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基于道德风险视角的最后贷款人救助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2 01:23
【摘要】: 最后贷款人救助是中央银行的一项古老职能。在金融全球化、一体化和自由化的大背景下,金融运行环境更加错综复杂,系统性风险的程度、深度和广度大大超过传统认知范围,最后贷款人的内涵与外延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央银行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能面临巨大挑战。道德风险是最后贷款人救助政策与生俱来的副产品,但是这一问题始终悬而未决,2003年新的巴塞尔协议最终没有把最后贷款人写入其中。因此,研究最后贷款人救助政策引发的道德风险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认识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从挤兑传染与最后贷款人的关系入手,探讨了最后贷款人在消除挤兑传染方面的基础性作用,研究了最后贷款人救助引发的道德风险的起源和危害。以此为逻辑起点,论文引入了最后贷款人救助决策模型,研究道德风险对中央银行救助决策的影响,结论表明传染挤兑才是中央银行救助决策的关键因素,道德风险仅被看作是防范挤兑传染的副产品;立足救助决策模型的政策含义,研究了“大而不倒”政策下银行规模和风险行为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运用博弈论方法证明“建设性模糊”能够减轻最后贷款人救助引发的道德风险。论文深化了新金融危机下救助决策模型结论的研究,探讨了如何适应金融市场发展趋势,最后贷款人救助政策在防范风险传染基础上有效减轻道德风险;以次贷危机中美联储救助政策为例展开实证研究,对未来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论文将救助政策引发的道德风险分析框架应用于国际最后贷款人和我国最后贷款人的救助实践。对出于防范道德风险需要的IMF贷款条件机制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IMF选择性救助的政治经济学,最后得出IMF的救助政策不是在减轻道德风险,相反是在放大道德风险的结论;长期以来,我国最后贷款人“异化”的行为特征直接导致严重的道德风险,降低我国最后贷款人救助的道德风险必须三管齐下:构建完善的最后贷款人制度、运用“建设性模糊”政策和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安排。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832.4;F224
【图文】:

大银行,小银行,资产收益,倾向于


而不倒政策的影响下,银行将倾向于增加倒闭的风险。从银行收益率来看,20世纪80年代末期美国银行的平均收益显著低于其70年代的平均收益。图4一2表明了这一事实。把银行分为两组,总资产超过100亿美元的(大银行)为一组,少于这一数量的为另一组。80年代收益率的下降在两组中都存在。然而,从图中可以明显发现,在80年代的后半段,大银行经历了一个特别动荡的时期。1991年以后银行收益率得以恢复,超过了70年代的水平,并且从那以后一直相当稳定。刁|l|||.美国保险商业银行年平均资产回报 1.50l。00 0.500。00一 0.50一l。00办 办 办办二二二7\了 了一一一一尹、、 ___一、入 ___

来源,资产收益,资产,银行


来源 :ReportofConditionandIneomeData(callReport):FederalReserveBandofChieagoWebPagC·从资产收益的方差‘,来看,在图4一5中提供了两个子样本期的该计算结果。对所有的规模等级,资产(年)收益的方差在1991年后都显著下降了。而且,资产收益的变化与银行的资产规模并不呈现单调关系。在1984一1991年期间,资产超过100亿的银行比前一个规模等级的银行(那些资产在10亿到100亿之间的银行)具有更大的资产收益方差。然而,1991年以后这一模式消失了。(l():飞()%1984一1991().026%0《)2汤%吸,.(}2()%().()18%〔、.019笼f).川冬J呢二J奈(〕.〔)15%().(JI:飞%().川()%(J.()()5%(}.()(川览1_5朴力一]亿关儿l亿2.三亿美儿2,几亿l()亿关l()一川。忆关儿超过]()。亿关L少匕11、!().(j:生(》‘万().《)25%吸)()2(护荡‘jI卯凡兰人叭工().川{加‘瑞{卜《川8儿().()()5.爪().()()甘肠《).()()l‘枪().(冲0二生,兀().()()1%()()川芳〔).()()(踢.一_-.__.().()()忿‘儿____..口口汤「万美瓦汤r万一【亿关儿【亿一2.几亿关儿2几亿一lo亿美儿l汗]()。亿丈儿超以l()(〕?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危勇;;美国次贷危机中最后贷款人政策研究[J];金融与经济;2008年04期

