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和谐劳资关系视阈下我国企业用工制度分析

发布时间:2017-03-22 13:15

  本文关键词:和谐劳资关系视阈下我国企业用工制度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在绿色发展、多重转型背景下,劳资关系和企业用工制度都历经了深刻变革。劳资关系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基础的阶级利益关系,劳资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能否健康发展,和谐的劳资关系不仅能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改革开放后企业用工制度经历了30多年的激烈变革,传统计划经济下用工制度向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特征的用工制度转变过程中呈现“双轨制”的特点,用工“双轨制”下:“体制内”员工与“体制外”员工所享有的劳动时间、劳动工资、劳动条件、劳动保障不尽相同。且用工制度实质上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组织与员工之间所缔结的经济利益关系,同工不同酬的用工制度也使得劳方与资方关系愈加复杂,问题也越来越多元化,劳资双方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问题成了重要的社会经济问题之一。在企业的用工制度变迁过程中,科学合理的用工制度,不仅能够提升劳动力的劳动积极性与创新性,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还能够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减少劳资冲突,促进和谐的劳资关系的建立,对于一个企业和整个社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为视角,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作为揭示资本占有者与劳动者剥削与被剥削不平等关系的科学理论,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新形势、新条件、新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为指导,破除当前企业中用工制度的困局,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方面促进企业用工制度的改革,坚持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完善当前我国企业的用工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用工制度,探索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的途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四个部分来一一阐述当前我国企业的用工制度与和谐劳资关系建设研究,试图从用工制度与劳资关系建设的本质关联中,从调查数据的实证中,在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的启示下,推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和和谐劳资关系的建设。行文中首先把本研究中所涉及到的“劳资关系”、“用工制度”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再通过对文本的研究,探索了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的形成、本质内涵与具体特征,揭示出资本占有者与劳动力之间不平等阶级利益关系的实质;其次在和谐劳资关系视阈下对我国企业用工制度进行分析,我们起初就要知道构建的和谐劳资关系是怎样的劳资关系,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与和谐劳资关系之间的互动与启发,是本文第二部分的重点;再次文章的第三部分,行文中的创新之处,用相关调研的数据,经过处理对我国用工制度现存问题进行归纳,揭示企业用工制度的设计对和谐劳资关系建设的影响,深度挖掘我国目前企业用工制度中影响劳资关系和谐建设的矛盾与原因。最后次文章的第四部分,文章点睛之笔:受企业“三方协调机制”的启发,从国家、企业、个人三个层面探索完善企业用工制度,建设和谐劳资关系的三方途径。当然因本文作者能力有限,对一些理论挖掘和途径的构建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学习。
【关键词】:用工制度 劳资关系 和谐 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49.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绪论9-17
  • 一、选题的背景9-10
  •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10-11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四、研究方法14-15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15-17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基本理论概述17-25
  • 第一节 “劳资关系”的概念界定17-18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的概述18-22
  • (一) 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的演进19-20
  • (二) 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本质内涵20-22
  • 二、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的主要特征22-24
  • (一) 理论形成的历史性22
  • (二) 理论演进的开放性22
  • (三) 理论内容的科学性22-23
  • (四) 理论渊源的对立统一性23-24
  • 第三节 “用工制度”的概念24-25
  • 第二章 和谐劳资关系本质与特征的阐释25-30
  • 第一节 和谐劳资关系的本质25-26
  • 一、“和谐”的内涵25-26
  • 二、和谐劳资关系的本质26
  • 第二节 和谐劳资关系的基本特征26-27
  • 一、平衡性26-27
  • 二、规范性27
  • 三、法制性27
  • 四、人本性27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对和谐劳资关系建设的启示27-30
  • 一、维护劳动者的根本利益是和谐劳资关系建设之本28
  • 二、正确积极调整劳资关系是和谐劳资关系建设重要内容28-30
  • 第三章 和谐劳资关系建设中我国企业用工制度现况分析30-44
  • 第一节 我国企业用工制度的形成与发展30-34
  • 一、我国企业用工制度的构成30-33
  • 二、我国企业用工制度的特征33-34
  • 第二节 和谐劳资关系建设中我国企业用工制度的功能分析34-35
  • 一、促进功能34-35
  • 二、抑制功能35
  • 第三节 和谐劳资关系建设中我国企业用工制度的现状与问题35-44
  • 一、和谐劳资关系建设中我国企业用工制度的现状实证分析35-41
  • 二、和谐劳资关系建设中我国企业用工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41-44
  • 第四章 重构企业用工制度,促进劳资关系和谐44-52
  • 第一节 和谐劳资关系视阂下企业用工制度重构的前提44-45
  • 一、深化对和谐劳资关系建设的认识44
  • 二、丰富我国企业用工制度改革实践44-45
  • 第二节 和谐劳资关系视阈下企业用工制度重构的两维度45-47
  • 一、打破体制限制,形成公平正义的利益分配格局45-46
  • 二、建立协调劳资争议的平等平台,维护全体员工合法权益46-47
  • 第三节 和谐劳资关系视阈下企业用工制度重构的三层面47-52
  • 一、国家层面47-49
  • 二、企业层面49-50
  • 三、个人层面50-52
  • 结语52-53
  • 参考文献53-57
  • 致谢57-5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定红;;中国劳动力市场:现状、制度安排与未来发展[J];中国劳动;2016年02期

2 张三保;舒熳;;中国企业用工“双轨制”:回顾与前瞻[J];学习与实践;2014年10期

3 年志远;刘斌;;国有企业用工制度改革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3年11期

4 龚水平;彭阳;;刍议我国劳动条件的现实问题和改善措施[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5 徐祥军;;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及其现代解读[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6 胡莹;;论马克思的劳资关系理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资关系的相向运动[J];求实;2011年07期

7 刘静;董润润;;建筑劳务用工制度与就业方式[J];管理工程师;2010年01期

8 韩金华;;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的主要特征及其现实价值[J];当代经济研究;2009年12期

9 袁睿;;你学会快乐工作了吗?[J];大众心理学;2009年03期

10 陶厚永;刘洪;;何种用工制度更具适应性效率——用工“双轨制”与“单轨制”的比较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邦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N];人民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宏洛;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劳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卓华;新形势下企业灵活用工制度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本文关键词:和谐劳资关系视阈下我国企业用工制度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16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616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c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