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水资源约束下资源型城市生态工业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6 23:53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然而,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在资源环境的硬约束下,选择一条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之路,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资源型城市是依托当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兴起或发展壮大起来的、具有特殊发展演变规律的城市。资源型城市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资源型城市特有的生命周期可以看出,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面临当地资源日益枯竭的制约,同时也面临着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等难题。在未来几十年内,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资源的日益枯竭等,我国区域性、结构性的矛盾和困难日益加剧。其中工业将处在结构变动最为剧烈、矛盾和机遇交汇而成的重要转折时期。因此,探索资源型城市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迫在眉睫并已经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长期以来,金昌市以矿产资源开采、选冶为主导的工业格局,导致资源消耗高、环保压力大、产业链条短、经济依存度强。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历史必然。同时金昌市又是全国13座水资源短缺城市之一,水资源不足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以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长。如何在有限的水资源约束下大力发展生态工业,遂成笔者关注的课题。 本文以生态经济学理论、资源型城市理论、水资源理论、生态工业理论为指导,系统分析研究干旱区资源型城市金昌市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应用生态经济学的能值理论、材料科学的相图法定量评价金昌市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质量。同时在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生态工业的经验基础之上,结合金昌市实际情况,设计了金昌市生态工业产业链条并进行工业生态系统集成及柔性研究。 论文基于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回顾,从理论和实践上系统研究了水资源约束下资源型城市生态工业的发展问题。全文共分为七章: 第1章绪论,阐述了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介绍了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以及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是对生态经济理论、水资源理论、资源型城市理论以及生态工业理论的综述。总结了各相关概念的内涵与主要特征,回顾了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第3章,定量评价金昌市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质量,指出金昌市作为资源型.城市发展生态工业的紧迫性。 第4章,通过对金昌市水资源问题的梳理,研究干旱区水资源约束程度以及水资源保障体系建设问题。 第5章,分析金昌市的各关键种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并进行生态产业链设计。 第6章,将生态工业园作为一个工业生态系统,研究工业生态系统集成及其柔性。 第7章,全文结论与研究展望。 研究结果表明,金昌市生态经济系统具备一定活力和发展潜力;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外界的支持;在对外贸易中,对资源的需求量较大,能量、货币流通较快;金昌市人口压力非常大,远远超过了系统的环境承载力;按现有发展模式,生态经济系统的不可持续性增强。因此必须重视不同类型资源的利用比率,对于来自系统之外的不可更新反馈能值的利用要采取节约和保护的方法,同时要降低对系统内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比率。今后金昌市工业用水量会有较大提高,水资源利用需遵循“以供定需”的利用模式,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改革水资源管理制度等措施缓解金昌市水资源短缺难题。在金昌市生态工业研究中,通过金川公司、金化集团、金泥集团、河西堡铁厂和永昌电厂的生产工艺以及工业代谢物综合利用分析,发现金昌市生态工业建设具备较为雄厚的发展基础,工业生态系统中工艺柔性、产业链接柔性、管理柔性、国家宏观政策柔性较强。
【图文】:

金昌市,地理位置


地理纬度介于东经101“04’35”~102“43‘02”和北纬 37047‘21”一39“00‘11“之间,东与武威市、民勤县接壤,西与山丹县、民乐县毗邻,南靠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西南与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相连(图3.1)。图3.1金昌市地理位置图境内地势南高北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原、绿洲、荒漠相间排列、南北展开,平均海拔1500米。自然地貌可分为西南部山地,中部走廊平原,东北部残丘戈壁荒漠三种类型。三种地貌景观基本成“川”字型,形成金昌市奇特的自然景观。

城市分布,主要资源,城市分布,甘肃省


图3.2甘肃省主要资源型城市分布3.1.2社会经济条件金昌市于1981年2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省辖地级工业城市,现辖一县一区(永昌县、金川区)共12个乡镇。全市市国土面积8896平方公里,2007年全市总人口达47.02万人。(1)经济总量建市27年以来,金昌市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198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在1981年的基础上实现了第一个翻番,1992年实现了第二个翻番。目前,金昌市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图3.3)。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290;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秀峰;论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延伸与扩展[J];世界有色金属;2001年04期

2 宋晓维,吕玉明;我国资源型城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04期

3 李猛,张米尔;资源型城市区域竞争优势再造研究[J];决策借鉴;2002年02期

4 邹华,徐剑;资源型城市集约化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003年05期

5 张刚,王学昆;困境与对策: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初探[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陈旭升,綦良群;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3年05期

7 王诚;资源型城市经济的发展与转型——淮南市推进城市现代化的战略思考[J];资源.产业;2003年06期

8 陆武成;发展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 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J];甘肃理论学刊;2004年01期

9 郑秋生;德国鲁尔区煤炭基地的成功改造对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借鉴意义[J];生产力研究;2005年04期

10 孙寒冰;李世平;;破解“资源诅咒” 促进城市转型[J];安徽科技;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明峰;;基于循环经济的资源型城市产业体系探讨[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陈晓键;;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轨迹及转型模式思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暴婕;;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与空间重构——以大石桥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齐建珍;;资源型城市转型学[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5 于文远;;产业集群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的作用浅探[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前言[A];第二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郭健;;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以河北省武安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武晓敏;;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蔚县为例,浅谈煤炭资源型城市的转型[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9 申永顺;闫欣欣;;资源型城市城镇化战略选择初探[A];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城市发展模式及途径——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30分会场论文集[C];2003年

10 苏元文;王书田;;论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发展[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卫刚;及早重视水资源短缺问题[N];新疆日报(汉);2011年

2 曹培锋 周迎久;河北着力破解水资源短缺难题[N];中国环境报;2009年

3 刘亚军;大凌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现状及对策[N];朝阳日报;2011年

4 邯郸市水利局局长、党组书记 刘梦祥;破解水资源短缺“瓶颈”保障区域经济中心建设[N];邯郸日报;2008年

5 记者 王玉亮;我省着力破解水资源短缺难题[N];河北日报;2009年

6 记者 方尚俊;邯郸大手笔破解水资源短缺瓶颈[N];河北经济日报;2010年

7 ;全国政协常委、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水资源短缺制约发展迫切需要突破[N];人民政协报;2011年

8 胡加齐;墨解决水资源短缺有招法[N];中国水利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楼励;水资源短缺 敢问路在何方[N];民主协商报;2010年

10 记者 姚润丰;北京水资源短缺有效缓解[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春花;水资源约束下资源型城市生态工业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李雨潼;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韩宇平;水资源短缺风险管理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4 姚玉舟;资源型产业集群模式选择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5 张米尔;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6 李咏梅;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7 徐向国;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转型进程与测度体系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8 吴春莺;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9 吴前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理论与模式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10 王川红;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协调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晓咏;典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2 程建方;当代中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

3 翟新丽;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4 王华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趋势与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刘姗姗;资源型城市焦作产业转型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6 李喜云;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节能减排评价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7 司帆;资源型城市科学转型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8 郭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卉;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齐桉梓;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520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6520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7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