为
        (七)教师采纳幼儿的观点
        (八)安慰幼儿
        (九)给予幼儿鼓励
        (十)说明理由
        (十一)对幼儿提出挑战
        (十二)询问幼儿的意愿
    二、幼儿教师自主支持行为类型划分
第四章 幼儿教师自主支持行为问卷的检验
    一、区分度(CR值)
        (一)区分度
        (二)题总相关
    二、信度检验
    三、效度分析
        (一)结构效度
        (二)内容效度
第五章 幼儿教师自主支持行为的发展现状
    一、幼儿教师自主支持行为描述统计
    二、幼儿教师自主支持行为的人口学差异检验结果
        (一)不同年龄幼儿教师自主支持行为的现状
        (二)不同教龄幼儿教师自主支持行为的现状
        (三)不同班级类型幼儿教师自主支持行为的现状
        (四)不同类型幼儿园教师自主支持行为的现状
第六章 讨论
    一、幼儿教师自主支持行为的表现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二、幼儿教师自主支持行为自评问卷的有效性分析
    三、幼儿教师自主支持行为水平的分析
        (一)幼儿教师自主支持行为一般发展状况
        (二)幼儿教师自主支持行为的人口学差异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教育建议
        (一)转变教师激励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幼儿观
        (二)增强幼儿教师对自主支持行为的认识
        (三)为不同年龄教师提供人文关怀,适当减轻教师压力
    三、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硕士攻读期间发表论文



本文编号:32031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32031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b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