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书中鬼怪意象及其适宜性探究
发布时间:2017-09-02 23:06
本文关键词:图画书中鬼怪意象及其适宜性探究
【摘要】:近年来对图画书的研究已经逐渐从作品本身转为关注读者的反应,而在图画书各个要素之中,主题、情节、角色都有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期望透过某一类图画书了解儿童对其中角色意象的理解。图画书的繁荣也带动了其中角色意象的丰富多元化,本文选取了一类图画书中常常出现且比较敏感的视觉意象——鬼怪,对该类图画书中的鬼怪意象特点进行内容分析,并结合现实中儿童对于鬼怪这类幻想事物的认知,试图了解儿童对这类图画书中鬼怪意象的理解。本文立足于文学阅读研究的读者反应理论和图式理论,采取质化研究的方法,对有出现鬼怪意象的图画书进行搜索并对其中鬼怪意象的特征进行了分析,以儿童的认知现状为基础,通过阅读、绘画及谈话等方式了解儿童对图画书中鬼怪意象的反应和理解。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对图画书中鬼怪意象的表情动作的关注对于其造型,而且儿童对鬼怪意象的恐惧情绪不仅产生于对鬼怪恐怖的外形,主要在于对其性格中邪恶而暴力成分的恐惧,并且男女生没有差异;儿童对于图画书中鬼怪意象的理解会依据自身生活经验进行不同程度的解构与重构,其对鬼怪意象的反应会受到阅读方式的影响。所选鬼怪意象图画书适合大班儿童阅读水平。本文最后一章立足于研究结论提出几点建议:首先,对于儿童阅读理解图画书的过程应给予更多的重视,关注儿童阅读时的情绪情感体验以及对故事内容的重构,并对于有差异的理解持包容的态度,鼓励儿童在阅读过程中独立思考、表达,与图画书充分互动;其次,鬼怪意象图画书因其主题和内容的多元,并非都会让儿童产生恐惧情绪,因此建议幼儿教师和家长在为儿童选书过程中能够对鬼怪这类敏感主题的图画书作品予以一定的关注。
【关键词】:图画书阅读 鬼怪意象 大班儿童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13.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前言7-25
- 一、研究缘起7-8
- 二、研究意义8-9
- (一) 理论意义8
- (二) 实践意义8-9
- 三、文献综述9-19
- (一) 国内外关于图画书界说的研究现状9-11
- (二) 国内外关于图画书对于儿童发展价值的研究现状11-13
- (三) 国内外关于图画书与学前课程关系的研究现状13-14
- (四) 国内外关于“鬼怪”之意涵的研究14-17
- (五) 国内外关于儿童一般恐惧心理的研究17-19
- 四、理论基础19-20
- (一) 读者反应理论19-20
- (二) 图式理论20
- 五、研究设计20-25
- (一) 研究目标20
- (二) 研究内容20-21
- (三) 研究方法21-25
- 第二章 图画书中“鬼怪”意象分析25-38
- 一、图画书中的“鬼怪”意象界定25-26
- 二、所选图画书出版背景的介绍26
- 三、对图画书中鬼怪意象的整理与分析26-38
- (一) 图画书中鬼怪意象出没的背景28-29
- (二) 图画书中鬼怪意象的数量和角色29-30
- (三) 书中鬼怪意象的性别30-31
- (四) 图画书中鬼怪意象的造型31-32
- (五) 书中鬼怪意象的语言32-33
- (六) 书中鬼怪意象的动作、情绪和性格33-36
- (七) 图画书中鬼怪与人类的关系36-38
- 第三章 图画书共读与儿童理解38-59
- 一、第一次共读的过程和结果分析39-51
- (一) 共读前的准备工作(了解儿童关于鬼怪的已有经验)39-44
- (二) 共读资料的采集和过程叙述44-47
- (三) 共读图画书后的访谈结果与分析47-51
- 二、第二次共读过程与结果分析51-59
- (一) 共读资料的采集和过程叙述51-52
- (二) 图画书共读过程的分析52-57
- (三) 共读后访谈的结果与分析57-59
- 第四章 研究结论、反思与建议59-66
- 一、研究结论59-63
- (一) 儿童对鬼怪等幻想之物的恐惧情绪主要在于鬼怪本质上的邪恶与暴力,在对于鬼怪意象的认知和情感方面男女生并无差异59-60
- (二) 儿童在阅读图画书时关注鬼怪意象的表情和动作方面多于其对鬼怪意象造型的关注60
- (三) 大班儿童对图画书中鬼怪意象的理解会进行不同程度的解构与重构,其对鬼怪意象的反应会受到阅读方式的影响60-61
- (四) 所选鬼怪意象图画书适合大班儿童阅读水平61-63
- 二、研究反思63-64
- (一) 关于研究样本的局限性63
- (二) 关于研究者自身局限性63-64
- 三、研究建议64-66
- (一) 给后续研究的建议64
- (二) 给图画书创作者的建议64
- (三) 给幼儿教师和家长的建议64-66
- 附录A 部分样本图画书封面展示66-67
- 附录B 鬼怪意象外形及心理特点的原始数据登录编码表67-77
- 附录C 儿童绘画作品中鬼怪形象的特点登录77-82
- 附录D 两本图画书故事内容介绍82-83
- 附录E 关于儿童怕鬼的访谈结果统计83-84
- 附录F 儿童性别与是否怕鬼的卡方检验84-85
- 附录G 幼儿家长知情同意书85-86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86-87
- 参考文献87-92
- 后记9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康长运;图画故事书与学前儿童的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松居直;我与福音馆的绘本出版[J];中国编辑;2004年04期
3 康长运,唐子煜;图画书本质特点研析[J];大学出版;2002年02期
4 夏平;;绘本的界说与类别[J];编辑之友;2013年05期
5 李麦浪;幼儿看图书特点的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1999年01期
6 裴永刚;儿童绘本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J];中国出版;2005年09期
7 周兢;早期阅读教育的关键——幼儿自主阅读[J];早期教育;2002年05期
8 孙莉莉;;图画书阅读活动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定位问题[J];幼儿教育;2012年15期
,本文编号:7813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781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