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然资源丰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5-26 10:01
【摘要】:从历史进程来看,不论是早期的西欧崛起,还是在后来的西欧分支国家的崛起,自然资源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二战以来,许多国家尽管自然资源丰裕,初级产品出口产业蓬勃兴旺,经济增长却不如人意,经济学家用“资源诅咒”来描述这种自然资源丰裕国家经济增长的“悖论”。尽管“资源诅咒”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但是却得到了学术界、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民间非政府组织的普遍承认。同时,“资源诅咒”也激起了学者们的广泛研究兴趣,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 首先,本文全面回顾和总结了公元1000年以来,自然资源丰裕对于一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把这段历史进程分为三次“中心-外围”格局,并分别归纳总结在每次“中心-外围”格局中,“外围”国家与“中心”国家之间的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贸易对于“外围”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表明,在第一次“中心-外围”格局中,荷兰、英国、法国等当时处于“外围”的国家,通过和当时的“中心”伊斯兰国家进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贸易,经济增长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样,丰裕的自然资源,特别是丰裕的煤炭资源,是工业革命之所以率先在英国萌芽的重要原因,而海外资源暴利的获取则加速了工业革命的进程。在第二次“中心-外围”格局中,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欧分支国家,通过与西欧开展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在经纪商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最终完成了由“外围”向“中心”的格局转换。但是,在第三次“中心-外围”格局中,自然资源丰裕型国家,尤其是自然资源丰裕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却比相同条件的自然资源缺乏国家更为缓慢,似乎遭到了自然资源的“诅咒”。 其次,本文构建了数理模型分析了自然资源丰裕对于经济增长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分析表明,从直接效应来看,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自然资源丰裕的国家拥有较高的人均收入。从间接效应来看,自然资源丰裕对制造业部门产生挤出效应,容易诱发“荷兰病”;自然资源的高获利性和寻租天性,往往会对制度创新产生挤出效应;在现有的政治体制下,自然资源价格的频繁变化,使得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极大威胁:在制定质量相对较差的国家往往会产生一种“亲”资源掠夺者均衡,阻碍了制造业的发展和企业家才能的培养,最终产生了自然资源“诅咒”的结果。 最后,本文利用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在前文历史回顾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自然资源丰裕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从各城市的地理位置来看,中部地区城市和西部地区城市资源丰裕与人均GDP的增长率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但是,东部地区城市资源丰裕与人均GDP的增长率之间呈现J型关系,“资源诅咒”在东部地区城市中并没有出现。其次,在资源丰裕视角来看,在非资源型城市,资源丰裕与人均GDP增长率正相关;在资源型城市,资源丰裕与人均GDP的增长率负相关。最后,本文的研究表明,资源丰裕通过弱化民营经济发展,打击制造业,减少RD的溢出效应,降低人力资本投资意愿,阻碍FDI流入等传导渠道,阻碍了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增长。 本文基本内容共分为7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意义、基本内容和方法;第二章文献综述,主要介绍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已有文献的不足;第三章自然资源丰裕与经济增长:历史与现实,主要是从经济增长史的角度,梳理和考察公元1000年以来,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下文的研究提供历史依据;第四章自然资源丰裕对于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本章构建了一个新古典数理模型,分析自然资源丰裕对于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第五章自然资源丰裕对于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分析自然资源丰裕如何影响了制造业、制度质量和企业家才能等经济增长的关键变量;第六章自然资源与中国城市经济增长,本章在第四章和第五章分析结论的基础上,采用实证分析方法,探讨自然资源对于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第七章结论与展望,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224;F124.5
本文编号:2681671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224;F12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奉军;;关于“资源诅咒”的文献综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年01期
2 胡援成;肖德勇;;经济发展门槛与自然资源诅咒——基于我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年04期
3 张景华;;自然资源是“福音”还是“诅咒”:基于制度的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4 臧淑英;李丹;韩冬冰;;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循环经济发展——以黑龙江省伊春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6年01期
5 李天籽;;自然资源丰裕度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J];经济科学;2007年06期
6 鲍寿柏;工矿专业性城市的变革及其出路——我国跨世纪发展战略中应予重视的一个特殊问题[J];经济科学;1999年04期
7 张秀生,陈先勇;论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现状、困境与对策[J];经济评论;2001年06期
8 徐康宁,韩剑;中国区域经济的“资源诅咒”效应:地区差距的另一种解释[J];经济学家;2005年06期
9 徐康宁;王剑;;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10 罗浩;;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资源瓶颈及其解决途径[J];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本文编号:26816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681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