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训练对幼儿攻击行为的干预研究
本文关键词:移情训练对幼儿攻击行为的干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幼儿时期的行为习惯是终身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攻击行为作为一种典型的不良社会行为,一直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密切关注,有效的对幼儿攻击行为进行干预是幼儿也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急切需求。移情训练作为攻击行为的一种干预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中小学儿童身上,并获得良好效果。因此,在当前大范围关注幼儿攻击行为的背景下,尝试将移情训练应用到幼儿,加强对幼儿攻击行为的干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运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攻击性行为分量表调查幼儿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和基本现状,采用提名与观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观察对象,使用并修改裴小倩设计的移情训练方案进行干预。通过整理、分析、对比所得数据得出:1、移情训练方案干预后,幼儿攻击性行为总得分有所下降;2、移情训练方案干预后,大班幼儿攻击行为总得分下降幅度大于中班幼儿;3、移情训练方案干预后,幼儿不同攻击形式得分发生改变,两班幼儿的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得分都有明显下降,间接攻击得分变化不显著;4、移情训练方案干预后,幼儿不同攻击形式得分占总得分比发生改变;5、移情训练方案干预后,大班幼儿与中班幼儿在攻击行为目的上未发生显著改变。此外,研究发现,中、大班幼儿攻击行为分别在攻击行为得分、攻击行为方式和攻击行为目的上存在差异。研究结果的呈现及相关对策与建议的思考,希望能对幼儿攻击行为的干预工作的开展、降低幼儿攻击频率、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移情训练 幼儿 攻击行为 干预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1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一 选题缘由10
- 二 研究意义10-11
- (一)理论意义10
- (二)实践意义10-11
- 三 文献综述11-16
- (一)攻击行为的界定及类型11-13
- (二)移情及移情训练的界定及分类13-14
- (三)移情对攻击性行为的影响14-16
- 第二章 研究设计16-22
- 一 研究目的16
- 二 研究对象16
- 三 研究方法16-17
- (一)问卷法17
- (二)自然观察法17
- (三)实验法17
- (四)个案研究法17
- 四 研究准备17-22
- (一)移情训练方案的制定17-18
- (二)问卷的制定18-19
- (三)观察记录表的制定19-22
- 第三章 移情训练方案的实施与改进22-38
- 一 移情训练方案实施前的整体改进22
- 二 情感认知活动的实施与改进22-26
- (一)情感认知活动一22-23
- (二)情感认知活动二23-24
- (三)情感认知活动三24-26
- 三 情感体验活动的实施与改进26-34
- (一)情感体验活动一:《绿色的椅子》26-27
- (二)情感体验活动二:《小旅鼠的冬天》27-28
- (三)情感体验活动三:《羽毛树》28-30
- (四)情感体验活动四:《太阳跳下来》30-31
- (五)情感体验活动(五):《丑蚂蚁和玫瑰花》31-32
- (六)情感体验活动(六):《捉迷藏的小兔子》32-33
- (七)情感体验活动(七):《无声音乐会》33-34
- 四 情感表达活动的实施与改进 情感表达活动——“我喜欢你这样做”34-38
- 第四章 移情训练干预结果呈现及分析38-44
- 一 移情练方案干预后,幼儿攻击性行为总得分有所下降38
- 二 移情训练方案干预后,大班幼儿攻击行为总得分下降幅度大于中班幼儿38-39
- 三 移情训练方案干预后,幼儿不同攻击形式得分发生改变39-40
- 四 移情训练方案干预后,幼儿不同攻击形式得分占总得分比发生改变40-41
- 五 移情训练方案干预后,幼儿攻击行为目的未发生显著改变41-44
- 第五章 反思与展望44-46
- 参考文献46-50
- 附录50-68
- 后记68-7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0-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红梅;;小学生攻击行为心理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09期
2 王林松;;论攻击行为理论研究的发展[J];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03期
3 贺桂芬;;攻击行为的心理过程概述[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高蕾;高晓雷;;小学生攻击行为研究进展[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11期
5 焦永国;;儿童攻击行为研究综述[J];西安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6 吴晓燕;方圣杰;张林;;中小学生攻击行为的原因:低自尊还是高自尊[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08期
7 吴少敏;;转向攻击行为研究概述[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年02期
8 刘婵;;小学生校园攻击行为处理案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年06期
9 宋宁;;小学生攻击行为之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8年03期
10 谢朝忠;心理学中的攻击行为与足球赛中的犯规行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晓君;陈旭;;3-5岁留守幼儿抑制性控制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胡国红;;精神分裂症患对医护人员的攻击行为特征与防范对策[A];河南省精神科康复护理培训班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梅华;肖爱珍;余爱莲;;住院分裂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攻击行为分析及防范[A];二零零六年度全国第五次护理专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王雪松;李文姣;;道德推理对减少儿童攻击行为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方圣杰;吴晓燕;张林;;暴力线索暴露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作用[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周洁;王二平;;群体态度和情绪对群体攻击行为的影响[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冯展涛;许昭;;足球教练员和运动员对比赛中攻击行为的归因及行为应对策略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8 马效芝;;精神科护士遭受患者攻击行为的感知、态度及行为现状调查[A];河南省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11年
9 王文菊;;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初期攻击行为风险评估与护理干预[A];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邓红欣;张宪宾;;探讨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分析及护理对策[A];2013年河南省精神科护理危机管理与沟通技巧培训班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翁晖亮;矫治儿童攻击行为[N];健康报;2003年
2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心理科主任 翁晖亮;儿童攻击行为的原因与对策[N];中国医药报;2000年
3 辽宁省大连市白云幼儿园 孙林林;巧妙化解幼儿的攻击行为[N];中国教育报;2014年
4 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 位照国 刘铁榜;血色迷雾背后的心理学思考[N];健康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王纯 特约记者 班雁萍;半数儿童有攻击倾向[N];健康时报;2004年
6 刘宏伟;安全需要全网监控[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7 周沛龙;“胖”防火墙也不是万能的[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8 奇云;狗的性格[N];北京科技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靳宇倡;工作场所攻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姚秀钰;精神疾病患者攻击行为风险评估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3 王振宏;青少年情感风格与攻击行为[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燕;暴力线索暴露对攻击行为的影响机制[D];宁波大学;2012年
2 祖萍;青少年攻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3 赵冉然;宁夏生态移民儿童攻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4 胡云翔;父母教养方式、观点采择对高中生攻击行为的影响: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张蕊;初中生交往焦虑的干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马丹;移情训练对幼儿攻击行为的干预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7 蒲高兰;虚拟社区攻击行为的探索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顾璇;中学生攻击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蚌埠医学院;2012年
9 梅亮;大学生攻击行为倾向与人际宽恕的关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10 欧阳敏;受虐待经历、留守经历、依恋与农村高中生攻击行为的相关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移情训练对幼儿攻击行为的干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12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341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