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市场转型、劳动力市场多重分割与职业地位获得

发布时间:2017-12-28 08:16

  本文关键词:市场转型、劳动力市场多重分割与职业地位获得 出处:《西北人口》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市场转型 劳动力市场分割 职业地位获得


【摘要】:本文从劳动力市场多重分割视角出发,将部门因素、行业因素和职业因素统合起来,作为表示个体职业地位的综合测量指标。并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数据对改革以来城市居民的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路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无论是整个时期还是改革的三个阶段,家庭背景最主要由父亲受教育水平和父亲所在部门来决定;(2)随着改革的深入,家庭背景对子代教育的直接效应在增强;(3)总体上子代教育对子代初职地位和现职地位都有显著影响,且伴随改革的深化其影响在增大;(4)无论在哪个时期,子代初职地位对子代现职地位的直接效应都十分显著,这表明中国城镇居民的代内不流动现象十分普遍。这说明伴随改革深入,家庭背景通过教育进行隐性传递的趋势日趋明显,教育不平等问题需引起重点关注。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ple segmentation of labor market, this paper integrates sector factors, industry factors and occupational factors as a comprehensive measurement index to indicate individual occupational status. And using the data of Chinese family tracking survey (CFPS) in 2010,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path of urban residents' occupational status since the reform. The study found that: (1) whether the three stages of the whole period or reform, family background is mainly composed of the father's education level and father department to decide; (2) with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family background on offspring education direct effect in the enhancement; (3) the offspring offspring of early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status and current status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and its impact on the increase with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4) no matter at what time, the direct effect of offspring early position in offspring present status are very significant, which indicates that China urban residents in generation does not flow phenomenon is very common. This shows tha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the trend of the implicit transmission of family background through educ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and the problem of educational inequality needs to be paid more attention.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4CSH019)
【分类号】:F249.2
【正文快照】: 一、研究背景代际流动是评价一个社会的机会结构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1]。它注重对转型社会中那些有价值的资源的继承和传递程度与方式的考察。相比代内流动研究,更能反映转型社会结构整体的、长期性的变化趋势。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整个社会开始经历前所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二元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就业体制转换[J];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02期

2 赖德胜;论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J];经济科学;1996年06期

3 李建民;中国劳动力市场多重分隔及其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02期

4 张展新;劳动力市场的产业分割与劳动人口流动[J];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02期

5 聂盛;我国经济转型期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从所有制分割到行业分割[J];当代经济科学;2004年06期

6 郭丛斌;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在中国的验证[J];教育与经济;2004年03期

7 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J];社会学研究;2005年02期

8 晋利珍;;劳动力市场行业分割在中国的验证[J];人口与经济;2009年05期

9 周怡;;布劳—邓肯模型之后:改造抑或挑战[J];社会学研究;2009年06期

10 晋利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制度变迁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士发;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三重二元结构[J];人文杂志;1999年05期

2 虞慧晖;对当前我国反失业政策的效果分析[J];陕西经贸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3 赖德胜;经济转型与教育失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4 孙冬煜,侯立松,王一民;从劳动力资源配置看再就业工程[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1998年04期

5 陈凌;就业体制转型的模式比较:东德与中国[J];管理世界;1999年01期

6 汤静波;劳动力市场的结构问题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1997年03期

7 余恩海,刘德中;中国就业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1999年04期

8 赖德胜;教育与科技生产力转化[J];教育与经济;1998年01期

9 王静玲;我国城镇从属劳动力市场上“逆向选择”问题的研究[J];企业经济;2004年08期

10 王红霞,王桂新;上海经济增长中的适度流动人口问题探讨[J];人口与经济;2004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南客;南京市民对职业声望的评价[J];社会;1997年01期

2 李汉林;中国单位现象与城市社区的整合机制[J];社会学研究;1993年05期

3 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J];社会学研究;1996年04期

4 李汉林,李路路;资源与交换——中国单位组织中的依赖性结构[J];社会学研究;1999年04期

5 朱镜德;中国三元劳动力市场格局下的两阶段乡─城迁移理论[J];中国人口科学;1999年01期

6 折晓叶,陈婴婴;中国农村“职业—身分”声望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06期

7 蔡禾,赵钊卿;社会分层研究:职业声望评价与职业价值[J];管理世界;1995年04期

8 罗卫东;反常二元经济结构与我国的就业问题[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9 赖德胜;论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J];经济科学;1996年06期

10 李萍,刘灿;论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体制性分割[J];经济学家;1999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朝晖;职业的地位差别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2 李婵;教师专业化与教师职业地位的提高[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19期

3 方长春;;趋于隐蔽的再生产——从职业地位获得看阶层结构的生成机制[J];开放时代;2009年07期

4 王晶舒;张伟;米鸽;;人力资本在大学生职业地位获得中的作用——基于对黑龙江省三所高校毕业生的调查研究[J];经济师;2012年08期

5 彭贤杰;罗瑾琏;徐朔;;职业地位获得研究评述——社会网络视角[J];职教论坛;2012年30期

6 李子彪;他们为何想调离工作——对部分中小学教师的调查[J];社会;1986年06期

7 谢章明;葛明贵;解登峰;;大学生职业地位认知的现状及其分析[J];滁州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8 刘晖;;改革开放30年教师职业地位的变迁[J];中国教师;2008年21期

9 栗洪武;论社会学视野中的教师职业地位问题[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吴乐央;;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地位获得的因素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9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卫东;;阶层背景、性别与本科毕业生职业地位获得[A];道路 创新 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陕西省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社会保障与就业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魏文彪;父辈地位决定子女人生损害社会公平[N];检察日报;2012年

2 惠铭生;警惕社会“污名化”情绪蔓延[N];济南日报;2012年

3 王石川;社会公平 草根就能逆袭[N];法制日报;2012年

4 王石川;“草根逆袭”需要社会公平支持[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5 上海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熊丙奇;似是而非的“父辈就业”认同[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6 记者 鲍东明;认同职业地位 肯定自主流动[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高景元;领导者必须抵御四大诱惑[N];发展导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林;影响个人获得职业地位的因素[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5年

2 吴上;当前我国企业管理人员职业地位获得条件分析[D];广西大学;2015年

3 马笑笑;教育背景对官员职业地位获得影响的实证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

4 刘红晓;广西居民职业地位代际流动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5 王舒厅;受教育程度与工作经历对职业地位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6 周玉;职业地位获得中社会资本的效用[D];福州大学;2004年

7 张艳;阶层背景与个人职业地位获得[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张浩;“蚁族”的职业地位获得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苏晓旺;湖北省地方高校教师职业地位分化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10 谭晓萍;农村社区劳动力流动中职业群体的网络特征和职业地位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452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3452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1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