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人民币“双率”调整与我国贸易收支平衡调控研究:理论与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30 17:23
【摘要】: 贸易收支平衡对一国外贸发展至关重要,过大的贸易顺差或贸易逆差均不利于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增长。自1994年以来逐年累积的巨额贸易顺差使我国面临日益增多的国际贸易摩擦和巨大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影响贸易收支平衡的因素十分复杂,其中,汇率主要通过价格因素直接影响一国的进出口,还通过外国直接投资(FDI)间接影响一国的进出口,进而影响贸易收支;而利率除通过汇率途径影响贸易收支外,还会通过外贸企业融资成本途径影响进出口,从而影响贸易收支。汇率和利率对贸易收支影响的复杂性就使得双率协调对于保持贸易收支平衡稳定增长显得尤为重要。2007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和利率同时升值,导致我国外贸出口和贸易收支大幅度下滑,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措施也引起部分学者的质疑。因此,研究“双率”(汇率和利率)的组合调整对一国的贸易收支产生怎样的影响,在当前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如何利用“双率”政策组合有效促进我国外贸的稳定发展和贸易收支的适度平衡,既有理论价值,更具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文围绕人民币双率调整与我国贸易收支平衡调控,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展开研究,全文由8章组成。第1章导论,概述了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论文的结构安排。第2章就“汇率变动、利率变动影响贸易收支,贸易收支平衡调控”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第3章概要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双率”调整的协调性与贸易收支的变化;第4章首先从微观视角将企业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构成要素归为劳动力工资成本、生产投入品价格成本和资本利息成本,通过构建企业利润最大化模型,求解企业出口价格和国内市场销售价格的要素成本函数,并通过企业的加总求和推导出一个行业和一国的出口影响因素,从微观视角全面分析了影响一国进出口的主要因素。其次,通过进出口方程的理论模型分析影响一国不同行业、不同市场竞争结构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推论汇率和利率变动对一国贸易收支产生的不同影响,从而在理论层面分析了“双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第5章从一国出口需求与供给均衡、进口需求与供给均衡的视角出发,推导出一国贸易收支影响因素的实证方程,利用协变模型实证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和利率变动对我国贸易收支总量、国别贸易收支和商品类别贸易收支的影响。第6章引入外国直接投资变量,通过建立理论模型证明汇率、利率、贸易收支和外国直接投资变动之间的循环传导机理。实证分析了在外国直接投资的传导路径下,人民币汇率和利率变动对我国贸易收支产生的影响,并与没有外国直接投资传导时的双率变动的相关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第7章在5、6两章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的DD-AA模型和TB模型的拓展,研究并探讨了促进我国外贸的稳定发展和贸易收支的适度平衡的人民币“双率”政策组合。 论文的主要结论:(1)贸易收支与相对国民收入水平、人民币汇率、人民币相对利率、劳动力相对工资、生产投入品相对价格成反比,与外国直接投资成正比,各变量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大小依次为相对国民收入水平、人民币汇率、外国直接投资、人民币相对利率、劳动力相对工资和生产投入品相对价格。(2)人民币“双率”变动对贸易顺差国的影响要大于对逆差国的影响,对竞争性越强的商品类别的贸易收支影响越大。(3)“双率”升值时,加工贸易型外国直接投资对一国贸易收支的下降有缓冲作用;“双率”贬值时,短期内外国直接投资对贸易收支额下降有缓冲作用,长期则有放大效应,外国直接投资在“双率”变动时均能起到缓冲贸易收支波动的作用。(4)在当前世界经济衰退背景下,促进我国贸易收支平衡发展必须在下调人民币“双率”的同时,注重双松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搭配,政策实施重点应放在对我国贸易收支贡献较大的机电行业、轻工业和纺织服装业。 本文的创新之处:(1)研究了“双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从微观视角将企业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构成要素分解为劳动力工资成本、生产投入品价格成本和资本利息成本,通过构建企业利润最大化模型,得到企业产品出口定价模型。利用出口供需均衡和进口供需均衡条件,将产品出口价格的影响变量纳入一国贸易收支方程中,实证分析人民币汇率和利率变动如何影响我国贸易收支,较之过去仅研究汇率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更加完善合理。(2)研究了“双率”变动情况下,加工贸易型外国直接投资对一国贸易收支有平衡稳定增长作用。将外国直接投资作为一国进口需求和出口供给的主体变量纳入一国贸易收支影响因素的实证方程,通过研究“双率”变动对其在长短期的不同影响,发现加工贸易型外国直接投资在“双率”变动时都有缓冲贸易收支波动的作用(“双率”升值时,外国直接投资对贸易收支的下降有缓冲作用,“双率”贬值时,短期内外国直接投资对贸易收支额下降有缓冲作用,长期则有放大效应)。(3)研究了“双率”调整对产品市场均衡、货币市场均衡和贸易收支均衡的动态调整作用,探讨了在全球经济衰退背景下保持我国贸易收支平衡稳定增长的“双率”协调政策及其实施重点。利用实证分析结果中“双率”对贸易收支有实际影响这一结论对传统的DD模型(产品市场均衡)和TB模型(贸易收支均衡模型)进行拓展修正;利用货币分析法,将一国的货币供给分为国内基础货币供给和主要由外国直接投资和贸易收支产生的外汇储备货币供给两个组成部分,对传统的AA模型(货币市场均衡)进行拓展,并将上述三个拓展模型纳入同一个框架分析一国宏观经济内外均衡,较之过去那些不考虑利率影响贸易收支及外汇储备供给影响货币市场均衡的相关分析更为合理。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822;F752.6;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起兴;;人民币跨境热的冷思考[J];中国外汇;2011年09期

