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中国饲料加工业区域集中与效率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6 19:38
【摘要】: 饲料业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一个国家畜牧业的发展水平,也是衡量现代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自从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方针以来,饲料工业的发展速度曾达到了29.5%的递增率,我国饲料工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中,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自从2000年以来一直保持世界第二大饲料生产国的地位.饲料产业决定着牧业的发展前途,是发展畜牧养殖业、实现畜牧养殖业现代化、商品化的重要手段,同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对促进我国畜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保障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丰富菜篮子做出了重大贡献.发展饲料产业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饲料业也在向国际化发展,饲料业的对外开放已成为必然趋势,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所面临的不仅是国内同业的竞争,还有国际同行的挑战,尤其是中外企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能否在竞争中取胜,关键在于竞争力的大小.效率是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提高饲料业的效率,是防范经营风险对外开放的关键,是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此,正是基于这一目的,本文以期通过对我国饲料加工业区域集中度、生产率及其效率和绩效的评价,探索提高中国饲料业效率和绩效的途径. 论文以集中度和效率为主题,结合饲料加工业的行业特点,运用生产率和效率理论、产业经济等理论,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对饲料加工业的生产率和效率加以评价,研究了饲料加工业的区域集中度及其与绩效和效率的关系,最后利用Panel Data数据定量分析了影响饲料加工业生产率增长和效率提高的各种因素。本研究首次从生产行业的角度研究市场集中与效率之间的关系,从而来弥补单纯从一个方面对生产行业进行研了的不足.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从静态方面对中国饲料业各省份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测算、比较和分析的结论是:各省份和东中西部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差异较大。我国东部饲料加工业的平均综合技术效率水平高于中、西部,充分体现了我国饲料加工业的生产效率状况与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状况是一致的.从各省区来看,研究期内省区间饲料生产的综合技术效率水平差别较大,最高省区与最低省区其效率相差3倍多,而且不同省区综合技术效率受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 从动态方面对各省区和三大区域饲料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变化分析结论是:总体上,我国饲料生产率从1998-2005年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全国平均TFP增长率达到12.1%.饲料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在三大区域均处于逐年增长的态势,但与静态研究表现出相反的状况,即西部TFP增长最快,中部次之,东部增长的最慢.从各省区的生产率增长来看,全国各地区,生产率基本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只有新疆地区有所下降).从TFP的构成来看,全国饲料加工业年均TFP12.1%的增长率,更多的来源于技术进步的变化,而且不同的省区其TFP增长的构成是不同的. 对中国饲料业不同所有制企业综合技术效率及其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七种所有制综合技术效率值全部是逐年增加的,年均效率最高的是股份合作企业,最低的是国有企业;纯技术效率最高的、最低的所有制仍然是股份合作企业和国有企业.规模效率值普遍较高,最高的所有制是集体企业,规模效率最低的是国有企业. 我国饲料加工业的集中度较低.整体上我国饲料产业呈现了一定的集中,但集中的发展趋势不明显.当前中国饲料业所存在的X非效率问题,主要是集中度低过于分散而引起的,我国当前饲料业出现的市场集中度较低与X非效率较高并存的现象,是低集中产业的管理无效率问题.中国饲料加工业集中与利润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表明,地区集中度与行业的获利能力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另外发现饲料业的猜测弹性α很小,说明本行业集中度小,,企业之间不存在合谋,产业整体存在很低的市场力量.需求弹性η也很小,各个地区之间很难通过控制价格来提高本地区行业的盈利能力.通过对饲料加工业绩效的市场力量假说和效率结构假说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我国饲料市场存在修正的效率结构假说.综合技术效率对饲料业的绩效及市场集中有积极影响,规模的扩张在增加市场份额的同时也提高了饲料企业的绩效,表明饲料市场存在着一定的规模经济. 从各因素对TFP及构成增长影响的计量结果,发现资产规模对各地区饲料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对技术效率的改善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产权结构对TFP增长及其构成因素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均有显著影响;技术的资本密集程度(RCL)对TFP增长及其构成的影响均表现为明显地促进作用;市场占有率对TFP增长的影响在估计结果显示饲料行业还属于竞争性行业,没形成市场力量,没有垄断利润存在;经营管理费用对饲料行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比较明显,减少管理费用的支出,将会提高TFP增长.同时运用对比的方法对饲料行业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综合技术效率及成要素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对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效率的影响作用是有差别的.
【图文】:

结构比较,饲料,年均增长,肉食品


资料来源:《全国饲料工业统计资料》199于一2005增长幅度很大,由1990年的51万吨增长到2005年2498.34万吨,年均增长29.84%(见图2一3)。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由1990年的21万吨增长到2005年的471.77万吨,年均增长24,5%(见图2.4)。由表2一3可以看出,90年代前几年配合饲料发展平稳,1998一1999两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对畜禽产品的消费增长幅度减弱,造成饲料生产增长减缓。1999年我国人均肉食品占有量47.3千克

饲料加工企业,情况,饲料加工业,统计资料


.辽宁省.其余省区图3一 52005年全国饲料加工企业数t情况资料来源:全国饲料工业统计资料(2005)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全国饲料加工企业数达15518家,山东省共有1678家,占全国10.81%;河北省有1262家,占全国的8.13%;四川省有1241家,占8%;河南省有1106家,占7.13%;辽宁省有1031家,占全国的6.64%;其余省份的饲料加工业一共占全国总数的59.29%(如图3一5)。从数字上看我国饲料加工业集中度比较低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326.5;F224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宁攸凉;陈绍志;乔娟;宁泽逵;;中国饲料工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饲料工业;2012年1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杰;基于“系统流”理论的中国玉米产业系统协调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彭超;河北省饲料企业发展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2 曾南燕;基于企业资源论的我国上市饲料公司竞争优势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001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7001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8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