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的低碳生态城市产业规划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30 04:08
【摘要】:城市是复杂的、开放的巨系统,城市系统具有自组织特征。低碳生态城市的产业属于城市子系统,同样具有自组织特征。本文以自组织理论为视角,用自组织的研究方法对低碳生态城市的产业规划展开研究。低碳生态城的建设是近年来国内外城市发展的趋势,尤其在城市规划建设领域理论发展逐步趋于完善,建设实践已取得了一定成就的前提下,低碳生态城市整体发展迅速。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模式国内外已有较多案例,在建设内容上,从土地混合利用到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从绿色建筑的被动式、主动式节能到垃圾的循环处理规划设计,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理论总结和模式概括。然而,在规划建设理论基础上新建的低碳生态城市普遍存在经济发展滞后、经济活力不足、城市缺少吸引力和城市资源使用率低下等问题,其原因可归咎于城市内生性动力不足、城市产业发展落后、产城融合不够等未能遵循自组织规律发展的原因。本论文结合自组织理论体系,在生态学、经济学和城市规划学等理论基础上,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视角,对低碳生态城市的产业规划提出了有别于传统产业规划的分析方法。在论文的主体部分,本论文首先通过自组织和他组织演变规律、特征的对比,分析了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国内外案例,总结出了低碳生态城市在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和实现方法。其次,论文采用自组织理论体系下的时间序列分析法构建了低碳、生态的复合目标模型——绿色指数模型,并对绿色指数进行了自组织视角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分析。最后,论文结合自组织理论中的协同学理论方法分析了城市经济系统与城市低碳、生态复合系统目标的协同发展方式,即怎样的产业发展才是能够实现绿色指数目标的产业发展方式。具体而言,论文结合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运用复杂科学、系统学、生态学、经济学、城市规划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分析,将低碳生态城市的产业规划发展目标分解到低碳目标、生态目标和经济目标三个方面。(1)低碳目标的分析方面,论文将我国直辖市、省会城市、特区城市等35个重要城市的经济、环境、社会指标进行低碳目标的影响因子分析,分析得出对低碳目标影响的环境因素、碳排放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其他相关因素5个关键因子,14个影响因素;(2)生态目标分析方面,论文选取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确定的112个重点城市的横截面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最后得出了4个关键因子,9个影响因素,并以绿色指数作为目标指数分析了该指数与生态目标的9个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最后得出其中3个影响因素与绿色指数存在较强的相关性,最终构建出绿色指数模型;(3)经济目标的分析方面,将各产业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及产业结构分析,得出低碳生态城市的产业演变规律及其发展方向。实证分析方面,本论文运用绿色指数的模型,选取天津滨海新区的统计数据进行两个层次的产业分析。第一层次,运用绿色指数的计算模型,选取影响绿色指数的3个自变量的统计数据进行模型计算,估计出绿色指数目标的时间序列数据,再运用绿色指数目标数据与滨海新区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计算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城市低碳生态经济目标实现的相关系数,构建出产业与低碳生态城市目标发展的定量模型;第二层次,运用绿色指数目标时间序列数据与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及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七个细分产业进行产业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绿色指数与这些细分产业之间的定量模型关系。论文结合模型数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低碳生态城市为实现低碳、生态复合目标的产业经济发展方式,即在城市产业经济的自组织规律下城市经济增长与城市环境保护均得以改进的产业发展方式。论文最后分析阐述了低碳生态城市产业规划在城乡规划体系内的地位和作用,并以自组织理论为视角总结了低碳生态城市城乡规划体系内的产业分析、规划的主要方法,尤其针对城乡规划的各个层级的产业规划进行了剖析,并给出了如何进行各个层级产业规划布局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05;F299.2
【图文】:

技术路线图,低碳,规划研究,城市产业


低碳态城市产业规划研究技术路线

生态城市,天津,生态城


博士论文 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的低碳生态城市产上升到 0.47%。天津中新生态城现已居住人本 700 多亿元人民币;在中新生态城,国家动漫企业入驻,同时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也飞集团、皇明太阳能集团以及一批创业型基先生、华漫兄弟、博纳影业、华谊、读者集化创意、金融服务、节能环保等产业集群,2013 年 10 月,中新生态城已实现了 8 亿元的 75%,逐步发展成为生态城支柱产业之

城市样本,低碳,全域,碳排放


分析数据综合各类型指标体系,选取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生活污水集中处排放达标率、单位 GDP 二氧化硫排放量、单位 GDP 烟尘排放量、生活垃、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人均碳排放、单位 GDP 碳排放、人均 GDP、非、平均预期寿命、教育支出占 GDP 比重、城镇化率作为影响低碳生态城市量指标数据。原始数据主要来源是发改委 2013 年针对低碳生态城市分析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少波;都宜金;;低碳技术和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安徽科技;2009年12期

2 李向阳;李瑞晴;;低碳城市的缘起与发展路向[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袁男优;;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年01期

4 仇保兴;西方公用行业管制模式演变历程及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04年02期

5 付斯曼;代普达;陈廷龙;;基于控制性详细规划要素构建碳平衡模型及其操作措施的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12期

6 叶祖达;;低碳生态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本效益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1期

7 黄肇义,杨东援;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01年01期

8 周干峙;城市及其区域——一个典型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J];城市规划;2002年02期

9 陈彦光;;中国城市发展的自组织特征与判据——为什么说所有城市都是自组织的?[J];城市规划;2006年08期

10 杨保军;董珂;;生态城市规划的理念与实践——以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汪秉宏;车宏安;;复杂网络与复杂系统[A];第三届全国复杂动态网络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本文编号:27749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7749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c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