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网络化演进研究——基于企业关联方法
本文选题:网络化 + 城市体系 ; 参考:《现代城市研究》2017年10期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空间组织形式出现了网络化的新趋势。借鉴企业网络模型方法,利用上市公司机构分布数据计算长江三角洲16市1999-2013年城市间的联系值,通过考察15年间不同等级城市之间及同等级别城市间联系值的变化特征,分析城市体系结构的改变,发现上海的核心地位在下降,中小城市间的关联相对增加较快,验证了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网络化演进的趋势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form of urban spatial organization has a new trend of networking. Using the method of enterprise network model, the paper calculates the relationship value between cities of 16 ci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from 1999 to 2013 by using the data of institutional distribu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investigates the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lationship values between cities of different grades and between cities of the same level during the 15 years. By analyzing the change of urban system structure, it is found that the core position of Shanghai is declining,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is increasing relatively rapidly, which verifies the trend of urban system network evolu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policy suggestions.
【作者单位】: 大连财经学院经济学院;
【分类号】:F29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宁越敏;;关于城市体系系统特征的探讨[J];城市问题;1985年03期
2 郑国,赵荣;西北城市体系分形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3 ;片面引导农民进入小城镇将扭曲中国城市体系发育[J];领导决策信息;2002年40期
4 陈彦光,刘继生;城市体系时空演化的广义维数分析——刻划城市资源分享空间的理论基础、计算方法与应用实例[J];地理科学;2003年05期
5 冷疏影,宋长青;我国城镇化和城市体系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J];中国科学基金;2005年04期
6 刘福垣;;中国城市体系发展和增长方式转变[J];中国报道;2005年10期
7 廖婴露;焦翔;;四川省城市体系空间布局的演变探析[J];天府新论;2005年S2期
8 顾朝林;陈璐;丁睿;李震;代媚媚;;全球化与重建国家城市体系设想[J];地理科学;2005年06期
9 温长生;广西城市体系的形成与创新[J];热带地理;2005年01期
10 傅玉能;;近50年来台湾地区城市和城市体系的发展[J];经济地理;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家成;;湖北省城市化与城市体系发展机制研究[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2 顾朝林;;2020年国家城市体系展望[A];2009年中国未来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Sako Musterd;;欧洲城市体系的不平等性的表现、影响和反应(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构建和谐的世界城市”政府管理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4 周璇;;多中心均衡发展的城市网络——德国城市体系探析[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5 赖淑瑾;姚颂恩;;福建省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林元兴;;建构健全的城市体系以抑制城市蔓延[A];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刘学华;;中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演变:1985~2007——一个“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分析框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8 Tae Myung KIM;;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方性城市发展问题和困境:以韩国大田市为例(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构建和谐的世界城市”政府管理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9 张宝通;;大手笔构建大西安与大关中城市体系[A];2005年经济体制课题研究和优秀论文集[C];2005年
10 谭本基;;对南北钦防城市体系建设的思考[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2002—2004)[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水林;连城完善城市体系建设[N];闽西日报;2007年
2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博士 熊文;全面展示和准确把握广西城市体系的发展[N];南宁日报;2010年
3 广东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张浩然;优化重组中国城市体系空间结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记者 沈谦 实习记者 赵雪;我省发布《陕西省智慧城市体系架构和总体要求》[N];陕西日报;2014年
5 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 徐剑锋;优化浙江城市体系[N];浙江日报;2013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杨舸;构建合理城市体系缓解大城市人口压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王开明;构建海西城市体系[N];福建日报;2006年
8 上海社会科学院 郁鸿胜;重视城市体系对城市群政策制定的影响[N];国际金融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陈发胜;大力发展城市经济 加快构建城市体系[N];闽西日报;2009年
10 湖北学者 赵凌云;武汉的核心价值是什么[N];长江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蕾;中国东部三大都市圈城市体系及演化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石林;吉林省城市化效率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道胜;重庆城市体系发展问题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6年
2 盖赛哲;京津冀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的合理性研究[D];河北大学;2016年
3 周文曼;江西省和江苏省区域城市体系比较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7年
4 罗湖平;湖南省城市体系的结构演变及结构特征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5 伍业春;武广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体系发展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6 王建军;山东省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许娜;江苏省城市化与城市体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8 赵阿锋;陕西省城市层级体系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9 袁源;基于分形理论的江苏省城市体系时空演化测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苏伟豪;成渝经济区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930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793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