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财政与城镇化关系时空差异研究
本文选题:土地财政 + 城镇化 ; 参考:《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摘要】:以土地财政与城镇化的双向作用关系为切入点,选取2001-2014年的土地财政与城镇化的数据,计算中国大陆31省(市、区)土地财政与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并采用聚类分析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土地财政与城镇化关系的时空差异。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土地财政状况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等方面将全国31省(市、区)划分为经济和城镇化水平高、对土地财政依赖较小(高度协调),经济和城镇化水平较高、对土地财政依赖较大(中度协调),经济和城镇化水平较低、对土地财政依赖较大(勉强协调)以及经济和城镇化水平落后、对土地财政依赖较小(低度协调)4类区域,进而分析土地财政与城镇化关系存在时空差异的原因,针对不同区域提出优化土地财政与城镇化关系的调控政策。
[Abstract]:Based on the two-way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finance and urbanization, this paper selects the data of land finance and urbanization from 2001 to 2014, and calculates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between land finance and urbanization in 31 provinces (cities and regions) in mainland China.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fferences between land finance and urbanization are studied by means of cluster analysis and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In term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and financial situation and urbanization level, 31 provinces (municipalities and district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high level of economy and urbanization, low dependence on land finance (high coordination, high level of economy and urbanization). They are more dependent on land finance (moderate coordination, low level of economy and urbanization), more dependent on land finance (barely coordinated) and backward in economic and urbanization level, and less dependent on land finance (low degree of coordination). The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space-time difference between land finance and urbaniz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adjustment and control policies to optimi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finance and urbanization in different regions.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地域差异的后土地财政时期负效应及转型研究”(4140163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中国土地财政区域差异及后续负效应研究”(14YJC79012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土地财政与城市化关系地域差异及调控政策研究”(N141402001) 辽宁财政科研基金项目“辽宁土地财政与城市化关系区域差异及调控政策研究”(15C016)
【分类号】:F301.1;F812.2;F29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兴庭;;解决“土地财政”核心在于权利调整[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8年04期
2 尹卫国;;“土地财政”再度膨胀隐忧甚多[J];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60期
3 李尚蒲;罗必良;;我国土地财政规模估算[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4 马光远;;土地财政是无奈,鼓吹则是无耻[J];城市住宅;2010年09期
5 黄小虎;;解析土地财政[J];红旗文稿;2010年20期
6 湖南商学院课题调研组;朱青;郭钊剑;王一帆;温桂荣;;湖南土地财政对房价影响并不显著[J];国土资源导刊;2010年11期
7 杨颖f;;“土地财政”并非十恶不赦[J];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70期
8 赵燕菁;;关于土地财政的几个说明[J];北京规划建设;2011年01期
9 袁志刚;;发达城市应逐步退出土地财政[J];农村经营管理;2011年05期
10 刘轶鹏;张硕;;我国土地财政成因研究[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富娟;;厦门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财政与政府经济行为研究[A];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黄小虎;;解析土地财政[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黄小虎;;对《“土地财政”的两种模式——浙、陕的两个案例研究》一文的评论[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4 秋风;;对《“土地财政”的两种模式——浙、陕的两个案例研究》一文的评论[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5 胡长慧;;城市发展过程中土地财政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分析[A];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申明锐;罗震东;;高房价中的土地财政作用机制初探[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漆亮亮;;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模式的危害、成因及其治理——以厦门市为例[A];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研讨会论文[C];2009年
8 茅明睿;;北京土地财政的现状、未来及有关趋势判断[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 城市总体规划)[C];2014年
9 蒋仁开;;土地财政规模过大不利于发展方式转变[A];中国土地学会625论坛-第二十个全国“土地日”: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 集约用地论文集[C];2010年
10 吴冠岑;牛星;王洪强;;土地财政、房地产价格和城市特性分析[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章林晓;土地财政需做结构调整[N];中国房地产报;2011年
2 章林晓;厘清“土地财政”[N];中国房地产报;2011年
3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 陈建华;“土地财政”的三种出路[N];证券日报;2013年
4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米建伟;土地财政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N];上海证券报;2013年
5 丁建庭;必须转变对“土地财政”的依赖[N];南方日报;2013年
6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执行院长 傅蔚冈;土地财政的争议[N];中国房地产报;2013年
7 厦门市规划局局长 赵燕菁;重新研判“土地财政”[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8 张茉楠;“土地财政”转型须通盘考虑[N];经济参考报;2013年
9 莫开伟;高房价是土地财政垒出来的[N];上海金融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顾鑫;“微刺激”莫走土地财政老路[N];中国证券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唐鹏;土地财政收入形成及与地方财政支出偏好的关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2 骆祖春;中国土地财政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3 周卫;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问题成因及治理思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4 贾丽杰;制度约束、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互动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锋;广州市“土地财政依赖”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曾勇;土地财政对房地产发展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3 刘婉婷;辽宁省土地财政的效应评价及转型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4 梁家坤;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对房价的影响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5 张誉琼;基于土地储备视角的土地财政治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6 陈泓丹;“土地财政”与央地权力配置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7 马腾腾;“土地财政”的成因分析与治理对策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5年
8 肖冉;我国城市规模扩张与土地财政的关系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9 龚丹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治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10 刘蓓蓓;土地财政成因与影响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172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017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