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角度的中国低碳乡村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6 19:03
低碳发展模式不仅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经济发展的必由路径。中国乡村地区的经济保持了长期的增长,但是付出的沉重的环境代价。为了转变乡村地区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以低碳高效的低碳乡村发展模式作为未来乡村发展的方向,在融合农村发展理论及实践、低碳经济理论、生态补偿理论、农村循环经济理论和有关碳排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交叉、微观与宏观研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研究互相支撑的方法,建立中国低碳乡村发展的理论体系,并通过模型构建和数学工具对大量实践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对中国乡村过去一段时间的能源消费量和能源结构、碳排放量及碳排放结构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中国乡村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居民生计资本和城镇化等多个角度出发,探索中国低碳乡村发展与能源、产业、居民生计和城镇化之间的关系,得出了有指导意义的结论。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建立包括低碳乡村概念及内涵、低碳乡村发展阶段划分方法、低碳乡村发展模型、中国乡村碳排放指标体系、居民低碳意识在内的中国低碳乡村理论,并使用以上理论和方法对实践调研中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第二,以中国乡村碳排放指标体系为基础,借鉴城市和工业碳排放的核算方法,建立适合中国乡村特点的乡村碳排放核算方法,并以1999-2012年的统计数据为依据,核算中国乡村的碳排放量,分析中国乡村碳排放结构及影响因素,发现这一时期影响中国乡村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是乡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乡村能源结构。 第三,通过对华东、西南、华南、西北和华北地区的28个乡村调研资料的整理研究,按照低碳乡村发展阶段的划分方法对这些乡村的低碳化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对低碳乡村理论和实践有价值的经验及教训。认为目前决定中国乡村低碳化程度的主要因素是乡村能源结构、乡村居民生计资本总量及结构、乡村产业结构和城镇化。 第四,进行多角度的中国低碳乡村发展研究。以影响中国乡村碳排放和低碳化的主要因素能源结构、居民生计资本、产业结构和城镇化为研究角度。首先,核算1999-2010年中国乡村能源消费量及结构,以此为基础分析中国低碳乡村发展与乡村能源的关系;其次,通过中国乡村的产业结构现状与变迁趋势,分析产业结构与乡村低碳化的关系,提出低碳乡村发展中的产业升级战略;再次,通过对三个乡村居民生计资本的核算,探讨乡村低碳化过程中生计资本结构对乡村碳排放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后,总结中国城镇化的经验与教训,以此视角出发,分析低碳乡村发展约束下的城镇化路径。 第五,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中国低碳乡村发展的政策选择,具体包括低碳发展中的经济增长政策、乡村社会发展政策、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低碳意识提高政策等方面,同时对中国低碳乡村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方向提出了了建议与对策。
【学位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F127;F205
【部分图文】:
均年收入与户均碳排放量、户均年收入与单位收入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趋势以函数曲线的形式反映出来,即如图3-1、图3-2和图3-3所示。图3-1所示为低碳意识与户均碳排放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纵轴为户均碳排放量,横轴为低碳意识水平,可以看出随着碳排放意识的提高,户均碳排放量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关系。70 -5 60 -g 50 - Z X^ 40 - _g 30 --? 20 -? 10 -0 低碳意识图3-1低碳意识与户均碳排放关系曲线图3-2反映的是低碳意识由低到高的三个组的户均年收入与户均碳排放的函数关系。低碳意识由匮乏提高到一般时,户均年收入由20000元上升到30000元,同时户均碳排放量也急剧上升.当低碳意识水平由一般提升到较高时,户均年收入水平也提高到将近60000元,同时户均碳排放量缓步下降。51
图3-3户均年收入与单位收入碳排放关系曲线图3-1、图3-2和图3-3所反映的是户均碳排放量与低碳意识、户均年收入与户均碳排放量、户均年收入与单位收入碳排放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这三组关系均呈现出“库兹涅茨环境倒U曲线”的发展趋势。图3-2中户均年收入与户均碳排放量的关系可以看作“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中国乡村居民收入与碳排放量之间关系的实践验证,即“污染在低收入水平上随收入增加而上升,高收入水平上52
