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资政互动下的劳资关系——评《国家、资本、工人与广东地区劳资关系研究》
本文选题:劳资政互动 切入点:劳资关系 出处:《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进入增速换挡期的同时,面临转型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等困难。劳动关系领域新情况、新问题在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关键时期的广东不断出现。本文通过对杨正喜教授的著作《国家、资本、工人与广东地区劳资关系研究》进行评述,尝试探索分析劳动关系新变化与对策问题,以及著作对完善劳资关系协调机制、推动社会和谐、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Abstract]:As China's economy enters the "new normal", while the economy enters a period of shift in growth, it faces difficulties such as "three phases superposition" in the period of transition pains and the period of pre-stimulus policy digestion. New situation in the field of labor relations. New problems are emerging in Guangdong, which is in the crucial period of economic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mode of development. This paper reviews Professor Yang Zhengxi's book, the study of Labor Relations between the State, Capital, Workers and Guangdong region.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new chang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abor relations, and the works have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perfecting th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of labor relations, promoting social harmony, realizing "three orientations and two taking the lead".
【作者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F249.2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清军;刘宇;;劳动关系市场化与劳工权益保护——中国劳动关系政策的发展路径与策略[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2 吴清军;;集体协商与“国家主导”下的劳动关系治理——指标管理的策略与实践[J];社会学研究;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永生;;推进工会体制创新是中国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的根本路径——与常凯教授和游正林教授商榷[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2 陈仁涛;孙梦菡;;经济新常态下非公有制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J];经济论坛;2017年05期
3 鲍晓鸣;孟泉;;嵌入历史与社会情境的劳动关系制度——历史制度主义的价值和启示[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7年04期
4 吴荻菲;;劳资政互动下的劳资关系——评《国家、资本、工人与广东地区劳资关系研究》[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5 闻效仪;;从“国家主导”到多元推动——集体协商的新趋势及其类型学[J];社会学研究;2017年02期
6 吴建平;;地方工会“借力”运作的过程、条件及局限[J];社会学研究;2017年02期
7 刘文华;江峰;;劳动关系法治化治理专题 集体劳动关系法律规制研究[J];中国劳动;2017年02期
8 何勤;胡印亭;程雅馨;;集体协商制度对制造业一线职工工资的影响效应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年24期
9 王雨磊;;数字下乡:农村精准扶贫中的技术治理[J];社会学研究;2016年06期
10 雷晓天;;国家、资本与劳工:中国集体协商制度发展的形塑力量——基于文献的思考与启示[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年2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延园;;世界视阈下的和谐劳动关系调整机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2 徐现祥;王贤彬;;任命制下的官员经济增长行为[J];经济学(季刊);2010年04期
3 渠敬东;周飞舟;应星;;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4 吴忠民;;中国现阶段劳动政策的主要特征[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5 吴忠民;;中国劳动政策问题分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02期
6 吴建南;马亮;;政府绩效与官员晋升研究综述[J];公共行政评论;2009年02期
7 佟新;;劳工政策和劳工研究的四种理论视角[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8 吴一平;;财政分权、腐败与治理[J];经济学(季刊);2008年03期
9 乔健;;略论我国劳动关系的转型及当前特征[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周飞舟;;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君;;全球劳资关系普遍紧张[J];中国商界;2002年04期
2 朱嘉蔚;;大陆台资企业劳资关系现状、问题及对策[J];科技广场;2004年12期
3 郑学敏;郑雨;许佳君;;“民工荒”下的劳资关系新形势与对策——理性地看待“民工荒”[J];江苏科技信息;2005年S1期
4 佟新;“三资”企业劳资关系研究[J];学海;2005年04期
5 梁绮惠;;政府在调节民营企业劳资关系中的定位[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11期
6 陈万志;;重视劳资关系支付“和谐成本”[J];群言;2005年05期
7 姜作培;陈峰燕;;论构建和谐的私营企业劳资关系[J];中州学刊;2006年01期
8 周道华;;政府与劳资关系的和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课题组;吴德辉;谢丽威;;对四川省劳资关系的现状、走势及对策的调查和研究[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6年01期
10 王成云;阎红梅;;澳大利亚劳资关系改革的特点及影响[J];改革与战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邱国兵;;构建和谐社会新时期背景下的劳资关系[A];社会转型中的和谐社会构建——上海市党校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诗达;;非公经济劳资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3 王玉柱;;构建和谐劳动(劳资)关系的机制研究[A];中国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郭爱萍;;劳资关系与政府协调作用的若干思考[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陈少晖;;新合作主义:中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整合的目标模式[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6 韩金华;;改革以来中国私营经济劳资关系发展轨迹总结与展望——从较低层次和谐到纠纷和冲突激化再到更高层次和谐[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陈家祯;;关于促进劳资关系和谐发展的思考[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8 李萍;罗宁;;国内外劳资关系研究:理论脉络与最新进展[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0)——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2010年
9 韩金华;;正确认识劳资关系,促进劳资关系和谐发展——基于《资本论》视角的非公有制经济劳资关系分析[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郭铁民;黎元生;;中国构建新型劳资关系的实践[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河南煤化集团中原大化公司党委书记 周瑞庆;应重视调协劳资关系[N];中国化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秦s,
本文编号:16596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659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