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创新对企业研发效率的影响——基于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4 19:02
全球化背景下,开放式创新模式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它既可以通过互补效应、激励效应、学习效应、替代效应等提升企业研发效率,也可能因为依赖效应、适应效应等而降低企业研发效率。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SFA),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分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开放式创新对企业研发效率的影响,发现这种影响是正向的,企业规模越大、知识吸收能力越强,这种正向影响越明显;与国有企业相比,这种正向影响在三资企业中体现得更加充分。
【文章来源】:科研管理. 2020,41(09)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开放式创新对企业研发效率的影响机制
2.1 正面影响
(1)互补效应
(2)激励效应
(3)学习效应
(4)替代效应
2.2 负面影响
3 模型与数据
3.1 模型
3.2 变量说明
3.2.1 研发产出水平
3.2.2 研发投入水平
3.2.3 开放式创新水平
3.2.4 控制变量与调节变量
(1)控制变量
(2)调节变量
3.3 数据与样本
4 结果与讨论
4.1 专利申请数量的随机前沿分析模型估计结果
4.2 新产品销售收入的随机前沿分析模型估计结果
5 主要研究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开放式创新、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 张振刚,陈志明,李云健. 科研管理. 2015(03)
[2]创新开放度对开放式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J]. 闫春,蔡宁. 科研管理. 2014(03)
[3]开放式创新背景下产业集聚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J]. 陈劲,梁靓,吴航. 科学学研究. 2013(04)
[4]政府R&D资助与企业技术创新——基于效率视角的实证分析[J]. 白俊红,李婧. 金融研究. 2011(06)
[5]转型经济背景下后发企业的能力追赶:一个共演模型——以吉利集团为例[J]. 江诗松,龚丽敏,魏江. 管理世界. 2011(04)
[6]开放式创新促进创新绩效的机理研究[J]. 陈钰芬,陈劲. 科研管理. 2009(04)
[7]企业所有权性质与研发效率——基于随机前沿函数的高技术产业实证研究[J]. 周立群,邓路. 当代经济科学. 2009(04)
[8]中国R&D投入与高技术产业研发产出的相关性分析[J]. 张小蒂,王中兴. 科学学研究. 2008(03)
[9]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南汽并购罗孚经验及一般启示[J]. 于开乐,王铁民. 管理世界. 2008(04)
[10]中国工业R&D产出弹性测算(1993—2002)[J]. 吴延兵. 经济学(季刊). 2008(03)
本文编号:3383831
【文章来源】:科研管理. 2020,41(09)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开放式创新对企业研发效率的影响机制
2.1 正面影响
(1)互补效应
(2)激励效应
(3)学习效应
(4)替代效应
2.2 负面影响
3 模型与数据
3.1 模型
3.2 变量说明
3.2.1 研发产出水平
3.2.2 研发投入水平
3.2.3 开放式创新水平
3.2.4 控制变量与调节变量
(1)控制变量
(2)调节变量
3.3 数据与样本
4 结果与讨论
4.1 专利申请数量的随机前沿分析模型估计结果
4.2 新产品销售收入的随机前沿分析模型估计结果
5 主要研究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开放式创新、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 张振刚,陈志明,李云健. 科研管理. 2015(03)
[2]创新开放度对开放式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J]. 闫春,蔡宁. 科研管理. 2014(03)
[3]开放式创新背景下产业集聚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J]. 陈劲,梁靓,吴航. 科学学研究. 2013(04)
[4]政府R&D资助与企业技术创新——基于效率视角的实证分析[J]. 白俊红,李婧. 金融研究. 2011(06)
[5]转型经济背景下后发企业的能力追赶:一个共演模型——以吉利集团为例[J]. 江诗松,龚丽敏,魏江. 管理世界. 2011(04)
[6]开放式创新促进创新绩效的机理研究[J]. 陈钰芬,陈劲. 科研管理. 2009(04)
[7]企业所有权性质与研发效率——基于随机前沿函数的高技术产业实证研究[J]. 周立群,邓路. 当代经济科学. 2009(04)
[8]中国R&D投入与高技术产业研发产出的相关性分析[J]. 张小蒂,王中兴. 科学学研究. 2008(03)
[9]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南汽并购罗孚经验及一般启示[J]. 于开乐,王铁民. 管理世界. 2008(04)
[10]中国工业R&D产出弹性测算(1993—2002)[J]. 吴延兵. 经济学(季刊). 2008(03)
本文编号:33838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383831.html