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大学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5 14:18
   文章主要论述大学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为此,文章论述了以大学为主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创新型城市发展迫切需要大学发挥更大的作为(第四章)、大学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可行性——大学理念及功能的变革、大学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及评价(第五章)、大学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的路径——以大学为主导的产学研联盟(第六章),最后以同济大学与杨浦区共建创新型知识杨浦为案例对上述观点加以佐证分析(第七章)。 首先阐述了当前创新型城市发展的时代背景,阐述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等软实力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同时指出大学可以为创新型城市的构建可以起到关键的推动和引领作用。 第二章文献综述部分,通过研读大量的国内外相关资料和文献,从历史的角度、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创新力、以及竞争力等方面综述大学对所在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并重点关注美国、德国、日本的案例。本章的最后部分着重列举和阐述了当前大学推动城市发展的几种理论与模式,以为后文引出重点论证的以大学为主导的产学研联盟的途径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做为伏笔。 第三章为了给大学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基于大学主导型的产学研联盟的模式和途径——这一论点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分别和着重从教育学的有关理论(大学的功能定位)、城市发展的相关理论(如:创新型城市发展理论,创意城市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科学理论(谈及科学发展观)、管理学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社会和谐发展理论等角度作了阐述。 第四章重点论述了创新性城市建设对大学的需求、大学功能的扩展和创业功能的衍生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城市政府在大学作用发挥方面的作用。 第五章从宏观的理念的角度论述了大学自其产生之日起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大学理念及功能经历的2次历史性变革,以及与这种变革相适应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第六章论述了大学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的模式及措施的论证分析与描述。提出了以大学为原动力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官产学研联盟模式。 第七章以同济大学推动杨浦区发展的案例作为对上述模式的剖析,进一步阐述和论证上述模式对于创新型城市发展的效益。 第八章对本论文研究的内容作出总结和展望。分析了本文的局限,对今后如何进一步研究做一些计划。
【学位单位】:同济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G640;F290
【部分图文】:

模式图,国家干预主义,模式,三螺旋模式


2、三螺旋模式的形成及其创新模式机构范围彼此平等、相互重叠的三螺旋模式的道路起始于两个对立的立场:(1)政府控制大学与产业的国家干预主义模式(图2.3);(2)产业、大学与政府三者彼此独立与分离,只少量地越过牢固边界进行相互作用的自由放任主义模式(图 2.4)。大学一产业一政府之间相互作用,在各种各样的结合中,每个机构范围在保持传统作用和独特身份的同时又起着其他机构范围作用的三螺旋模式(图2.5),是组织创造的兴奋剂。当三条螺旋线相互交叉重叠时,在它们之间有更多的相互作用。新的组织创新正是由三个螺旋线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创新系统的普遍三螺旋模式取代了各个国家各有不同的情况,但不同国家三螺旋有着不同的现时起点。

模式图,模式,螺旋线,政府


图2.3国家干预主义模式图2.4自由放任主义模式非常明显的两个极端:政府强的一端是政府干预主义体制的确切特征,另一端则是自由放任主义社会的基础。三螺旋创新模式试图捕捉正在出现的大学一产业一政府三个主要机构之间相互作用与关系的变化。大学、产业与政府被抽象为在经典创新体制下彼此有着不同关系的相互缠绕的螺旋线。在自由放任主义三螺旋体制中,产业螺旋线是主驱动力,其余两根螺旋线则作为支撑机构;在国家干预主义三螺旋体制中,政府起主导作用,它控制着大学与产业。在这些情况下,三根螺旋线很少是平等的。通常是一根螺旋线作为主驱动力,成为创新组织者,其余两根则围绕着它旋转;作为主驱动力的螺旋线的地位一般不会改变。但在一个三螺旋结构中,一根螺旋线可以代替另一根成为主驱动力,而此时原来起核心螺旋线作用的那个机构就变成了支撑机构,大学、产业、政府都可以成为创新的领导性机构范围,三者相互作用,实现动态平衡。以科学为基础的产业大都定位于毗邻大学的地方,发源于大学研究与教学活动的新公司的出现与发展,以实例说明了在日益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中正在

创新模式,三螺旋模式,相互作用,螺旋线


模式(图 2.4)。大学一产业一政府之间相互作用,在各种各样的结合中,每个机构范围在保持传统作用和独特身份的同时又起着其他机构范围作用的三螺旋模式(图2.5),是组织创造的兴奋剂。当三条螺旋线相互交叉重叠时,在它们之间有更多的相互作用。新的组织创新正是由三个螺旋线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创新系统的普遍三螺旋模式取代了各个国家各有不同的情况,但不同国家三螺旋有着不同的现时起点。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涂成林;魏伟新;;高校智库服务地方政府决策的路径与对策——以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为例[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2 方维慰;;研究型大学的区域创新功能与实现途径[J];江苏高教;2013年05期

3 刘庆麟;;云环境下属地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智库服务平台的构建[J];价值工程;2013年28期

4 王敏;回莹;;基于人力资源视角的大学推动城市发展模式研究[J];职业时空;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邓草心;高校在学习型区域创新中的作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俊玲;高教园区模式下的高校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互动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东;基于环境视角对大学与城市互动的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3 胡彬;广西高校与创新型城市耦合分析[D];广西民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266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8266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f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