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产权房:住房供给侧改革何以发力
本文选题:共有产权房 + 北京版 ; 参考:《探索与争鸣》2017年11期
【摘要】:实现人人住有所居,需要深化住房供给侧改革和加快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共有产权房是近年来多地政府在住房供给侧方面力推的一个政策性住房创新品种,但实施以来的效果评价不一,从政策目标、功能定位、运行机制到实施意义上都还存在不少争议。北京市政府近期共有产权房管理办法正式方案的颁布,又一次引起社会对共有产权房制度的热议,也是重新从根本上再认识共有产权房制度的契机。北京版的共有产权房,尽管更加接近中央最近多次提出的"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炒"的政策目标,但未来发展依然有不少改善空间,比如与商品房的政策界限要更加分明,发展要更加社会化。在实践中加快对共有产权房制度的完善,将成为推动城镇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契机。
[Abstract]:It is necessary to deepen the housing supply-side reform and improve the housing supply system. The common property right house is a policy housing innovation variety pushed by many governments in the housing supply side in recent years, but the effect evaluation is different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from the policy goal, the function orientation, There are still many controversies in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to the implementation significance. Recently, the promulgation of the formal plan of the Beijing Municipal Government on the management of the common property right house has once again aroused the hot discussion of the common property right house system in the society, and it is also the opportunity to reunderstand the common property right house system from the basic point of view. Although the Beijing version of co-ownership housing is closer to the policy objective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hat "housing is for housing, not speculation," there is still much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the future. For example, the policy line with commercial housing needs to be clearer. Development should be more socialized. In practice, speeding up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ystem of common property rights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opportunity to promote the structural reform of the supply side of urban housing.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投资系;上海财经大学不动产研究所;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NSFC-ESRC联合资助基金(NSF716110109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71573166/NSF71173045)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CXJJ-2016-387)
【分类号】:F29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虹;;英国住房的共有产权制度[J];城乡建设;2007年09期
2 吴立群;宗跃光;;共有产权住房保障制度及其实践模式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6期
3 彭红;;解决“购房难”建议推行共有产权房[J];中国人大;2010年05期
4 王琨;郑荣跃;;廉租房“共有产权”模式研究[J];建筑经济;2010年03期
5 莫智;邓小鹏;李启明;;国外住房共有产权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3期
6 珈宝;;“共有产权”房受到瞩目[J];中国房地产金融;2010年05期
7 王政武;莫万姣;陈春潮;;基于共有产权模式的大学毕业生住房问题研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李龙江;党存红;;论廉租房共有产权模式的问题及其对策[J];未来与发展;2013年08期
9 李艳;刘依;;共有产权保障住房供应与管理实践及思考[J];上海房地;2013年10期
10 施昌奎;共有产权与城市拥挤现象[J];城市问题;1997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攻;江苏淮安:寻路“共有产权”[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2 记者 方方;探索共有产权住房 我市被省上确定为试点城市[N];乐山日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耿诺;本市试点“共有产权房”[N];北京日报;2014年
4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教授、不动产研究所执行所长 陈杰;如何用好共有产权房[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5 记者 梁新星 通讯员 赵辉;陕西增加共有产权房供应[N];中国建设报;2014年
6 单戈;淮安推出“共有产权”房[N];中国财经报;2007年
7 早报记者 鲁勋;江苏多地试水“共有产权房”[N];东方早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公培佳;江苏试水“共有产权”[N];华夏时报;2007年
9 蔡志明;淮安推出“共有产权”房[N];新华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郎秋红;吉林试水廉租房“共有产权”[N];经济参考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天华;我国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制度体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薇薇;共有产权保障房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李梅;发展共有产权住房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彭超群;共有产权保障性住房产权份额确定及保障效应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5年
4 焦阳阳;“共有产权”住房保障模式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5 邓雨婷;共有产权保障房的比较研究与我国制度设计[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6 王浩;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上海市共有产权保障房需求预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7 王昱博;共有产权住房定价及产权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8 王冰;吉林省共有产权住房制度设计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6年
9 孙武;共有产权住房的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6年
10 杨杉杉;江苏省淮安市共有产权保障房政策效果评估[D];延安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9197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919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