图3-2户均年收入与户均碳排放关系曲线图3-3是低碳意识水平由低到高的三组的户均年收入与单位收入碳排放之间的函数关系。低碳意识由匮乏提高到一般时,单位收入碳排放量急剧上升。当低碳意识水平由一般提升到较高时,与户均碳排放缓步下降不同,单位收入碳排放量急剧下降,反映出在这一阶段,户均碳排放量下降与户均收入提高双重作用使得碳排放效率急剧提高,再次说明经济因素在低碳意识影响碳排放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r-\1? 120「W 100t 80链 60S 40< 20"=r- ^ >.赵 U 1 \ ■ ' ■ "“ 'I ^ I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户均年收入(元)图3-3户均年收入与单位收入碳排放关系曲线图3-1、图3-2和图3-3所反映的是户均碳排放量与低碳意识、户均年收入与户均碳排放量、户均年收入与单位收入碳排放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这三组关系均呈现出“库兹涅茨环境倒U曲线”的发展趋势。图3-2中户均年收入与户均碳排放量的关系可以看作“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中国乡村居民收入与碳排放量之间关系的实践验证,即“污染在低收入水平上随收入增加而上升,高收入水平上52
本文编号:2820248
【学位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F127;F205
【部分图文】:
均年收入与户均碳排放量、户均年收入与单位收入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趋势以函数曲线的形式反映出来,即如图3-1、图3-2和图3-3所示。图3-1所示为低碳意识与户均碳排放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纵轴为户均碳排放量,横轴为低碳意识水平,可以看出随着碳排放意识的提高,户均碳排放量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关系。70 -5 60 -g 50 - Z X^ 40 - _g 30 --? 20 -? 10 -0 低碳意识图3-1低碳意识与户均碳排放关系曲线图3-2反映的是低碳意识由低到高的三个组的户均年收入与户均碳排放的函数关系。低碳意识由匮乏提高到一般时,户均年收入由20000元上升到30000元,同时户均碳排放量也急剧上升.当低碳意识水平由一般提升到较高时,户均年收入水平也提高到将近60000元,同时户均碳排放量缓步下降。51
图3-3户均年收入与单位收入碳排放关系曲线图3-1、图3-2和图3-3所反映的是户均碳排放量与低碳意识、户均年收入与户均碳排放量、户均年收入与单位收入碳排放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这三组关系均呈现出“库兹涅茨环境倒U曲线”的发展趋势。图3-2中户均年收入与户均碳排放量的关系可以看作“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中国乡村居民收入与碳排放量之间关系的实践验证,即“污染在低收入水平上随收入增加而上升,高收入水平上52
图3-2户均年收入与户均碳排放关系曲线图3-3是低碳意识水平由低到高的三组的户均年收入与单位收入碳排放之间的函数关系。低碳意识由匮乏提高到一般时,单位收入碳排放量急剧上升。当低碳意识水平由一般提升到较高时,与户均碳排放缓步下降不同,单位收入碳排放量急剧下降,反映出在这一阶段,户均碳排放量下降与户均收入提高双重作用使得碳排放效率急剧提高,再次说明经济因素在低碳意识影响碳排放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r-\1? 120「W 100t 80链 60S 40< 20"=r- ^ >.赵 U 1 \ ■ ' ■ "“ 'I ^ I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户均年收入(元)图3-3户均年收入与单位收入碳排放关系曲线图3-1、图3-2和图3-3所反映的是户均碳排放量与低碳意识、户均年收入与户均碳排放量、户均年收入与单位收入碳排放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这三组关系均呈现出“库兹涅茨环境倒U曲线”的发展趋势。图3-2中户均年收入与户均碳排放量的关系可以看作“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中国乡村居民收入与碳排放量之间关系的实践验证,即“污染在低收入水平上随收入增加而上升,高收入水平上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宗斌;;乡村低碳旅游发展路径分析——以浙江湖州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2 税小华;;我国发展农村低碳经济的SWOT分析与策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2期
3 厉以宁;罗斯托起飞学说的评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4 黄赜琳;;经济波动与消费结构变迁互动关系研究[J];财经研究;2008年04期
5 杨灿明;郭慧芳;孙群力;;我国农民收入来源构成的实证分析——兼论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J];财贸经济;2007年02期
6 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当代生态经济的综合研究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2000年06期
7 付景保;付昆;;基于公民意识改变的低碳经济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6期
8 郭丽英;刘玉;李裕瑞;;空心村综合整治与低碳乡村发展战略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01期
9 张翠华;范小振;施民梅;;低碳时代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J];改革与战略;2011年01期
10 李波;张俊飚;李海鹏;;中国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12期
本文编号:28202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820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