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人力资本动态匹配与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发布时间:2020-06-17 06:46
【摘要】:转变外向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并不是要放弃外向型经济而通过单方面扩大内需来促进增长,而是要对我国现有的外向型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使之形成“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我们所处的时代,经济全球化步伐正在加速推进。经济全球化表现为一国在开放其国内市场的同时,逐步融入新型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的过程。所谓“新型国际分工”不是指传统的基于产业间贸易的分工,而是指基于同一产业(或产品)内部同一产业链条上的不同环节的分工。在这样一种新型的国际分工框架下,对于中国来说,转变现有的外向型经济模式意味着提升国际竞争力以参与国际竞争,最终目的是为了促成本国出口产业跃升到国际产业链高端上以获取高附加值。 本文在全面考察当前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方式及其演进过程基础上,通过分析中国对外开放中逐步形成的劳动密集型出口优势行业经济模式的路径和现实格局为切入点,进一步深入剖析这种模式和格局导致中国出口产品大都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低端并造成价值单方面向外转移的机制。同时,结合借鉴所有发达国家基本上都是以培育和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而获得国际竞争力的现实,本文重点从培育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相匹配的专业人力资本的角度,基于产业全球价值链跃迁、动态比较优势转化、外向型产业结构升级、动态规模经济和产业国际竞争力五个维度,把同一问题,从紧密一致的五个方面促成了现有外向型发展模式发生转变机理的综合研究。然后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建立新型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通过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用以刻画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对中国外向型产业演变的特征化事实进行了细致描述,并基于产业特征考察了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 (2)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般均衡理论模型系统地阐述了产业人力资本、产业人力资本在各个部门间的匹配对产业垂直专业化水平、产业在国际产业价值链的位置以及产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产业整体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并且伴随着人力资本在产业不同部门间的合理匹配不仅有助于产业全球价值链的跃迁,而且能够实现产业技术水平的长期进步,从而最终能够实现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结合时间趋势特征、人力资本结构特征和行业特征来考察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比较优势动态演变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低技能劳动力相对规模相对来说只存在静态比较优势,而高技能劳动力相对水平则具有动态比较优势。这表明,人力资本结构决定了一个国家中长期的竞争力,过去我们依赖低技能劳动力的成本竞争模式,使得我国一些产业具有短期的国际竞争优势,但是,过多依靠低技能劳动力成本优势获得产业竞争力,容易让给我们产业一直围绕低附加值产业上,从而产生“比较优势陷阱”。同时,在本文的模型中也表明,相对低技能劳动力规模优势只有可能在短期收到一时之效,要想获得持久的比较优势,需要人力资本结构不断优化,提高高技能劳动力的占比。低技能劳动力已经不能和产业结构升级相匹配,实现产业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人力资本结构需要与之动态匹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同时,本文把人力资本的外部性从静态外延特征扩展到动态外延特征,分析了在人力资本累积中进一步产生人力资本自身升级,并由此引致进一步更大程度的外部性所能够有效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研发部门的效率,从而能在长期培育了产业动态比较优势,促使产业不断向更高级的产业升级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幅度提升的机制。 (4)基于适宜技术理论和偏向性技术选择理论,通过构建理论模型,系统分析了人力资本匹配、偏向性技术选择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一个产业的技术选择需要同这个产业的人力资本水平相匹配,同时和该产业以及整个经济的人均产出、技术进步水平相关。并且只有当二者合理匹配时才具有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化和升级的基础条件。同时,当产业采用偏向性技术进步时,有助于克服“比较优势陷阱”,实现出口贸易的动态升级。因此,只有选择和偏向性的技术相匹配的人力资本水平时才能形成产业的动态比较优势。因此,人力资本水平、技术选择和产业升级之间其实是一个不断匹配的动态过程。只有当他们之间不断匹配,相互引领才能形成产业的动态比较优势和出口贸易的动态升级,并且引致人力资本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技术的长期进步。 同时,本文还构建了“自我实现”发展方式模型,并且和“被牵牛鼻子”发展方式进行比较。“自我实现”发展方式意味着产业本身可以竖立一个技术目标,即存在一个潜在的技术水平。在这个潜在技术目标的牵引下,通过对初始人力资本的选择和最优的研发投入,也将引致人力资本进一步升级和技术水平的跳跃式进步。这体现了产业升级过程中,有目标的自我选择和没有目标的被动模仿之间的差异。有目标的自我选择是产业史无前例的自主创新过程,尽管需要经历人力资本和研发之间的不断相互作用,不断试错的试验阶段,但是能够实现人力资本的升级和技术的跳跃式进步,从根本意义上实现外向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发生转变。 (5)本文立足于产业视角,围绕规模经济这一核心思想,在区分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人力资本具有类似于学习曲线和研发的动态规模经济特征模型。本文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的要素功能及其人力资本的外部性也具有类似的动态规模经济效应。除此之外,人力资本的外部性所产生的知识溢出效应,也能产生动态外部规模经济,因此,人力资本的动态内部规模经济和动态外部规模经济共同促进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6)在综合以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有关建立我国新型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一揽子”政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49.21;F752
【图文】:

总出口,中垂,程度


通过计算出相关产业的垂直专业化比率,我们绘制出1992-2009年我国总体垂直专业化程度的变化趋势以及变动幅度,具体见图3.1所示:0.25 I —VSS (总体) —线性(VSS (总体))—0.2 ——0.15 一-y = O.OOGGx+O. 09170.1 一一一 0.05 Q * ‘ I I I I I ( I 1 1 f 1 1 1 1 1 1 1 I1992 1993 1 994 1995 1996 1997 1 998 1 999 2000 2001 20 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 00 9 2010图3.1总出口中垂直专业化比率变化根据图3. 1可以看出,我国总体垂直专业化程度处于不断提高的趋势,根据计算,总体垂直专业化程度提高的边际幅度为0. 0066,即,随着时间的变动,每增加一年,我国的垂直专业化程度提高0.0066。但是,根据图3.1也可以看出,尽管我国总体垂直专业化程度在处于不断提高的态势,但是不同时期,垂直专业化变动程度不一样。为此我们着重考察加入WTO前后我国总体垂直专业化程度变动情况,用以比较对外^u放程度对我国垂直专业化的影响,具体检验结果见图 3.2。0. 20 -r- — --VSS (WTO前) 一VSS (WTO后)----线性(VSS WTO前))—-线性 wsswro后))NB0.2 ,r 。^Z一 y = 0. OlOOx+0. 0433

程度,线性,总出口,加入WTO


图3.1总出口中垂直专业化比率变化根据图3. 1可以看出,我国总体垂直专业化程度处于不断提高的趋势,根据计算,总体垂直专业化程度提高的边际幅度为0. 0066,即,随着时间的变动,每增加一年,我国的垂直专业化程度提高0.0066。但是,根据图3.1也可以看出,尽管我国总体垂直专业化程度在处于不断提高的态势,但是不同时期,垂直专业化变动程度不一样。为此我们着重考察加入WTO前后我国总体垂直专业化程度变动情况,用以比较对外^u放程度对我国垂直专业化的影响,具体检验结果见图 3.2。0. 20 -r- — --VSS (WTO前) 一VSS (WTO后)----线性(VSS WTO前))—-线性 wsswro后))NB0.2 ,r 。^Z一 y = 0. OlOOx+0. 0433

本文编号:27172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7172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4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