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中的儿童文化缺场现象探析及重构
本文关键词:德育中的儿童文化缺场现象探析及重构
【摘要】:儿童文化是儿童及其同伴群体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思维逻辑、语言内涵、群体价值观及行动方式与规则。儿童文化与儿童道德发展密切相关,而现有德育中存在的儿童文化缺场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儿童道德的自主建构,因而需要对德育中的儿童文化进行重构:德育过程应充分体现儿童的权利主体地位,德育工作者应切实理解儿童独有的道德逻辑,培养儿童的独立人格。
【作者单位】: 新疆师范大学;
【关键词】: 儿童文化 文化缺场 德育重构
【基金】: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4年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美国品格教育对我国小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编号:JY2014008)
【分类号】:G611
【正文快照】: 儿童文化与儿童成长息息相关,基于儿童文化的德育是儿童个体道德成长的基石。然而,当前德育工作中,儿童文化的危机存在于各个方面,主要表现为受到成人文化的权威与压制。深入探讨儿童文化的含义及其在德育中的价值,针对德育中儿童文化缺场的现象提出儿童文化重构的可能路径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檀传宝;主体性德育——欣赏型德育模式论要[J];深圳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1999年01期
2 陈世联;从教师话语权到儿童多元表达——基于多元文化观的探讨[J];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Z1期
3 郭文良;;儿童道德的“深层语法”与“道德教化”[J];教育学术月刊;2009年09期
4 牟映雪;余超;唐贞兰;;教育学视域下儿童文化缺场与重构[J];中国教育学刊;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传信;翟莉;;德育知识·德育观念·德育智慧——《德育原理》教学目的论探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易连云;马霖;;对立还是融合:对“5+2=0”的诘问[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刘磊;;青少年德育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融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4 邹腾;;新时期加强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J];才智;2008年23期
5 秦松男;;关于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才智;2010年29期
6 谢昌飞;杨名;;农业高校德育之独特性——解析学生主体性德育特点[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7 陈南坤;陶晗;;当代中西方道德教育复兴的社会动因比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03期
8 王珊;;“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课程的建设与探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8期
9 李湘君;;论大学生思想道德困惑及其原因分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刘伟;;中职德育课程的实践活动教学[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孙庆;唐德海;;改革开放之德育研究三十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王海丽;;关于技工院校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研究的文献综述[A];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中册)[C];2013年
3 吕文华;苑璞;;大中小学德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传承与创新——提升高等教育质量[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文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周晓波;中美德育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何珊;德育时机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伟;科技文化影响下的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樊杰;体育作为教化之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围;积极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茜;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先进文化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9 朱红春;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能力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陈奇娟;梁漱溟“内圣外王”思想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薇;传统德育的历史局限及转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秦峗;“来访者中心”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进[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于洋;城郊地区学校德育有效性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修彦;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德育教育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春华;高中生诚信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朱春阳;德育教育的社会化探讨[D];苏州大学;2010年
7 陆正芳;“研训教一体化”中小学德育管理者培训模式的探索[D];苏州大学;2010年
8 谢飞扬;我国中学德育文化重构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玉;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徐建平;主体间性德育理论与实践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颜利;公正与正义[J];道德与文明;2002年06期
2 陈建华,杨年红,黄艳;4~6岁幼儿看电视的卫生学研究[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1996年02期
3 王海英;;20世纪中国儿童观研究的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2期
4 张彦君;师生关系的心理学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5 彭钢;从话语霸权到多元表达——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发展轨迹的现实考察[J];教育科学研究;2002年12期
6 金生,
本文编号:7873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787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