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间利用调查的居民生活方式对能源消耗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3-13 11:39
本文选题:时间利用 切入点:生活方式 出处:《中央民族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20世纪以来,随着能源消费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逐渐凸显,学术界关于能源问题的讨论日趋增多。居民作为能源消耗的终端,有必要研究其生活方式对能源消耗的影响。本文旨在从时间利用调查出发,通过时间、消费、能源强度等因素分析生活方式对能源的纵向和横向影响。从纵向来看,1985-2010年城镇居民能源消耗总体增加4.6倍,但不同因素的作用效果各不相同。主要结论为:1.总量方面,活动能源强度和活动时间分别导致能源消耗减少0.42倍和0.92倍,人口、消费和消费结构分别导致能源消耗增加2.50倍、3.93倍和1.20倍,活动时间再分配成为仅次于降低能源强度的又一可能的节约能源方式。2.具体来看,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吃饭及相关和个人卫生活动的消费结构因素共减少了 206.1千克标准煤的能源消耗,同时,居民闲暇时间和消费的分配也由原来的看电视、听广播等少数有限活动逐渐扩展到上网、社会交往、参观游览等多种闲暇活动均衡化发展的趋势,闲暇活动的能源需求有所增加。3.能源强度减少了 8项活动的能源消耗,活动时间和消费结构分别减少了 5项和3项活动的能源消耗,因此,时间再分配需与其他节能方式结合利用。从横向来看,居民的生活方式和能源消耗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主要结论如下: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收入每增加1万元,能源消耗增加67.98千克标准煤;能源消耗自东向西减少,东部地区平均比西部地区多29.87千克标准煤;随着居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耗呈先大幅增加后略微减少的趋势;能源消耗与家庭规模呈反比,家庭规模为1人的居民人均能源消耗比家庭规模为4-5人的多137.32千克标准煤。2.每项家庭异质要素对能源消耗的作用都可以通过时间、消费等生活方式的差异来体现。收入水平较高的居民,其闲暇时间和消费均多于收入水平较低的居民;我国东部居民用于室内活动的时间较多,用于住房、水电燃料等高能源强度的消费也多于西部居民;受教育水平高的群体其消费总量大于受教育水平低的群体,且前者用于娱乐和休闲等活动的时间和消费更多;家庭规模越大的居民由于资源共享程度较高,因此这部分人平均用于能源强度较高的活动的时间和消费都较少。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本文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1.居民时间再分配的引导要与能源强度政策相结合;2.采取引导高收入家庭消费结构调整和促进低收入家庭能源升级的差别化政策;3.针对不同受教育水平的居民,用不同的方式引入环保理念;4.鼓励居住资源的共享,根据不同的家庭规模制定不同的居住消费政策。本文的创新性体现在,将时间分配作为影响居民能源消耗的重要因素之一,先纵向分解分析居民生活方式的变迁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再横向定量分析不同收入、地区、受教育水平、家庭规模的居民生活方式和能源消耗的差异,从而实现对居民能源消耗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估。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贵卿;陈维政;;工作与闲暇的经济学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08年10期
2 傅定法;徐燕椿;孙可达;余西如;;二十一世纪浙江省城镇居民生活能源消费模式的预测与探讨[J];能源工程;199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秦翊;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年
2 许进杰;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居民消费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琪;城市居民家庭生活用水过程中的能耗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062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606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