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7 18:01
【摘要】: 居民消费率过低是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一个长期结构性问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分析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居民消费产生的影响,首先对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状况进行了介绍,然后讨论了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渠道,最后总结了新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与居民消费的经验关系。 新中国建国以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特点体现为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差异。新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历史演变过程可分为年轻型(1949-1964年)、成年型(1965-1999年)和老年型(2000年以来)三个阶段。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在地域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东部发达地区老龄化进程一般更快,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尚未步入老龄社会。 人口年龄结构的不同发展阶段对居民消费具有不同的影响渠道。短期内,人口生育率冲击会增加人口总量,并提高抚养系数。长期内,这种冲击还会传导到就业和老龄化。就业高峰冲击一方面由于劳动人口的增加而提高产出,并且就业高峰意味着较低的总抚养系数,这有助于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另一方面,就业高峰冲击又会降低人均资本存量,并且就业竞争会压低长期均衡工资水平,这又会降低居民消费。短期内,由于老龄人口只花费过去的积累,老龄化冲击会增加消费,但它会减少劳动人口,降低未来的产出和居民消费水平。但如果老龄化诱致的技术进步足够抵消老龄化导致的劳动人口的减少,未来的产出和消费则不一定下降。日本、亚洲“四小龙”和中国经济起飞时都正好处于“人口红利”时期,经济增长带动了居民消费不同程度的上升。但中国居民消费率的事实表明,“人口红利”与居民消费之间并未显示出显著的正相关。 本文首先分析了新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第一个阶段——人口生育率高峰冲击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使用中国1952-200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和两种不同的方法,对中国实际居民消费与实际GDP、人口自然增长率三个变量进行协整检验和回归后发现,无论是在长期还是短期,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表明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是中国居民消费率下降的重要原因。鉴于目前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已接近谷底,因此,如果维持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可以推断未来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对中国居民实际消费率的影响将是有限的。 人口生育率高峰冲击之后,是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第二阶段——人口就业高峰冲击。本文也同样使用了中国1952-200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和两种不同的协整回归方法来分析就业高峰冲击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这部分在上述三变量的基础上,将就业人口比率引入计量模型,以分析就业高峰冲击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对中国实际居民消费与实际GDP、人口自然增长率、就业人口比率的协整检验和回归结果表明,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居民消费之间仍然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无论是在长期还是短期,衡量就业高峰冲击的就业人口比率与中国实际居民消费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在分析中国人口年龄变化的第三阶段——人口老龄化冲击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本文使用了中国1989-2004年的省际宏观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并区分了儿童抚养系数和老年抚养系数对居民消费的不同影响。结果发现,中国儿童抚养系数对居民消费率具有弱显著的负影响,但这种影响在数量并不大;而中国老年抚养系数与居民消费率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对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实证结论基本是一致的,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与居民消费之间并不存在稳定的关系,因此,不能认为人口年龄结构对中国居民消费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而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长期下降是中国居民消费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C924.2;F126.1;F224
【图文】:
根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2007)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计划生育工作加强,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总和生育率已降到 1.8 左右。如果能够保持总和生育率继续稳定在 1.8 左右,中国的总人口预计将于 2010 年、202年分别达到 13.6 亿人和 14.5 亿人,2033 年前后达到峰值 15 亿人左右(见图 2-1)。适龄劳动人口总量庞大。中国 15-64 岁的适龄劳动人口 2000 年为 8.6 亿人,而 201年预计将达到高峰 10.1 亿人,比发达国家劳动年龄人口的总和还要多,因此,可以预计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都不会存在劳动力短缺问题。
公共财政体系的巨大压力。中国人口老龄化还有一个特点是,由于中国是一个二元经济,改革和开放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使农村老龄化形势更为严峻。尤其是农村社会制度不健全,这使得农村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比城市更为突出。从地域由于经济不发达,养老保障制度不健全和青壮年人口的流失,中国中、西区面临的人口老龄化比东部发达经济地区更严重。关注广大农村地区庞大中的贫困化和边缘化问题十分重要。
本文编号:2717957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C924.2;F126.1;F224
【图文】:
根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2007)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计划生育工作加强,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总和生育率已降到 1.8 左右。如果能够保持总和生育率继续稳定在 1.8 左右,中国的总人口预计将于 2010 年、202年分别达到 13.6 亿人和 14.5 亿人,2033 年前后达到峰值 15 亿人左右(见图 2-1)。适龄劳动人口总量庞大。中国 15-64 岁的适龄劳动人口 2000 年为 8.6 亿人,而 201年预计将达到高峰 10.1 亿人,比发达国家劳动年龄人口的总和还要多,因此,可以预计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都不会存在劳动力短缺问题。
公共财政体系的巨大压力。中国人口老龄化还有一个特点是,由于中国是一个二元经济,改革和开放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使农村老龄化形势更为严峻。尤其是农村社会制度不健全,这使得农村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比城市更为突出。从地域由于经济不发达,养老保障制度不健全和青壮年人口的流失,中国中、西区面临的人口老龄化比东部发达经济地区更严重。关注广大农村地区庞大中的贫困化和边缘化问题十分重要。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曾祥旭;低生育水平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力;美国消费信贷历史演变及其借鉴[D];浙江大学;2011年
2 梅秀花;中国人口结构变化对储蓄的影响[D];辽宁大学;2011年
3 周文超;黑龙江省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179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717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