2 黄辉;;关于人民币汇率的思考[J];金融经济;2005年12期

3 王大贤;;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应该由谁掌握[J];金融经济;2011年11期

4 曹代福;曹征;;对跨境人民币结算的思考[J];投资研究;2010年08期

5 王大贤;;对进一步推进我国跨境人民币金融业务的研究[J];投资研究;2010年10期

6 苗淼;;境内外人民币衍生产品比较及我国人民币衍生品市场发展策略研究[J];吉林金融研究;2009年02期

7 李浩仰;;人民币汇率对我国通胀的影响[J];改革与开放;2011年12期

8 石磊;;独立自主的汇率政策开始改变市场预期[J];国际金融;2007年05期

9 ;周其仁论人民币汇率[J];上海经济;2011年08期

10 孙素淑;;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J];金融经济;2005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綦刚长;;金融危机条件下的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2 逯新红;;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政策建议[A];中国与世界年中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C];2010年

3 汪争平;;人民币实际汇率调整对深圳经济的影响[A];2003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特区发展与国际化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秦迎霞;边策;吴润衡;;人民币升值条件下的纺织品贸易中存在J曲线效应吗[A];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席彦群;;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企业现金流的影响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沈国兵;;汇率机制改革后人民币汇率与利率关系:经验研究[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郑建明;;汇率理论的最新发展及汇率变动的资产价格效应——兼论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宏观调控思路[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焦娜;郭其友;;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劳动市场从业率影响的动态弹性分析[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林斌;;央行最优干预下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基于信号效应和资产调整效应的动态分析[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周艳;刘红;;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江苏省外贸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贸易引力模型[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宇 李延霞;人民币汇率是否会“逆转”进入贬值通道[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2 辛华;人民币汇率是否进入贬值通道?[N];江苏经济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王辉;人民币汇率期权交易将推出[N];中国证券报;2010年

4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梅新育;久违贸易逆差警示人民币汇率逆转风险[N];中国经营报;2010年

5 单羽青;汇丰预测——人民币汇率年中可能小幅升值[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张明;趁美元加息 放宽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N];中国经营报;2004年

7 独立经济学家 向松祚;人民币汇率“低估”无涉金融危机[N];经济观察报;2008年

8 陆前进;人民币汇率又到三岔路口[N];民营经济报;2008年

9 记者 熊争艳 孙奕;人民币汇率最近波动“完全正常”[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10 上海第一财经频道主持人 马红缦;人民币若贬值不利危机应对[N];市场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俞开江;人民币“双率”调整与我国贸易收支平衡调控研究: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唐亚晖;人民币汇率失调的测算及汇率传递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周艳;汇率变动、贸易失衡与政策选择:中国的经验[D];厦门大学;2007年

4 杨雪峰;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波动效应与稳定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谷宇;人民币汇率体制变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6 李雅丽;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商品价格影响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7 张斌;90年代的国际收支:原因、趋势与政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吴骏;动态购买力平价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9 刘凤娟;人民币汇率、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理论与经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马骥;人民币汇率调整的贸易效应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龙;人民币汇率问题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张华;基于弹性价格货币模型的人民币汇率失衡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3 叶莉;中国入世,人民币汇率调整与汇率制度改革[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4 董萍;人民币汇率体制探讨[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5 孙定一;人民币汇率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6 关晓红;人民币汇率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7 徐万教;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伍梓延;WTO与IMF框架下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朱艳嫣;新时期人民币汇率制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2年

10 李豫生;论加入世贸组织后人民币汇率的走势[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7355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7355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a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