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农业供给侧改革视角
本文关键词: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农业供给侧改革视角 出处:《会计与经济研究》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技术进步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SBM-Global Malmqusit生产率指数
【摘要】:从农业供给侧改革视角,针对传统的Malmquist指数不具有传递性特征并且面临潜在的线性规划无解问题,结合非径向、非角度的SBM函数,仿照Global Malmqusit生产率指数的构造思路,提出了一种新的SBM-Global Malmqusit生产率指数,分析了2001-2013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但从长期看呈现出增长的态势,其动力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而不是技术效率的改善;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水平的变化严重背离,很少见到二者同时增长的情况;区域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较大。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gricultural supply side reforms, the traditional Malmquist index has a transmission feature and facing a potential solution problem of linear programming, SBM function with non radial and non angl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led Global Malmqusit productivity index,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SBM-Global Malmqusit productivity index, analyzed 2001-2013 China agricultural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nd composi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inese agricultural TFP showed greater volatility, but in the long run, showing a growth trend, its power mainly comes from technological progress, rather than the improvement of technical efficiency; change the level of technical progress and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the serious departure, very rare to two at the same time the growth of the region; the larger difference of agricultural tfp.
【作者单位】: 许昌学院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YJA790214)
【分类号】:F224;F323
【正文快照】: 一、引言农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取得了快速发展,2015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2143.5万吨,比2014年增长2.4%,实现了“十二连增”,为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但是农业发展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农业结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欣;当代技术进步的新特点[J];工业技术进步;2000年04期
2 张全红;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分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黄泽萍;;试论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双重影响及政策选择[J];科技创业月刊;2006年12期
4 王玺;张勇;;关于中国技术进步水平的估算——从中性技术进步到体现式技术进步[J];中国软科学;2010年04期
5 朱昒基;深化改革 全面推进技术进步[J];企业管理;1988年01期
6 汤为本;浅议技术进步中的就业补偿机制[J];中国劳动科学;1996年12期
7 孟照刚;技术进步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J];管理科学文摘;1997年12期
8 赵国杰,刘立秋,王亚强;技术进步机制的三阶段分析与整体研究[J];工业工程;2000年01期
9 师萍,李垣,张炳臣;“资源合理配置”带来的“内生”技术进步及分解模式[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年06期
10 冯昭奎;从技术进步看新经济[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雷明;;评价技术进步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研究[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2 王艾敏;;外商投资对房地产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河南省的数据[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3 张建华;;技术进步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4 勒晓阳;周婷俐;;技术进步产值优化模型分析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5 付强;;地区行政垄断、技术进步与粗放型经济增长——基于我国1978——2006年技术进步的实证测算[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郭晶;;技术进步在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动态效应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1卷)[C];2010年
7 张智勇;;再论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基于技术进步的视角[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于维洋;赵晓冬;;技术进步统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下)[C];1999年
9 董直庆;王林辉;;劳动力市场需求分化和技能溢价源于技术进步吗[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战略思维(2011)[C];2011年
10 孙洋;郝寿义;;制度影响技术进步与效率提升的路径选择——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城市群为例[A];《中国区域经济》2012年第4期(总第19期)[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冯卫东;技术进步是就业的福星还是灾难[N];科技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李小彤;技术进步将起到关键作用[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3 张国光;技术进步:节能降耗的助推器[N];中国石油报;2007年
4 章林晓;房价上涨与技术进步[N];中国房地产报;2010年
5 朱凌志;提升安全保障力需突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N];医药经济报;2012年
6 程连升;“高增长、低就业”现象研究述评[N];甘肃经济日报;2006年
7 张亚 祝思宁 编译;英国提出靠通讯技术进步建设“低碳交通”[N];中国交通报;2010年
8 王多;技术进步,抑制就业还是创造就业[N];解放日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冉永平;技术进步:节能降耗的根本途径[N];人民日报;2006年
10 贾新光;节能补贴新政应该重在推动技术进步[N];北京商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暑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2 赵利;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郭建万;中国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理论和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檀勤良;技术进步视角下中国就业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5年
5 邢宏建;网络技术进步与网络标准竞争[D];山东大学;2008年
6 肖六亿;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喻美辞;南北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与南北国家的就业变动[D];厦门大学;2009年
8 潘伟志;基于技术进步的中心城市产业演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9 蔡小慎;中国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周永涛;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与对外贸易产业升级[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倪佩;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追赶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李f,
本文编号:13437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343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