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信息化运营负效应及其社会影响解读.doc.doc
本文关键词:基础教育信息化运营负效应及其社会影响解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网友ying_zhiguo02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基础教育信息化运营负效应及其社会影响解读.doc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基础教育信息化运营负效应及其社会影响解读[摘要] 高速发展的基础教育信息化为学科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但在取得成效的同时,其运营状况也逐渐呈现出了负效应,并带来了不良的社会影响。针对此种现状,文章试图参考已有的调查数据及成熟的教育理论和社会理论,对基础教育信息化运营的负效应及社会影响进行分析和解读。文章认为,基础教育信息化运营负效应主要呈现出“投入失衡”和“整合失业”,“投入失衡”集中表现在力度和方向两个维度,“整合失业”则体现在“装饰性”、“表层次”、“浅层次”等三个不同层次。针对负效应带来的社会影响,文章从生产力悖论、教育公平论、教师决定论以及媒体无用论四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关键词] 基础教育信息化; 负效应; 社会影响; 投入失衡; 整合失业[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作者简介] 柳春艳(1979—),女,甘肃兰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教育信息化研究。E-mail:gongmuliu@lzu.。在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与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基础教育信息化在信息基础设施及信息资源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加强信息素养、信息化应用以及信息化管理方面也有了极大改进。《国(来源:[])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明确提出了继续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重申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立定目标,到 2020 年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建成,由此促进教学手段、教育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现代化。这份纲要为继续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提供了依据,也为长期从事教育信息化研究的工作人员树立了标杆。然而,在执着于将信息技术的优良血统嫁接进各级各类教育的同时,教育信息化的运营却逐渐呈现出了负效应,并且这种负效应在基础教育信息化中的呈现形式更为独特,带来的社会影响更为显著。因此,在追逐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同时,需对其运营的负效应及社会影响进行研究。笔者认为基础教育信息化运营负效应主要呈现在“投入失衡”和“整合失业”两方面。本文将分别从建设层面和素养及应用层面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运营状况进行剖析。从空间来看,“投入失衡”和“整合失业”是并存现象,但从时间来看,二者并非是平行并列关系,前者是导致后者的部分原因。一、投入失衡本文从投入力度失衡和投入方向(来源:[])失衡两个维度进行分析。(一)投入力度失衡1. 整体投入失衡判断教育投入是否失衡, 关键是看教育的供给与需求是否匹配、均衡,供小于求或供大于求都是教育失衡现象。教育的供给,主要看对教育的投资,这里的投资不能只局限于资金或物质,精神投资和心理投资也应该成为其主要构成部分。就目前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投资而言,突出了两个现实矛盾:(1)从基础教育长期追逐升学率的现实角度看,基础教育信息化的供给大于需求。与政府行政部门大力倡导的教育信息化相比,高分和高升学率更能引起社会的一致关注,虽然基础教育阶层也会顺应政府和时代要求,在信息化教育方面做一定努力,但是,他们更愿意迎合社会整体需求来提高升学率。因此,如果现行的教育制度及评价体系不作彻底变革,即使投入再大都不能改变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2)从发展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长远立场看,基础教育信息化的供给小于需求。应试教育是中国的传统教育方式,要变革一种历史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只靠现有的教育信息化投入比例来创造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更是一件难事。基础教育信息化(来源:[])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变革传统教育结构、培养创新型人才,它必须要配合各部门各阶层彻底变革现有教育体制中的弊端,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和知识认同感,健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从这个角度看,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是一个持久、长远、全面的工程。从上述两个矛盾可以得出:我国的基础教育信息化投入不太适应教育需求。教育制度与社会现象及社会需求存在较大差异,按照现有制度制定和投资一定不能适应教育现状,更不能满足未来社会发展。2. 区域及城乡投入失衡在我国,无论是财政总预算还是教育预算,区域及城乡存在显著差异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查阅 2009 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1]显示,西藏、青海、宁夏、甘肃等老少边地区的教育经费虽然每年都有增长,但仍然是全国投入比例中最少的,平均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的15.35%,并且相当一部分要维持高等教育,将这个比例映射到信息化教育中就更显杯水车薪。2005 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城市、县镇、农村地区生机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城市地区生机比达到 20:1 的学校达到了 8(来源:[])0%,县镇地区为 54%,农村地区仅为 37%,而且有 40%的农村中小学没有计算机[2]。2012 年底,笔者对甘肃省榆中县的 8 所农村小学进行了调查,情况最好的机房能够满足最小班额平均 1.7 人一台计算机,这与东部发达地区 1:1的生机比还有一定的差距。2012 年调查数据显示[3],上海市农村中小学的师机比为 0.97:1,而甘肃省榆中县的农村小学师机比为 7:1。上海市农村中小学的信息化建设中,硬件配置、资源建设及人员培训所占经费比例为 11:4:5,它们的目标是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向深化应用阶段发展,而偏远地区的农村中小学还在为缺乏基础设施犯愁。教育的供给关系在这里找不到均衡,无论中东部还是西部地区学生,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学生,他们都是创新型人才的储备力量。如何获得同等的教育待遇、如何发展成相同的创新型人才等。这些都是教育投资必须考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3. 特殊关注的少数民族地区投入过度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社会稳定等因素影响,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格外受到社会关注,对这些地区的教育投入(来源:[])除政府加大统一划拨比例外,社会捐助也是其主要来源。于是,大量的物力、财力源源不断地从四面八方涌入其中。然而,这种投入并没有引发这些地区的基础教育变革,有些甚至成了学校负担。以捐助的计算机来说,笔者在走访舟曲的几所小学时发现,大量的计算机闲置在库房,究其原由,要么是教师的信息素养跟不上,教学中无法使用,要么是捐助数量过多,无处安放。遗憾的是,新闻还在继续报道某某公司再次为某某灾区的师生捐助了多少台计算机。这种特殊关注在点燃学生求知欲望、带给教师教学希望的同时,也造成了重大的教育浪费。同时反应了另一个问题:政府部门和学校要建立规范化的资金筹措和管理机制,明确政府、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加强宏观调控和监管力度,使资金筹措方式和渠道规范化、常态化,形成长效机制。(二)投入方向失衡1. 大力建设设施及资源,放任教学应用效果笔者赞同何克抗教授对教育信息化两个阶段的划分。第
12>
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系统无法检测到您的Adobe Flash Player版本
建议您在线安装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 在线安装
本文关键词:基础教育信息化运营负效应及其社会影响解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05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90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