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生产率与技术效率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06 13:47
【摘要】:微观企业的生产效率是衡量经济运行是否健康的最重要的单一指标,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是整体经济效率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保障。全要素生产率是反映生产效率最有效的综合指标。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本文讨论了panel data下技术效率的估计、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分解,以及影响技术效率的外生性决定因素。 Panel data重要的特点是数据不仅包括样本个体间差异的信息,而且包括个体随时间变化的动态信息。Panel data的回归技术正是基于数据结构可能所包含的信息特点。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的精髓在于模型不仅考虑了生产者技术上的欠效率对产出的影响,而且考虑随机冲击因素对产出的效应。这是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区别于平均生产函数模型、确定性前沿生产函数模型的根本。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与panel data的结合,使得分析全要素生产率、相对前沿技术效率水平的动态变化特征成为可能。 本文运用中国大中型工业1995-2002年的企业数据,系统地研究37个两位数工业行业的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化特征,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将TFP的增长分解为前沿技术进步(FTP)、相对前沿技术效率(TE)的变化、配置效率(AE)以及规模经济性(SE)四大效率要素。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大中型工业企业1995-2002年期间的效率表现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在产出快速增长的同时,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并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1996-2002期间工业增加值以平均11.5%的速度增长,全要素生产率的加权平均增长率为6.8%。1996、1997两年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分别为-4.3%和-0.7%,1998-2002年分别以3.0%、7.5%、11.2%、8.2%和14.0%的速度快速增长。全要素生产率的迅猛上升体现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 (2)前沿技术进步已经成为生产率增长的核心动力。1996-2002年前沿技术进步对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平均约为14个百分点,1996年2.8个百分点、1997年5.94个百分点、1998年9.01个百分点、1999年12.3个百分点、2000年15.3个百分点、2001年18.9个百分点,2002年前沿技术进步的贡献更高达22个百分点以上。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行业的前沿生产函数曲线受技术的推动向上大幅度移动,使得生产率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F224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杨元泽;赵会玉;;地方政府竞争提高了经济效率么?——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张靖;钟若冰;廖菁;张菊英;韩亮;曹勤;;四川省340家公立医院技术效率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J];重庆医学;2011年25期

3 赵红;;环境规制对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中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8年03期

4 吴振球;李华磊;;我国上市零售企业行业内并购技术效率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年07期

5 孙爱军;董增川;王德智;;基于时序的工业用水效率测算与耗水量预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6 孙爱军;董增川;张小艳;;中国城市经济与用水技术效率耦合协调度研究[J];资源科学;2008年03期

7 郭云辉;;会计师事务所生产效率实证分析——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J];中外企业家;2012年2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郑循刚;区域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对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张各兴;中国电力工业: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赵红;环境规制对中国产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刘涛;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灌溉节水治理模式及其绩效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6 邓宗兵;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崔永红;西部农业投资效率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8 冯卓;基于SCP框架的中国能源产业环境规制政策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易丽;我国工业增长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曹洁;中国烟草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分解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3 曾文宏;能源约束下中国工业增长效率[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蔡梅芬;我国机械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研究[D];集美大学;2012年

5 宋红印;基于DEA的中国节能减排视在潜力分析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6 金城;基于紧凑城市视角的技术效率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7 王伟华;广东省工业企业成本效率的随机前沿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997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6997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d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