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生猪生产与消费链安全评价及预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2 00:44
【摘要】: 建立科学的生猪生产与消费链安全评价及预警系统对其预警决策和用户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所致风险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以及欧美等国在宏观层面上广泛展开食品风险评估,但多是基于单一有毒有害物质的理化危害后果以及质量保障规制进行的。国内外对食品,尤其是对动物性食品生产过程隐含风险的微观评价研究较少。 本文在理论上深入研究了生猪生产与消费链风险形成机理和风险结构,提出了风险系统的“2-3结构”模式。基于RFS理论并利用MATLAB提取了抽样数据所隐含的生猪生产、居民消费等决策知识规则,验证了风险的“2-3结构”模式;根据该模式构造了“生猪散养”、“猪肉消费”安全评价框架与指标系统,设计了风险与危险预警指标系统。基于最小二乘法提出了修正G1-法,并对生猪散养、猪肉消费系统构成模块在评价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通过优化专家数据给出了相应的因子水平,对区域安全评价与预警提出了“隶属度频率法”。利用吉林地区的抽样数据验证了文中提出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的有效性。利用Java平台技术与MVC模式研制了生猪生产与消费链安全评价及预警的智能评价系统,为提高生猪生产与消费链安全、有效控制风险以及风险分析提供了支持工具。
【图文】:

关系图,术语,关系图


5)危险(danger)。指人所面临的伤害和损害的一种状况。其特点是确定的,可以被明确归因、且可以利用现有知识与手段加以预防。6)质量(quality)。ISO9000:2000 将质量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需求的能力,该定义表明质量特性不仅具有总和性、综合性,而且具有度量性和相对性。GB/T6583-92 将质量定义为产品反映实体满足明确与隐含需要的能力和特性的总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将质量定义为产品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2.1.2 术语关系分析物质系统、人类生产活动使有毒有害物质(简称危害元)客观存在,其作为风险因素以自然(环境)的能量代谢或者以人的生产活动的不确定性进入“生活圈”,并潜含于对象与对象系统,构成对其使用者的不利影响,其存在是绝对的。安全是对危害识别、风险预防的手段和工具,其以人类现有的科技认知所建立的质量属性标准体系、物化设施体系、法律法规体系为基础而建立的一种制度性、程序化的应对策略和设施,构成风险与危险之间的“筛子”,目的是过滤自然和人类活动不确定性所引发的风险,是质量属性的最低限度。风险是危险的根源,危险是风险的后果,,若风险被人类科技认知和手段“显化”,则其转化为危险,此时人类可以确定性地化解危险、或者规避危险;而风险不能被显化,则依然潜含于人类生活圈。所以安全与风险、安全与危险不是对立的概念,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也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安全是一种工具、措施以及手段,风险和危险是对象,风险经过安全过滤和识别转化为危险。危险可以被确定性的方式计量,而风险多数条件下只能模糊计量。各术语关系如图 2.1 所示[117]。

链结构


猪链结构图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224;F326.3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郗伟东;孙永海;田晓娜;;畜产品质量风险控制系统架构研究与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4期

2 郗伟东;孙永海;郗浩含;田晓娜;;猪链风险评价与预警系统智能实现[J];农机化研究;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战豫;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与应急处置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2 鄂越;基于Agent的蜂产品质量控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丹宇;水产品供应链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111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6111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c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