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BM-Undesirable和Meta-frontier模型的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研究
[Abstract]: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construction land use is the key to meet the demand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in the future and in a period of time.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238 prefecture-level cities in China from 2000 to 2014, the paper uses SBM-Undesirable and Metafrontier models to investigate the common frontier, considering the non-expected outpu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struction land use efficiency of different types of cities under group fronti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construction land among different types of cities. Under the common frontier, the average efficiency in 2000-2010 is the regional comprehensive city, the industrial leading city, the other type city, in the order of the average efficiency from high to low. Resource-based cities; Under the group frontier, the average efficiency does not show the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type differentiation. (2) compared with the common frontier and group front, the efficiency of construction land use in different types of cities is smaller than that in other types of cities and regional comprehensive cities. It was 0.082% 0.106, followed by industrial dominant city (0.118). The last one was resource-based city (0.267). The difference of common frontier was not different from that of group fro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heterogeneity,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use efficiency of construction land. (3)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 regarded as a kind of non-expected output, the efficiency of construction land use is generally on the low side. Especially in resource-based cities, the average efficiency is less than 0.6,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re is great room for improvement of urban land use efficienc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in the process of improving urban land management, we should consider the heterogeneity of urban types and formulate a differentiated urban land management scheme, which can not be simply "one-size-fits-all".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审计大学政府审计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601115;7160312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16YJC790079)
【分类号】:F29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柴振荣;城市建设用地的系统方法[J];管理科学文摘;1997年08期
2 ;北京等26个城市的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将被暂停[J];城市规划;2004年03期
3 ;26个城市建设用地暂停审批[J];兵团党校学报;2004年02期
4 ;细化监管是化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的必要条件[J];领导决策信息;2004年31期
5 尹庆志;;菏泽城市建设用地潜力情况调查分析[J];山东国土资源;2006年04期
6 李宗华;;武汉市建设用地增长趋势预测及对策分析[J];长江论坛;2006年05期
7 章浩;张学东;姜志法;;福建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8 陈丽红;石培基;郝方方;;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的甘肃省后备建设用地评价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9年02期
9 闫永涛;冯长春;丁洪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探讨[J];小城镇建设;2009年04期
10 郑云峰;李建建;;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设想与对策[J];中国房地产;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庆媛;董世琳;冯应斌;;重庆市建设用地集约度变化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联分析[A];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陈伟华;毛德华;沈雅;;建设用地集约与节约利用评价[A];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朱查松;张京祥;;城市非建设用地保护困境及其原因研究[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夏鸣晓;武占云;杨雯雯;;山东省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建设用地优化研究[A];2014(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S01新型城镇化与中国生态城市建设[C];2014年
5 陈展图;杨庆媛;肖琼;洪辉;孙小群;;基于生态足迹视角的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分析——以重庆市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林坚;;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技术体系与思路[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7 詹庆明;肖映辉;庞前聪;周俊;;深圳市建设用地演进及问题分析[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刘诗苑;陈松林;;基于重心测算的建设用地时空变化驱动力研究[A];科学合理用地 人地和谐相处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韦素琼;陈健飞;;闽台建设用地利用经济效益比较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黄伟坚;董玉祥;;广东省城市建设用地管理绩效评价[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首席记者 乔思伟 通讯员 李莉;全国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加紧推进[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
2 记者 叶锋;上海建设用地负增长倒逼城市转型[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3 赖大臣;北京建设用地不存在“地荒”[N];北京商报;2007年
4 丁蕊;北京建设用地备案合格率仅60%[N];北京商报;2007年
5 记者 段金平;北京严格限制九类建设用地供应[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6 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土地管理总局局长、中国土地学会会长 邹玉川;邹玉川:城市建设用地可以充分供应[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7 王婷;今年84个城市建设用地获国务院批准[N];中国证券报;2008年
8 马海峰;加强建设用地的集约化[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9 陈军 何刘;我市成功拍卖一城市建设用地[N];巴中日报;2010年
10 特约记者 邢云鹏;太原开展建设用地清理专项整治行动[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胡立兵;转型期我国城市土地供应管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3 贝涵璐;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时空差异及其与城镇化质量的耦合关系[D];浙江大学;2016年
4 李波;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动态监测及其动力学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陆张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孙利;中国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煜红;重庆城市建设用地合理供应规模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8 张恒义;中国省际建设用地空间配置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郭斌;农村集体土地征为开发建设用地的决策机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10 李佳丹;浙江省城市化空间格局演变及耕地保护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鄢丽娜;福建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燕铟;南海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收益分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李莹;岩溶山区不同尺度的城镇扩张遥感监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姚波;建设用地弹性规划区划定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5 胡瑞;快速城镇化背景下青岛市建设用地扩展驱动力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6 张慧敏;基于绿色经济视角的西安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7 侯杨杨;城乡统筹视角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8 刘会兴;高阳县城镇化下建设用地变化及驱动力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9 宋亚;高陵区城镇化与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关系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10 黄婧;我国城镇化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效率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本文编号:23555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355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