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我国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1 06:43

  本文关键词: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我国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出处:《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空间计量经济学 能源效率 影响因素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生产国和净进口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以巨大的能源消耗作为支撑,但我国能源储量和生产能力有限,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很高。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能源利用效率较低,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给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带了极大的困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严重的资源环境约束,如何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此,国务院印发了《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肯定了提高能源效率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提高能源效率,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能源发展的重大问题,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梳理已有研究总结了能源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并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和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将空间效应引入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基于2000-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别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和空间杜宾模型(SDM)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能源效率的空间分布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特征且存在一高一低两个集聚区域,分别是以上海、广东等省份为代表的东南沿海"高效率区"和以甘肃、内蒙古等省区为代表的"低效率区"。同时,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能源结构的优化不仅会对本地区能源效率的提高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还会对周边地区能源效率的提升产生明显的溢出效应。产业结构的优化对能源效率的提升也会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其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城镇化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能源效率的提升,对周边地区能源效率的作用也不明显。此外,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认为我国应该继续深化能源体制改革,从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外商投资结构、理性推进城镇化建设、统筹能源跨区域流动和增强新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等几个方面入手制定能源政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考虑到我国能源市场受行政干预较为严重的现状,地方政府应打破地方行政壁垒,加强地区能源合作,以便更好地发挥地区之间的辐射带动作用,为我国能源效率的提升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China should continue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energy efficiency , improve the energy efficiency , optimize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energy efficiency ,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foreign investment , optimize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 coordinate energy trans - regional flow and enhance the capacity of new energy generation .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426.2;F22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春雨;王伟强;;“污染避难所假说”在中国真的成立吗——基于空间VAR模型的实证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16年08期

2 李标;吴贾;陈姝兴;;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与中国的能源强度[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08期

3 刘丹丹;赵颂扬e,

本文编号:13634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3634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8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