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村落学前教育变迁的态势与内在逻辑——基于云南白族S村的人类学考察
本文关键词:民族村落学前教育变迁的态势与内在逻辑——基于云南白族S村的人类学考察
【摘要】:S村学前教育的变迁大致经历了私塾、现代幼儿园的形成和现代幼儿园的发展三个历程。依据国家与社会的分析框架,提出了S村学前教育的变迁形成了内在型嵌入、外驱型悬浮、外驱型嵌入三种态势,并遵循以村落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文化互动为动因、以民间力量为依托的内在逻辑。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村落文化 学前教育变迁 国家与社会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西部学前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GA130254]
【分类号】:G610
【正文快照】: 民族村落中的学前教育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学前教育如何在民族村落中产生和发展?其生成机制是什么呢?本文通过对S村(云南省剑川县石龙村)的学前教育进行人类学考察,描述学前教育变迁的历史轨迹,审视学前教育变迁的态势与内在逻辑,以期对当下我国民族村落中学前教育的发展有所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水红;;乡村学校教育变迁与时空意识的变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年04期
2 张济洲;;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乡村教师社会功能的弱化[J];菏泽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王铭铭;教育空间的现代性与民间观念——闽台三村初等教育的历史轨迹[J];社会学研究;199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建如;国家—社会视角下的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教育政治学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2 贺飞;;非正式教育在农村教育中的作用——以皖南汪村为个案的社会学分析[J];滁州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巴战龙;;中国乡村教育研究进程的回顾与评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年05期
4 李红婷;;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评《嵌入村庄的学校: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1期
5 许传静;;武陵土家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以利川市钟鼓村为个案[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陈沛照;;变迁与调适:苗族学校教育的文化选择——小茅坡营村的个案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高水红;;乡村学校教育变迁与时空意识的变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年04期
8 魏强;黎海燕;;论大学生主题教育空间及其分类[J];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09期
9 唐松林;邹芳;;语境视域与乡村教师:乡村教师素质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年05期
10 谢丹;;样板戏在中国乡镇的传播——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野三关镇为例[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海英;;农村小规模学校“存废”之辩——兼谈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价值坚守[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谢静;;城市下乡:民间组织的“第三空间”生产——“梦想中心”的建构与表征[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1)——交往与沟通:变迁中的城市论文集[C];2011年
3 刘涛;贾玉巧;赵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实需求及政策设计[A];“村民自治暨合寨村村民委员会成立3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席酉民;张晓军;;双重理性领导:中国二元制度环境中的独特领导类型[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5 关俊;郑想门;黄万斌;;原点与归宿:行政案件异地管辖制度的思辨——5年来S市法院行政案件异地管辖的反思[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下册)[C];2013年
6 许杨;;基于地缘性农业产业化的新农村建设规划研究——以湖北省罗田县三里畈镇錾子石村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小城镇与农村规划)[C];2014年
7 杨晓丹;周庆华;;公民参与视角下的宜兰经验解读及借鉴[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小城镇与农村规划)[C];2014年
8 张飞;侯丽;;华北乡村地区城镇化途径特征、趋势及影响判断——基于山东张村的田野调查[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小城镇与农村规划)[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静;教育与乡村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邓红;乡村少数民族儿童的学校生活:甘肃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育的田野考察[D];兰州大学;2011年
3 王振存;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吴岚;“世界文学”视域下的中日现代文学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梁尔涛;唐代家族与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6 陆汉文;民国时期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现代性(1928—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邬志辉;从教育现代化到教育全球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闫引堂;国家与教师身份[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赵全军;中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制度研究(1978-2005)[D];复旦大学;2006年
10 曹晶;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弱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项伟;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林兰;霞浦畲族歌谣传承的考察与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3 翟冬园;贵州瑶山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文化路径探析[D];西南大学;2011年
4 张宁光;旧传统与新习俗:中国村庄婚姻习俗的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兰建华;社会变迁背景下的农村畲族教育[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赵建霞;侗族大歌浸润下的儿童成长场域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罗瑶;哈密木卡姆中女鼓手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8 吴婧;乡村文化变迁对村落儿童社会化的影响[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9 李瑞书;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学校教育的文化选择[D];西南大学;2012年
10 杨晓;小黄歌班中嘎老传承行为的考察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丹;范先佐;;偏远农村学生上学难问题及对策思考——以学校布局调整为背景[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12期
2 李洁;;对乡土时空观念的改造:集体化时期农业“现代化”改造的再思考[J];开放时代;2011年07期
3 贺晓星,仲鑫;异乡人的写作——对赛珍珠作品的一种社会学解释[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王铭铭;教育空间的现代性与民间观念——闽台三村初等教育的历史轨迹[J];社会学研究;1999年06期
5 熊春文;;“文字上移”: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乡村教育的新趋向[J];社会学研究;2009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绵山;试论台湾村落文化[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秦树理;发掘村落文化资源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J];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3 葛长鲜;任中平;;转型时期村落文化对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效应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李赵东;;浅谈村落文化中的俗民因素[J];思想战线;2008年S1期
5 李莉;;土家族文化研究的新气象——评谢娅萍 戴宇立《土家族村落文化的审美流变》[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郑流云;;试论城镇化对武陵山片区村落文化传承的影响[J];晋中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7 黄涛;;村落的现代化演进与文化传承[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8 李益长;;闽东畲族村落文化的价值与开发研究[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9 陈世刚;宗教与中国村落文化[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04期
10 杨,
本文编号:9646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964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