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下国有资本财务监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5 19:42
【摘要】: 无论是文献检索,还是我的工作实际,都表明“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下国有资本财务监管体系的建构”既是理论研究的空白,又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故我选择“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下国有资本财务监管研究”作为博士论文论题。 本文的逻辑框架与研究体系如下: 建构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下国有资本财务监管体系的理论基础是产权理论、两权分离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监督管理理论,其内在逻辑起点是产权理论,权能必然产生两权分离,因此,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一定形成目标不一致和(或)逆向选择,从而导致监督管理的实际需要,而监督管理实践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或内在规定是建构科学合理的业绩(绩效)评价体系,并且能够有高辨识率的业绩欺诈识别能力。 对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和国有资本流失现状的考察表明,国有资本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职能部门分割管理,权责利不清;所有者主体“越位”、“缺位”并存;激励约束机制缺失;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不科学。 论文主要创新点如下: (1)在新体制框架下对国有资本财务监管问题予以重新定位,建构了切实可行的监管模式框架。 (2)确定了国有资本分级财务监管主体和监管权责,重构了国有资本预算制度,确立其独立地位,研究了国有资本预算编制与监督审查的内容、步骤与手段。 (3)创建了系统的、科学的、易操作的面向国有资本财务监管的国有资本分层级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4)构建了国有资本财务监管的保障系统,即业绩欺诈识别系统。确定了定性识别的基本思路和实际操作方法,在变量尽可能精炼的前提下构建了具有更高识别率的业绩欺诈定量识别模型,浓缩深化了标识欺诈可能性的红旗标志,提高了模型识别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810.6;F123.7
【图文】:
几十年来国有企业经营绩效低下事实上已经成为经济学界的共识。然而,有企业为什么经营绩效低下和如何扭转这种局面的看法有较大的不同。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国有企业经营绩效差的主要原因是产权不清,而明晰产权转这种局面的关键所在。我们认为,国有制和国有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是内,如果不把产生这样的所有制安排和治理结构的外部原因先解决好,那么,企图改变原有的产权安排和内部治理结构的努力,都将事倍而功半。而且,使事情更糟,而不是更好。因此,在改革企业制度的同时,必须构建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下的国有资务监管体系。3.与西方公司治理模式不同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西方典型的公司治理结构如图 2-1 所示,股东大会经过选举产生董事会,会通过经理人市场选聘经理人,经理人受董事会雇佣工作,经营公司,董事表股东控制公司。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有企业的董事会和经理层再次委托企业的控制权和经营权,国有企业的董事经理层作为国资委的代理人,授权经营企业国有资产,国资委代表出资人对企业行使管理权和监督权。国资委代表政府派出外派监事会,外派监事会代表国资委行使对董事会和层的监督权。在图 2-2 中,交叉区 A 表示党委与政府的职能交叉;交叉区示准董事会与经理层的人员交替任职,交叉区 B 面积过大时,容易形成内控制。徐大立博士的研究发现,我国国有企业现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如下问题:(1)形成多级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链条过长,导致代理成本较高;(2)党委与政府职能交叉;(3)董事会和经理层职责不清,容易促成内部人控制;(4)国资委职能定位不清,既有政府职能,又有出资人职能[1]。
本文编号:2770279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810.6;F123.7
【图文】:
几十年来国有企业经营绩效低下事实上已经成为经济学界的共识。然而,有企业为什么经营绩效低下和如何扭转这种局面的看法有较大的不同。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国有企业经营绩效差的主要原因是产权不清,而明晰产权转这种局面的关键所在。我们认为,国有制和国有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是内,如果不把产生这样的所有制安排和治理结构的外部原因先解决好,那么,企图改变原有的产权安排和内部治理结构的努力,都将事倍而功半。而且,使事情更糟,而不是更好。因此,在改革企业制度的同时,必须构建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下的国有资务监管体系。3.与西方公司治理模式不同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西方典型的公司治理结构如图 2-1 所示,股东大会经过选举产生董事会,会通过经理人市场选聘经理人,经理人受董事会雇佣工作,经营公司,董事表股东控制公司。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有企业的董事会和经理层再次委托企业的控制权和经营权,国有企业的董事经理层作为国资委的代理人,授权经营企业国有资产,国资委代表出资人对企业行使管理权和监督权。国资委代表政府派出外派监事会,外派监事会代表国资委行使对董事会和层的监督权。在图 2-2 中,交叉区 A 表示党委与政府的职能交叉;交叉区示准董事会与经理层的人员交替任职,交叉区 B 面积过大时,容易形成内控制。徐大立博士的研究发现,我国国有企业现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如下问题:(1)形成多级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链条过长,导致代理成本较高;(2)党委与政府职能交叉;(3)董事会和经理层职责不清,容易促成内部人控制;(4)国资委职能定位不清,既有政府职能,又有出资人职能[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先治;基于价值的企业集团预算控制系统——预算控制变量与预算控制标准确定[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6期
2 吴晓灵,谢平;中国国有企业—银行债务重组的设想[J];财贸经济;1994年12期
3 谢茂拾;;我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框架设计[J];产权导刊;2005年05期
4 吴祥云;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若干思考[J];当代财经;2005年04期
5 陈为因;建立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的若干思考[J];国有资产管理;1999年03期
6 秦晓燕,张青山;外国政府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比较研究[J];国有资产管理;1999年04期
7 杨肃昌;西方国有企业监督机制评述[J];国有资产管理;2000年02期
8 林永经;对建立国有资本金预算的初步研究[J];国有资产管理;2000年03期
9 蒋恩尧,鲍芳芳;国有企业监控系统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国有资产管理;2000年04期
10 叶祥松;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演变及改革的目标模式[J];国有资产研究;1999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叶林 教授;[N];中国证券报;2005年
2 宋云中;[N];经济日报;2005年
3 ;[N];上海证券报;2006年
4 证券时报记者 林旭;[N];证券时报;2006年
本文编号:27702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770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