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流通网络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3 15:35

  本文选题:流通网络 + 京津冀协同发展 ; 参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进入到了攻坚克难、重点突破的阶段,但无论是产品市场还是要素市场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区域市场分割问题,此时基于市场一体化基础上的经济蛋糕无法做大,各地区也无法依据自身技术条件、资源禀赋以及区位优势而展开专业化分工,更无法实现协同发展。流通网络作为区域空间层面流通产业结构布局的体现,将在推进统一市场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而科学、准确研判京津冀流通产业及流通网络发展现状,分析网络布局调整与区域发展间的内在机理,解构区域流通网络发展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优化流通网络布局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流通网络为研究对象,在深入理解阐释流通网络、统一市场、产业转移的基本内涵,归纳总结京津冀流通产业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多维度对京津冀流通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评价,科学分析京津冀市场分割与流通网络布局现状,探究区域流通产业发展异质原因。基于现有流通网络发展情况,综合利用福利效应分析的基本方法构建理论分析模型,对流通网络发展调整过程中各地区及流通产业福利水平的变化进行讨论,提出京津冀流通网络影响区域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同时对流通产业异质与疏解转移关系、流通网络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京津冀流通网络规模初具但仍存市场分割,流通产业疏解转移调整是当前流通网络演化的主要形式,流通网络内产业异质显著且对产业转移具有回波效应,打破区际市场分割、优化布局现状、凝聚发展优势是现阶段京津冀流通网络发展的策略选择。
[Abstract]: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Hebei has entered the stage of difficulty and breakthrough, but there is still a certain degree of regional market segmentation both in the product market and in the factor market. At this time, the economic cake based on market integration can not be enlarged, and each region can not carry out specialization and division of labor according to its own technical condition, resource endowment and location advantage, let alone realiz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s the embodiment of regional spatial distribu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circulation network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unified market construction and promot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ccurately study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irculation industry and circulation network in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analyzing the internal mechanism between the network layout adjustment and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deconstructing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al circulation network. On this basis, optimizing the distribution of circulation network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takes the circulation network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as the research object, on the basis of deeply understanding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the circulation network, unifying the market and transferring the industry, and summariz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rculation industry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irculation industry in Beijing-Tianjin-Hebei through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scientifically analyzes the market segmentation and distribution network layout of Beijing-Tianjin-Hebei market, and probes into the heterogeneous reas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circulation industry.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xisting circulation network, a theoretical analysis model is constructed by synthetically utilizing the basic method of welfare effect analysis, and the changes of welfare level in various regions and circulation industrie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and adjustment of circulation network are discussed.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ynamic mechanism that the circulation network of Beijing-Tianjin-Hebei influences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industry, and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heterogeneity of circulation industr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tribution of circulation industry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irculation network.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initial scale of Beijing-Tianjin-Hebei circulation network is still divided into markets. The main form of current circulation network evolution is to unblock and adjust the circulation industry. The industrial heterogeneity in circulation network is remarkable and has echo effect on industrial transfer. It is a strategic choi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Hebei circulation network to break the division of inter-regional market, optimiz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distribution, and consolidate the advantages of development.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127;F2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纪元;对辽宁省商品流通产业“十五”规划期间的几点建议[J];辽宁经济;2001年02期

2 刘鲁鱼;深圳现代流通产业的发展契机[J];开放导报;2002年06期

3 山河;升级流通产业[J];中国市场;2002年01期

4 马彦丽;流通产业的发展与政府合理规制[J];财贸经济;2002年12期

5 王钦,徐玉德;连锁经营:实现我国流通产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J];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6 文启湘,彭金荣;提高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的理论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年05期

7 李海舰;中国流通产业创新的政策内容及其对策建议[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12期

8 金永生;论流通产业组织及其创新[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郑依;创新流通产业[J];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87期

10 李志玲;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初探[J];商讯商业经济文荟;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弘;;“十一·五”期间提高我国流通产业竞争力研究[A];“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大型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淑梅;;流通创新是提升流通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依托[A];“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大型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周利国;;面对知识经济的流通产业战略选择[A];“羊城杯”深化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文启湘;赵玻;;试论加强我国流通产业进入管制[A];“安财杯”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文启湘;彭金荣;;提高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的理论分析[A];“安财杯”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方虹;;中国流通产业的组织创新与竞争优势[A];“安财杯”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文启湘;赵玻;;新时期我国流通产业政策创新研究[A];“2003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周军捷;;加强统筹规划 促进商贸流通产业快速发展[A];“亚细亚杯”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张弘;;“十一·五”期间提高我国流通产业竞争力研究[A];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杜丹清;;政府在流通产业提升竞争力中的作用研究[A];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宋则;要从战略高度重新定位流通产业[N];中国改革报;2003年

2 记者 吴欣;流通产业全面开放提速[N];物资信息报;2005年

3 张繁来;赵萍:美国流通产业的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4 杨紫;《流通产业经济学》出版[N];现代物流报;2007年

5 颜菊阳;流通产业步入快速发展新时期[N];中国商报;2007年

6 记者 刘朝霞 实习生 李高超;中国流通产业将保持快速发展[N];国际商报;2005年

7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省流通产业走向[N];黑龙江日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吕巍;流通产业:无特色不生存[N];人民政协报;2011年

9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 洪涛;现代流通产业迎来新契机[N];北京商报;2012年

10 洪涛;我国将全面推进流通产业现代化[N];中国改革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锦良;流通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2年

2 张连刚;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李细建;流通先导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4 张洪平;流通过程的系统决定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张沈青;战后日本流通产业演进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阳;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流通网络发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

2 王姗姗;中国流通产业竞争力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宣瑞;南京市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2年

4 尹艳灵;乌鲁木齐市流通产业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5 李正华;东北地区城镇化与流通产业互动发展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6 杜洁思;重庆市商贸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6年

7 孙稳;江苏省流通业就业吸纳力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6年

8 吕雅齑;中部地区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与比较[D];兰州财经大学;2016年

9 何毓彬;我国流通产业景气波动监测预警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7年

10 胡红飞;流通产业创造价值效应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253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9253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d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