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多重机遇叠加下广西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4 13:25

  本文选题:多重机遇 + 能值分析 ; 参考:《改革与战略》2017年06期


【摘要】:为动态评价在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合作及"一带一路"等多个国家战略叠加下广西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趋势以及可持续性,文章在应用能值分析方法与指标体系基础上,结合K-均值聚类分析,以广西2004—2014年统计数据为依据,测算出期间各年度主要能量流、经济流及各子系统评价指标。广西应利用水能资源优势开发电力,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增加对东盟国家输入资源的利用,在产业发展与承接东部产业转接中主力发展循环经济,注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Abstract]:In order to dynamically evaluate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sustainability of Guangxi's eco-economic system under the strategic superposition of China-ASEAN cooperation and "Belt and Road" in the large-scal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region, this paper applies the method of emergy analysis and the index system.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Guangxi from 2004 to 2014, the main energy flow, economic flow and evaluation index of each subsystem in each period were calculated. Guangxi should make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hydropower resources to develop electric power, increase the intensity of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increase the utilization of the input resources of ASEAN countries, and develop the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transfer of the east. Pay attention to protect and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alize the harmonious symbiosis between man and nature.
【作者单位】: 钦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多重机遇叠加下的北部湾物流产业生态位选择与构建研究”(批准号:71662066)
【分类号】:F127;F2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广坤 ,张银亭;论生态经济系统优化与建构[J];物流科技;2004年03期

2 李莉鸿;;建立和谐的生态经济系统[J];学术交流;2007年04期

3 ;《温室生态经济系统分析》出版[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4 滕有正;;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规律[J];赣江经济;1985年05期

5 李纲;;农村家庭生态经济系统初探[J];生态经济;1987年03期

6 王翊;;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特征[J];生态经济;1987年06期

7 潘家华;;长江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特点与格局[J];生态经济;1988年01期

8 王干梅;;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的设计优化[J];生态经济;1989年01期

9 胡新祥;;油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特点及发展途径[J];生态经济;1990年01期

10 王翊 ,李萍;生态经济系统的界定与构成[J];求索;199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葛中全;;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非平衡性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2 高昆谊;杨红云;;玉溪市生态经济系统建设构想与对策[A];2006年玉溪市“生态立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冯尚友;梅亚东;;生态经济系统的演变与熵值[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4 曹志平;;试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与生物体的全息关系[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一)[C];1991年

5 周振民;;西北黄土高原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评价研究[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曹玉升;徐建新;陈卫宾;李彦彬;张群波;;雨水集蓄利用区生态经济系统的优化规划[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贾小成;孙中党;尹忠良;李艳玲;张俭;;郑州市生态经济系统问题与管理初探[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8 赵倩;李佳;;浅析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9 孙奇;秦明周;;河南省耕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10 吕洁华;毛玮;;基于能值分析的林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A];黑龙江省第十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冯竞;三峡环境及生态经济系统重建效果好[N];科技日报;2004年

2 盖志毅;从多重理论视角重新认识草原生态经济系统价值[N];中国信息报;2007年

3 见习记者 廖娴雅;科研项目历时6年获二等奖[N];重庆商报;2009年

4 董锁成(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干旱启示录[N];中国经营报;2001年

5 董峻;什么是生态农业[N];中国环境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徐学荣;植保生态经济系统的分析与优化[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2 江涛;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3 樊新刚;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4 盖志毅;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5 郭嘉良;海岸带渔业生态经济系统的随机梯度和规则集成评价预测[D];天津大学;2010年

6 于琳;新疆绿洲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海江波;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生态流与价值流耦合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8 陈珏;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经济系统构建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9 刘戈;区域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鑫;江苏省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2 周甜甜;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相互作用关系及布局优化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3 李瑞平;中国建筑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D];南昌航空大学;2016年

4 曹垒;基于能值分析的昆明市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健康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5 乔婷;基于能值分析的青岛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性动态评价[D];青岛大学;2016年

6 胡涛;构建生态经济系统与反贫困目标的实现[D];贵州大学;2009年

7 刘洁;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评价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8 童静;湖南耕地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功能及可持续性能评价[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9 孙奇;基于能值分析的乡镇耕地生态经济系统评价[D];河南大学;2010年

10 张坤;广东省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175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0175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b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