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增长、就业与公共政策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124;F249.2
【图文】:
13中国“增长型失护场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瑞亮;张安全;;河南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灰色关联理论[J];经营管理者;2010年23期
2 曹斌,李国平;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测度方法综述[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孙皓;石柱鲜;;中国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行业劳动力比率的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1年02期
4 王迎英;曹荣林;;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时空差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年03期
5 黄烈亚;翟印礼;梁霁;;林业产业结构变动对林业经济增长贡献及其空间差异分析[J];中国林业经济;2008年05期
6 张应武;;澳门经济增长与波动:基于产业结构变动视角的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9年11期
7 刘志杰;;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测算及其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9年23期
8 黄烈亚;翟印礼;梁霁;;产业结构变动与林业经济增长:贡献与差异[J];林业经济;2010年04期
9 张瑞;丁日佳;尹岚岚;;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能源消费影响的Panel data模型[J];商场现代化;2007年01期
10 张超;李楠;;1979-2008内蒙古经济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令华;;要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A];面向新世纪的中国经济[C];2000年
2 骆永民;袁春瑛;;论公共安全的维护与经济增长——基于产权保护理论的解释及空间面板数据的实证[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袁新华;李彩艳;缪为民;;我国渔业经济增长的制度经济学分析[A];2008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林嗣明;;福建省金融增长及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实证分析[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调研报告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5 罗光强;谭江林;;湖南宏观经济波动特征及其调控[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新生;;东亚地区现代化过程中的发展主义政治[A];中国经济现代化战略——第三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杨硕;;一个经济增长率——制度效率——专业化分工水平增长率相互制约模型的性质研究[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崔巍;;运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和谐社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建设和谐社会不必降低经济增长速度[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6年
9 郑长德;;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10 刘宪;;资产泡沫的分类及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振华;如何理解“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N];解放日报;2006年
2 记者 陈志萱;明年经合组织整体经济增长将放缓[N];经济日报;2006年
3 刘铮 张旭东;莫让“预期”落空[N];江苏经济报;2006年
4 ;亚行预测:中国今年增速为10.1%[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5 王光平;林毅夫:明后两年经济增长率仍会较高[N];中国证券报;2007年
6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吴建友;美国经济强劲回升[N];光明日报;2005年
7 记者 江亚平;印度经济涨与落 老天脸色很重要[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8 ;预计2006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升至2.1%[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9 特约撰稿 王建;防“滞胀”将逐步成主题[N];中国证券报;2006年
10 余根钱;警惕2006年经济增长的三个下坠力[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蒲艳萍;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增长、就业与公共政策[D];重庆大学;2006年
2 陈柏福;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关联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3 熊思敏;中国高增长低就业的全国与分区对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刘梅生;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薛占海;生态环境产业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6 陈广华;菲利普斯曲线动态机制与我国宏观经济波动态势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张志民;中国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演进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8 唐颖;东盟五国财政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陈炳福;中国的国防支出需求和政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10 卢二坡;转型期中国短期波动对长期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广国;吉林省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就业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刘璇;影响上海市青年就业的关键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东华大学;2007年
3 夏子敬;新加坡贸易开放、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D];吉林大学;2007年
4 潘淑清;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统计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2年
5 向建平;五强溪库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6 杨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安磊;中日韩产业结构整体性演进与合作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李德;中美服务业相对生产率比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9 杨云;福建省林业产业结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10 张营;我国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040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804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