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资对劳动供给影响的弱化——基于家庭贫富状况的比较
本文关键词: 工资 劳动供给 家庭贫富状况 出处:《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自2004年以来,我国多个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民工荒现象,并且至今仍在延续,这与国内曾近乎拥有无限劳动力供给的情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了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本文结合宏观背景提出假设,试图考察随着居民家庭贫富状况的改善,工资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有所弱化这一命题。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就业问题是社会稳定的根基,因此这一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本文得到如下结论:相较于家庭相对贫穷的劳动者群体,工资对家庭相对富裕的劳动者的刺激作用有所减弱。其一,在总体样本中,面对工资激励,家庭相对贫穷的劳动者所付出的劳动供给约为家庭相对富裕的劳动者的20倍;其二,在中部地区,前者约为后者的7倍。其三,在东部地区,工资对家庭相对富裕的劳动群体甚至存在负向的激励作用。因此,政府与企业应该根据劳动者的贫富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与政策提高劳动参与率,以缓解就业压力,优化劳动力市场结构。
[Abstract]:Since 2004, many areas of our country appeared serious shortage of migrant workers, and is still in the continuation of this and had almost unlimited domestic labor supply situation in stark contrast. In order to solve the labor shortage problem, combined with the macro background of hypotheses, attempts to examine with the improvement in household wealth effect of wages on labor supply, the weakening of this proposition. China is a country with a large population, the employment problem is the foundation of social stability, so this research has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rough the Chinese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 (CHNS) data for the empirical analysis, the paper get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compared to the relatively poor family groups of workers, stimulate workers wages on family relatively wealthy weakened. First, in the overall sample, in the face of wage incentive, family poor labor The labor supply is about 20 times the family relatively affluent workers; secondly, in the central region, the former is about 7 times of the latter. Third, in the eastern region, the relatively wealthy family wage labor groups and even the existence of negative incentive effect to. Therefore, the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economic conditions of workers an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and policies to improve the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 to alleviate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labor market.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国有企业供给侧改革的失业风险研究”(项目编号:17XNH042)
【分类号】:F249.24;F24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华东;;人力资本分层与劳动供给的跨期替代[J];经济问题;2007年09期
2 董宇;温莉;梁鲜维;;分析个人劳动供给看解决就业压力的途径[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年02期
3 丁越兰;唐婉君;;幸福视角下女性劳动供给行为调查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牟俊霖;宋湛;;我国中老年人劳动供给特征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2年04期
5 丁守海;时新哲;;家庭劳动供给行为研究进展[J];经济学动态;2012年10期
6 罗冰;;劳动供给与工作搜寻的关系分析[J];山东纺织经济;2013年05期
7 张建武;史锐;赵秋运;;劳动供给的发展脉络及其影响因素:一个国内文献综述[J];中国劳动经济学;2011年01期
8 曾乃宁;;不确定性劳动供给行为与预期工资收入的选择对策[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1年02期
9 宣春艳;任前卯;;税收对就业的影响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年24期
10 任晓静;;农村已婚妇女农业劳动供给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河南省254个样本的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200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周闯;中国城镇居民劳动供给行为的经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谭岚;中国经济转型中城镇女性劳动供给行为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3 丁仁船;转型时期中国城镇劳动供给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志岭;中国贫困人口劳动供给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李雪姣;经济转型期间我国女性劳动供给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4年
3 唐婉君;幸福视角下女性劳动供给行为选择影响因素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学文;健康对我国中老年人劳动供给行为的影响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6年
5 林晓炜;最低工资制度的劳动供给效应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6 汝虎;社会保障制度对劳动供给影响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肖竹;健康对中老年人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4年
8 严冬冬;关于我国劳动税收对劳动需求的影响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5年
9 方维维;家庭结构对已婚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3年
10 黄志平;养老保险对农村老人劳动供给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090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509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