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中国西部乡村—城镇转型的动力机制、模式及测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9 12:45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二元经济结构依然存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失衡矛盾日益凸显。虽然“城镇化”是实现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和农村发展的重要路径,但是目前出现的“城市病”与“农村空心化”等问题恰恰暴露出以往“向城性”政策误区导致背离政策初衷的结果。因此,对中国城镇化的研究不仅要着眼于城市的发展,更应注重乡村的发展,尤其是落后的西部乡村的发展。基于此种认识,本文以乡村发展转型为着力点,以西部地区乡村—城镇转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落后地区乡村—城镇转型寻找一条切实可行、科学高效的发展路径,以推动落后的乡村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以及整体经济的协调发展。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纵向时间演进为序,对二元经济结构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以及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等城乡关系的基本理论进行回顾和总结;以横向观点对比为研究视角,从动力机制、实现模式、测度方法三个层面对现阶段国内外乡村—城镇转型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述评;第二,在对乡村—城镇转型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乡村—城镇转型的动力机制、实现模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第三,选择以市场主导型为主的韩国和日本以及经验成熟的京津冀、上海地区为案例探寻其乡村—城镇转型的共性规律,为西部地区乡村—城镇转型发展的路径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第四,在对西部地区乡村—城镇转型发展现状进行统计性定量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其动力机制及转型模式;第五,从乡村综合发展度、乡村—城镇变迁度、乡村—城镇协调度这三个分别反映乡村—城镇转型水平、进程和绩效的新视角构建了乡村—城镇转型综合测度指标体系,以西部地区各省级行政区为研究对象,从整体层面和省际层面研究了乡村—城镇转型问题,以期为后续西部乡村—城镇转型具体实现路径的设计以及政策建议的提出提供现实依据;第六,构建了西部乡村—城镇转型模式选择的方法体系,从发展条件、发展动力以及发展手段三个方面探讨了适合西部地区乡村—城镇转型的四种模式,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论文研究的结论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自发型动力机制是整个西部地区的根本动力,但混合型动力机制是最符合当前西部现实发展状况的动力机制;二是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乡村综合发展度不断提升,乡村—城镇变迁水平波动上升,乡村—城镇协调程度稳步提高;三是西部乡村—城镇转型模式的实现形式有现代农业引导型、富集资源推动型、乡镇工业助推型与第三产业拉动型;四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夯实市场基础地位、深化城乡体制改革、完善转型反馈体系是加快实现西部乡村—城镇转型的主要着力点。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分析视角的创新。本文以我国落后的西部乡村—城镇转型为分析视角,在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探寻具有西部特色的转型发展模式。相对于传统研究而言,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二是分析方法的创新。本文在综合利用发展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系统分析相结合,时间分析与空间分析相结合,使本文的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三是研究观点的创新。首先,从乡村—城镇转型的内涵界定出发,提出动力机制是内在动因、实现模式是具体途径,而测度研究是外在表现,进而从这三个方面系统构建了乡村—城镇转型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其次,认为要全面掌握西部乡村现有城镇化发展状况的信息,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其发展状况、进程及效果进行测度和评价,进而从乡村综合发展度、乡村—城镇变迁度、乡村—城镇协调度三个层面构建了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再次,认为西部地区乡村—城镇转型发展需协调好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增强西部地区乡村内生增长力为主的同时结合政府的有限主导,综合设计了西部乡村—城镇转型发展的实现路径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图文】:

曲线,阶段划分,曲线,城镇化水平


1+邋心-1邋e_"逡逑Uo尸逡逑上式中,L邋(t)为现阶段的城镇化水平,L0为城镇化水平的巧始值,,Ln为城镇化水逡逑平的最终值,t为时间,r为积分常数。图3-2即为W时间为横坐标、W城镇人曰占总人逡逑口的比重为纵坐标绘制的Northam曲线及其H阶段的划分图。逡逑100邋I逡逑媭邋8。一逦盾期^^5^___逦逡逑16。—邋7^逡逑I邋4。-逦/逡逑g邋_逡逑20邋初始阶段逡逑逦逦逦T逡逑时间(0逡逑图3-2邋Northam曲线及其兰阶段划分逡逑[36]邋Northam邋民M.Urban邋Geogrphy[M].邋New邋York:J.Wiley邋Sons,lW5.65-67逡逑28逡逑

分布图,分布图,城市化率,高地


中国2011年乡村化率分布图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99.21;F3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国清;滕平;;韩国农民培训的经验及对我国新型农民培养的启示[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09期

2 张于心,智明光;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3 盛广耀;;城市化模式研究综述[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7期

4 刘红星;温州市城镇化特点分析和水平预测[J];城市规划;1987年02期

5 严国芬;对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分析[J];城市规划;1988年01期

6 金丽国,侯远志;西部地区城市化模式[J];城市问题;2002年02期

7 陈浩;郭力;;“双转移”趋势与城镇化模式转型[J];城市问题;2012年02期

8 曹宗平;;西部地区既有城镇化模式的弊端与现实选择偏好[J];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02期

9 曹钢;曹大勇;;中国现代化“发展方式转变”的阶段特征及战略选择[J];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05期

10 薛凤旋,杨春;外资 :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新动力——珠江三角洲个案研究[J];地理学报;1997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克强;[N];人民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苏为华;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0年

2 强百发;韩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梁青;城市化动力及其机制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1年

2 张少辉;河南省城镇化水平的综合测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3 尕让卓玛;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赋权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561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6561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e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