2 杜金岷;危勇;;最后贷款人道德风险理论及政策启示[J];武汉金融;2007年05期

3 黄荣哲;农丽娜;;模糊的金融稳定目标与建设性模糊的有效性——以稳定资本市场为例[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刘胜会;;流动性供给、最后贷款人与金融系统稳定:一个次优选择[J];财经科学;2011年09期

5 周玉坤;;存款保险制度安排与央行最后贷款人功能发挥[J];东岳论丛;2008年04期

6 谢保嵩;系统性风险、金融稳定与中央银行[J];西南金融;2004年09期

7 王硕平,陈志刚;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改革问题探讨[J];南方金融;2004年10期

8 钱谱丰;;中央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发展[J];中国金融;2011年17期

9 徐宝林;郭建伟;;美国最后贷款人:经验与启示[J];银行家;2006年04期

10 徐洪才;;全球金融危机对完善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启示[J];中国金融;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达;;存款保险制度及其有效性研究——基于A—G模型的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山东省金融稳定报告(2007)摘要[A];2007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君生;;严打整治非法地下私彩全力维护社会金融稳定——对县域严打“地下私彩”维护社会金融稳定的调查思考[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4 陆磊;;非均衡博弈、央行的微观独立性与最优金融稳定政策[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5 郭斌;;公司债券市场与金融稳定[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6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王敏;;“一行三会”体制下的金融宏观调控与监管协调的综合效能研究[A];2005年山东省金融学会重点研究课题成果[C];2005年

7 李巍;张志超;;不同类型资本账户开放对金融不稳定的影响——兼论中国最优开放时点的选择[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8 刘桂荣;;征信体系建设: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的新视角[A];上海市经济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进一步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几点建议[A];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加快广东金融强省建设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优化金融生态 建设金融强省[A];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加快广东金融强省建设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启阳;中央银行如何发挥金融稳定的作用[N];金融时报;2004年

2 FN记者 杨建莹 付平;深化改革 促进金融稳定[N];金融时报;2005年

3 张健华 博士;中央银行与我国的金融稳定[N];金融时报;2004年

4 主持人:本报记者  章永哲     特邀嘉宾: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松奇          西南财大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刘锡良;维护金融稳定是中央银行天职[N];金融时报;2006年

5 记者 付平;建设金融安全网 营造良好金融生态[N];金融时报;2005年

6 那复祺;金融稳定至关重要[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7 邹靓;人行上海总部:保持金融稳定需防范五类风险[N];上海证券报;2007年

8 张若斌;央行上海总部首次发布中国区域金融稳定报告[N];证券时报;2007年

9 通讯员 李国锋;“金融稳定协调创新机制”成效显著[N];赤峰日报;2005年

10 时卫干;市场化是金融稳定的根本之道[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危勇;基于道德风险视角的最后贷款人救助政策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2 李世宏;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3 郭建伟;最后贷款人[D];复旦大学;2006年

4 李娟;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2年

5 张启阳;论金融稳定与中央银行职能[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6 刘沛;开放经济下金融稳定的理论与实践[D];暨南大学;2003年

7 王心如;资产证券化与金融稳定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何林峰;中央银行在金融稳定中的作用[D];四川大学;2007年

9 卫红;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金融稳定:结构视角[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黄霞;流动性过剩与资产泡沫膨胀下的中国金融稳定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晓君;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探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周承坤;我国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3 朱锦平;后危机时代我国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创新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4 严琴;最后贷款人安排与金融危机[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5 马朝阳;金融稳定法律保障机制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友槐;金融稳定与金融安全网的建设[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郭子润;开放经济条件对金融效率的影响分析[D];浙江大学;2003年

8 孔琛;加强履行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责的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9 王曼洁;中央银行再贷款的范围和标准[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孙秉健;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金融稳定的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375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7375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c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