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知觉对股价的作用:映射认知有限性

发布时间:2020-05-31 16:48
【摘要】: 一国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金融,金融的核心在于准确估量心理偏见对定价的影响程度。 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Kahneman的系统误差理论与前景理论,及情绪干扰判断的理论启发了我要探究认知、情绪与过度自信的联系及各自内在的机制,发现突显是产生它们的关键,于是我决定通过三个方面:1.人存在知觉错觉:突显(物理、熟悉、背景)产生高估(实验一)。2.突显产生情绪:情绪对认知、判断具有干扰作用(实验二)。3.人不认识自己的知觉错觉、情绪干扰,表现为过度自信(实验三)。论证人具有认知有限性,并且安静能够降低人的认知有限性(实验四)。我将突显、情绪、过度自信、安静与股票定价联系起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突显(物理、熟悉、背景突显)导致明显的高估,新股民、低学历、女性,突显造成的知觉错觉偏高。 (2)突显(正向)伴随高乐观,同时具有正高估,高突显(负向)伴随悲观情绪,同时具有负高估。 (3)即刻情绪波动大的估值波幅也大,换手率也高 (4)高突显同时具有高过度自信,对熟悉的股票具有高过度自信,且估值高。老股民、高学历、男性,高度自信偏高。 (5)自信同时伴有过度乐观。高过度自信具有高估的倾向。 (6)安静程度高的人突显、情绪、过度自信的影响程度明显低、校准度高。 (7)安静程度高的人换手率低。安静程度低的人这五方面与之相反。 结论证明:1.知觉突显是产生认知偏差、情感偏差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关键。2.人具有认知有限性,但人们不能觉察到它,反倒过度自信。这是判断出错的根本原因。3.人要认识自己的有限性,只有安静才能做到。
【图文】:

认知系统,内容,过程,刻板印象


(系统1)与突显的关系(系统1)52(系统2)定义S,(系统1):系统1的操作是快速的、自动化的、不耗费资源的的(不经过反省)以及通常是情绪驱动的;它们也被习惯所支配或修正(StanoviCh&West,2000)。51并行加工,,模快化封闭化,容易受背景相似性、刻板印象的影响,通常我们只能意识到识不到加工过程(孙彦2007)。52(系统2):系统2的操作是缓慢的、系列的、耗费资源的、更的和有意控制的;它们也相对灵活,并且潜在地受规则所支配。个功能是同时修正心理操作和外显行为的质量(Gilbert,2002st,2002)。怀疑是系统2的一种现象,是对一个人思考同一事念的能力的一个元认知性的评价(Kahneman2006)。52更多地行加工,非模快化,但52不容易受背景相似性、刻板印象的干扰进行,其加工过程和结果都可以被意识到(孙彦2007)。

物理,亮度,依赖性,视觉


图1.2物理突显中的可获得性显:描述了视觉中的参照依赖性。两个方形有相同。这表明一个面积的亮度并不是从这个面数。对亮度知觉的解释也需要有一个关于参照(adaPtationl。v。1)〕,这一参照值受到了亮度与小方块亮度差异大时,背景就突显出来得更白了。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224;F830.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小将,刘昌;汉诺塔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及特点分析[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1期

2 傅小兰,赵晓东;信息表征形式对解决贝叶斯推理问题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2期

3 宋广文;韩树杰;;场依存—独立认知方式干扰抑制的比较[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2期

4 王敏;阴国恩;曹瑞;;图形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判断的关系及机制的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2期

5 刘儒德;程铁刚;牟书;;电子地图导航中用户空间定向认知过程机制的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3期

6 张娣;张月娟;阎克乐;;不同干预方式、不同应激源对血压、心率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3期

7 杨丽珠;董光恒;金欣俐;;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大脑反应差异研究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3期

8 邹小們;我国证券市场回报率过度反应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3年04期

9 陆蓉;徐龙炳;;中国股票市场对政策信息的不平衡性反应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4年01期

10 苏冬蔚,麦元勋;流动性与资产定价:基于我国股市资产换手率与预期收益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4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N];解放日报;2006年

2 ;[N];解放日报;2007年

3 ;[N];解放日报;2007年

4 余南平;[N];解放日报;2007年

5 ;[N];解放日报;2007年

6 蒋娅娅;[N];解放日报;2007年

7 史晨昱;[N];上海证券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连淑芳;内隐社会认知:刻板印象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庄锦英;情绪影响决策内隐认知机制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邱扶东;心理学范式的旅游决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吴明证;内隐态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901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6901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4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