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武汉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水平耦合协调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0-02-25 23:52
【摘要】:武汉市位于长江中游,位于江汉平原东部,内有长江、汉江穿过,素有“九省通衢”的美誉,是长江经济带、武汉城市圈、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的一个重要的增长点和发展级。武汉市作为中部中心城市,研究武汉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协调发展问题对于提高武汉市城市化建设以及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提高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武汉城市圈的龙头城市武汉市作为着眼点,结合武汉市的城市定位、城市特征和未来的发展前景来研究武汉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协调性问题,不仅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出武汉市未来在长江经济带的建设中以及在武汉城市圈的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的发展方向,还可以积极向外界推广武汉市在打造现代城市、城市建设、推进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为中部地区其它大中型城市进行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武汉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的现状;从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四个方面来构建土地利用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社会城市化以及空间城市化四个方面来构建城市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此来构建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模型,研究武汉市2002-2015年土地利用效益的耦合度、协调度,得出相应结论,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研究发现,武汉市从2002-2015年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之间的耦合度处于拮抗阶段,14年来武汉市城市化与土地利用效益之间耦合度大致没有太大变化,在(0.4837,0.5)之间波动,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之间处于相互抗衡的状态,说明两者之间的耦合状态较低,并没有得到质的变化;2002-2015年武汉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度在(0.1536,0.4597)之间不断变化,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度大致分为4个阶段的转变:2002-2005年属于严重失调型;2007-2008年属于中度失调型;2009-2011年属于轻度失调型;2012-2015年属于濒临失调型。虽然武汉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度仍处于失调阶段,但是两者的耦合协调度不断增加,趋势是发展的越来越好,2003、2004、2005、2006、2009四个年份中武汉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之间是同步发展,表明在这四年当中,武汉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之间都向着良性的趋势共同发展,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也越变越好,其余的年份为城市化滞后型。最后本文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提出优化路径:加大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促进社会城市化发展;提高城市人口素质;提高空间城市化的质量;优化城市总体发展布局,促进城市化发展。
【图文】:

湖北省,百分点,城市化水平,武汉市


14.53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发展较快。从2002年到2015年武汉市城市化率提高逡逑了邋10.8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长0.77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远远高出同期湖北省逡逑和全国的城市化率。(表3.6,图3.1)逡逑27逡逑

武汉市,变化率,经济城市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同时也要在质量上得到很大的改善;与此同时城市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以人逡逑为本”,更加注重城市的发展受益于人,鉴于以上对于经济城市化的阐释,本文主逡逑要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两个方面进行讨论。(图3.2,图3.3)逡逑140000逦30逡逑120000邋.邋25逡逑100000邋/邋\邋_逡逑_逦/逦\邋yT逦20邋^逡逑^邋SOOOO逦?逦/逦\/逦\逦M逡逑I邋/V逦\逦^逡逑<逦/逦■逦\逦10S逡逑40000逦/逦I逦、逦<逡逑:1111111逡逑年份逡逑■■人均GDP逦人均GDPjg长幨逡逑图3.2武汉市2002-2015年人均GDP及其增长变化率逡逑29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29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桂英;陈松林;;耦合协调视角下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研究——以厦门市和深圳市为例[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1期

2 左乃先;白永平;左京平;周鹏;张蕊;;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陕甘宁27个城市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5年06期

3 张明斗;莫冬燕;;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性分析——以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为例[J];资源科学;2014年01期

4 席娟;张毅;杨小强;;陕西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5 武京涛;涂建军;阎晓;周艳;;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机制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8期

6 袁丽丽;;武汉市土地利用效益演变及问题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02期

7 刘莎;;济南市土地利用效益协调发展研究[J];绿色科技;2019年02期

8 马文亚;符太成;许运福;杲广文;;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空间差异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山东国土资源;2016年11期

9 毕国华;杨庆媛;;中国土地利用效益的时空特征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年06期

10 马学广;闫曼娇;;山东沿海城市带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桂英;陈松林;;耦合协调视角下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研究——以厦门市和深圳市为例[A];福建省土地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暨福建省科协第十五届学术年会土地分会场论文集[C];2015年

2 戴菲;陈松林;;基于功效系数法的福州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A];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黄仁涛;张雅杰;;关于湖北省土地利用效益的思考[A];土地利用的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2007中国科协年会8.3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4 黄仁涛;张雅杰;;关于湖北省土地利用效益的思考[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5 沈利强;聂少华;王卫城;贾芳;;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的动态关系研究——基于深圳市1996-2014年数据的实证分析[A];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6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8年

6 方琳娜;陈印军;宋金平;;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研究——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A];2011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吕月珍;吴宇哲;;区域土地利用与产业结构变化研究——基于浙江省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用地效益的比较[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贺燕;;新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专辑[C];2006年

9 何建;;基于土地利用的效益耦合关系研究—以重庆市江北区为例[A];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论文集[C];2013年

10 李丽纯;陈家金;李文;;福建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初探[A];2006年华南地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鲍淑玲;银川开发区三举措提高土地利用效益[N];银川日报;2017年

2 记者 蒋红梅 通讯员 曹康平;宁波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益大增[N];宁波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张琴 实习生 马锦丽;积极帮助黔南探索集约节约利用土地 提高土地利用效益[N];黔南日报;2013年

4 记者 陶然 通讯员 傅伦为;深圳土地利用效益全国最高[N];南方日报;2005年

5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安家盛;实现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毛学农;宣城市政协建议建立土地利用效益制约机制[N];江淮时报;2006年

7 记者 刘思宁;加快处理闲置土地 提升土地利用效益[N];永州日报;2019年

8 记者 刘华;坚持节约集约用地 提高土地利用效益[N];驻马店日报;2013年

9 朱府;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N];珠海特区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王永群;合肥出台中心城区存量再开发新政[N];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穗浓;基于城镇化视角的乡村土地利用效益评价及调控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杨萍;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研究:理论、评价、路径[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3 汪乐勤;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冲突及其治理[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雪;武汉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水平耦合协调性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

2 王琼;我国沿海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研究[D];河北大学;2019年

3 张辉;江苏省YX强制隔离戒毒所土地利用效益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4 李东阳;辽宁省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关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8年

5 杨娇敏;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益的空间分异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6 赵翠平;旅游演艺景区的土地利用效益研究[D];海南大学;2018年

7 李欣;芜湖市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8年

8 王缓;粮食主产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D];郑州大学;2018年

9 鲁阳;湖北省“两圈两带”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分析[D];湖北大学;2015年

10 付冬莹;山东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协调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5828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5828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f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