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研究
【图文】:
心管理办法》、《农业植物新品种权代理机构管理办法》、《关于干问题的解释》。为正确处理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有关规定,结合侵犯植物验和实际情况,最高人民法院于 2007 年 1 月 12 日公布了《最物新品种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与测试体系保障《条例》的实施,农业部先后组建了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育材料保藏中心以及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及分中心。农业部责对品种申请进行形式审查,包括新颖性和命名是否符合规定组织工作。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及分中心(见图 3-2),负责对US 测试①),并承担有关植物新品种权侵权、假冒案件的技术新品种复审委员会负责申请人在申请被驳回后,请求复审的案品种权审批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公开性,农业部在加强新品种的建设的基础上,组织全国一流科研单位研制了玉米、水稻等异性、稳定性、一致性)测试指南,其中部分已通过验收,即
国有科研单位研发的新品种数量仍高于企业的育种数量,但由于科研单位的育种基数远远大于企业,所以,实际上,企业的育种研发速度要高于国有科研单位。这说明,种子企业与国有科研单位相比,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有效的激励了种子企业的育种研发速度和品种权申请积极性。展进涛,黄武,,陈超(2006)通过对全国公共育种机构与育种企业进行问卷调查,以获取的1999-2004年有关新品种研发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目前公共育种机构和育种企业在育种研发上的自筹投资已经大大超过了政府投资,另外还出现了合作方式[24]。黄武,林详明(2007)对26家种子公司1998-2003年的研发经费调查表明,从单个企业研发经费的增长来看,绝大多数企业(约占84%)的研发经费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有一半以上的企业总经费增长率达到了60%,总经费增长率超过50%的企业占67%,甚至有24%的企业总经费增长率超过了100%,即研发经费在三年内翻了一番[25]。根据农业部2007年对中国育种科研单位和育种企业的抽样调查显示,企业的育种投资主要靠自筹。企业自筹研发资金占其育种总投资的82%,政府投入仅占18%(见图4-11);而部分种业公司研发资金则完全靠自筹或采取合作方式,如山东澄海种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等①。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322;F20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祥君;;TRIPS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影响[J];企业导报;2011年12期
2 母君晨;;浅析WTO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影响及作用成因——以TRIPS协定中药品专利的规定为例[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李冰;;《反假冒协议》边境措施影响分析——基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的对比[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5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易波;;试论《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中的非违法之诉[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2 陈小慧;;TRIPS框架下对专利产品平行进口的法律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尹志英;李景元;喻德华;朱晓颖;;第八章 国际公约与TRIPS[A];新世纪社会经济变革与理性思考——WTO游戏规则对行为导向价值观念的渗透与影响[C];2002年
4 郭寿康;史学清;;WTO协定的首次修订——Trips协定第31条之修改[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罗赛霞;;论TRIPs协议下我国应对公共健康危机的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A];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晓玲;;TRIPs协议项下的交叉报复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7 陈晓宇;院国强;;论TRIPS协定与中国知识产权法的发展与完善[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董雪兵;;TRIPS协议下软件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研究[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9 张伟君;;TRIPS协议与我国规制知识产权滥用法律制度的完善[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10 陈功;;论TRIPS协议下我国地理标志的保护[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扬;TRIPS协议对传统知识权利的影响[N];江苏经济报;2010年
2 陈兵 陈朗;TRIPs与我国药品监督管理[N];中国医药报;2000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知识产权法研究室主任 李顺德;TRIPs与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N];国际商报;2001年
4 陈兵 陈朗;TRIPs与我国药品监督管理[N];中国医药报;2000年
5 陈兵 陈朗;TRIPs与我国药品监督管理[N];中国医药报;2000年
6 陈兵 陈朗;TRIPs与我国药品监督管理[N];中国医药报;2000年
7 陈兵 陈朗;TRIPs与我国药品监督管理[N];中国医药报;2000年
8 王龙;TRIPS首席设计师访谈录[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9 张绍生;TRIPs与我国知识产权的执法保护[N];人民法院报;2001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知识产权法研究室主任 李顺德;TRIPs与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N];国际商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武红;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2 吕炳斌;TRIPS协定下专利申请的披露要求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孙文玲;论TRIPS协定下专利许可的反垄断规制[D];复旦大学;2009年
4 沈强;TRIPS协议与商业秘密民事救济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方兴顺;TRIPS协定下地理标志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杨艺文;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化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章毓群;论信息时代著作权国际保护的发展与调整[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沈鑫;美国对外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9 赵丽;国际多边条约知识产权执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10 汤涛;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处机;TRIPS协议下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对策[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文卫星;TRIPS协议背景下我国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应对之策[D];重庆大学;2011年
3 于佳丽;论非违反之诉在TRIPS协定中的适用[D];吉林大学;2012年
4 周生杰;后TRIPS协议时代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与人权保护[D];吉林大学;2010年
5 叶翠婷;论TRIPs协议的负面性[D];暨南大学;2010年
6 张玲;TRIPS协定第61条解释及适用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7 丁园园;TRIPS框架下我国技术引进的法律保障[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8 张正怡;TRIPs-plus条款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邓斌;TRIPS协议下药品专利保护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陆维溪;TRIPS背景下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立法的完善建议[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5952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595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